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态势。 在过去,肠癌的高发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但近年来,年轻人查出肠癌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01 00后男生确诊肠癌晚期, 年仅23岁! 前段时间,浙江省某三甲医院接诊了一位“00后”男生小佳。年仅23岁的他,被确诊“直肠癌晚期”。对此,主治医生表示,这是他从医以来,接触过年龄最小的直肠癌病人。 3个月前,小佳开始发现肛门有坠痛感,还没来得及弄清楚缘由,连着大便也带着鲜血。于是,小佳马上去医院进行了肠镜检查。 结果让所有人十分诧异,小佳直肠距离肛门约5cm的位置,发现了一个“5cm×3cm”的病变占位,病理结果提示是“直肠腺癌”。 经过新一轮排查,发现小佳的肝脏影像也不太理想,结果显示在他的肝脏有一个4.7cm左右的占位,再经肝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符合“直肠腺癌肝转移”,考虑是肠癌晚期。 年纪轻轻的小佳为啥会“摊上”癌症晚期? 经过医生详细询问,原来小佳来杭州工作后,由于远离了父母的干预,他的生活简直“放飞自我”,几乎每天都不吃早餐,还经常约上三五知己豪吃海喝各种生冷、辛辣、重口味的食物。 02 肠癌来临易忽视, 5个症状应警惕! 肠癌的早期症状一般较轻微且无特异性,容易被人们忽视: 1.腹痛、有包块 部分结肠癌患者会出现腹部胀痛等不适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的腹部绞痛,在排气后疼痛会缓解。又或者患者在右侧中腹区域能摸到质地较硬的肿物,还伴随疼痛、消瘦等表现,应及时检查。 2.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有显著变化,例如:以前一天大便一次,现在变为每天3~4次,或好些天才一次;排便总觉得没有排干净,或者便秘与腹泻问题交替发生;大便形状异常,变成细长条状,或带有凹槽状等。 3.经常性便血 大便带血是肠癌的一个常见症状,但这又跟痔疮的临床表现相似,一定要注意区别。痔疮引起的便血,血一般呈鲜红色,会在大便后滴渗,不会和排泄物混合。假如在排便时发现排泄物中混合着暗红或柏油色的血液,应怀疑是肠癌。 4.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由于肠道肿瘤可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所以患者常会伴有食欲不佳、进食后反胃等不适,最终会导致体重下降,变得消瘦。 5.其他全身性症状 随着肠癌的病程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疲惫无力、不同程度的贫血等全身性症状。假如有类似持续的异常症状,都应该及时到专科检查。 03 人到中年, 强烈建议做一次肠镜! 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因为越早发现并开展治疗,患者的治愈率就越高。而当前,肠镜检查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筛查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原因如下: 结直肠癌的症状相当隐蔽,在早期几乎不会有任何不适,或者症状十分轻微、不典型;肠息肉更没有症状,只能在肠镜检查中被发现;其他的检查手段,如超声波、CT、核磁等都不能达到这一目的。 超过90%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成的,及时发现并切掉息肉,是预防肠癌行之有效的手段。 结合数据及临床经验,4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2成的人会长肠息肉;5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3成的人会长肠息肉;60-70岁的人群占比更高。 若发现息肉或早期肠癌,治疗十分简单,只需在内镜下进行手术,创伤也小,对预期寿命几乎没有影响。 |
|
来自: hercules028 > 《健康&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