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考:把大单元设计彻底说透——基于“完整做事”的学习单元设计

 明月珰珰珰 2024-01-23 发布于山东

从“做题”到“做事”,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是核心素养目标时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曲。”整体化学习的升级版本就是让学生在做事情中学习……当学习以做事情为中心,学生做完整的事,完整地做事,那么核心素养将在这样的学习中有效落地(褚清源《中国教师报》2022年03月09日第6版)。

基于诸多课程理论和实践路径的兼容并包和深化研究,我们深度学习实践团队提出了“基于'完整做事’的学习单元设计”思路:

“完整做事”,即围绕核心素养目标达成需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且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事”就是“任务”,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包括学习情境、学习角色、学习对象、学习目标、学习事件以及学习资源等诸多要素;“有意义”就是与现实生活,与真实世界,与解决问题相联系。 

“完整做事”的单元学习不是把知识平移、传输、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成果导向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真实情境学习和迁移性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生成和应用的“亲历者”而不是旁观者,亲历“做一件事即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的完整过程,做的是“事”,为的是“人”。

教材单元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学习单元设计:

“学习单元”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一个“事件”(核心任务、一个大问题、一个项目……)为核心,根据单元目标,组织、联结学习内容,形成贯通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整体联系的最小的学习单位。

图片

“完整做事”的学习单元设计,要求按照学生学习的逻辑组织教学内容,为学生发生真实学习而设计。至少需要思考“学生动机、动力问题”“做事(问题解决)策略(方法、路径)问题”和“学什么(大概念—结构化课程)问题”。图片

图片

学习单元的设计过程是“搭建起一个由主题意义引领、各语篇子主题意义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王蔷等, 2020)”的过程。“用'双基’来做事,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的学习单元设计原则、方法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简单易行的“123456”,以便于一线教师理解、掌握和使用。

一、一个核心:核心素养——

习得一门课程后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目标(高阶目标)关注学生“运用知识做事、持续地做事、正确地做事”,强调知识点从理解到应用,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及其运用。素养目标(高阶目标)的基本表述方式就是围绕“三问”撰写,即运用什么双基,解决什么问题,产生什么成果。

图片

图片 

二、两层目标:两层目标指低阶目标和高阶目标。

低阶目标指向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高阶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即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也就是“用双基做事”的成果和“解决新情境新问题”能力。教学设计要始于高阶,终于高阶。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三深分析:

1.解析课标:2022版新课标明确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教学提示及教学建议等内容,这些内容回答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新课标是制定学习目标、撰写学业质量评价及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2.深挖教材:分析教材,整体把握单元知识体系,一是从教材的纵向角度分析,明确纵向知识结构脉络,把握知识前后的联系;二是从横向角度分析,单元内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求解决策略;三是重点分析学科本质,把握科学核心概念,抓住本质规律,为结构化学习单元设计做好铺垫;四是参考其它学习资源,如练习册、其它版本教材、网络资源等。

3.掌握学情:一是分析学生现在处于什么位置?注重学生已有知识、新知识和未知之间的关联,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二是从学生发展空间维度分析,分析学生自学能力、发展进阶及学习的障碍点;三是分析学生学习动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从而设计科学的学科策略和学习活动的行为。

图片 

图片

四、四大追问:

课堂教学要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要回答四个问题:

第一个追问“为什么学?”

也就是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如何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呢?要想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要思考提出哪些学习任务?

第二个追问“学什么?”也就是明确学生做什么?

第三个追问“怎么学?”也就是教师组织哪些学习活动?

第四个追问“学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运用哪些评价反馈?如果这些问题都能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一定就是高质量的学习。

图片  

图片

如何才能把我们的“死教材”变成“活课程”呢?

柳夕浪在《实践型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新形态》中提出:

实践型课程将学习视为一定社会情境的理解和实践参与,从先学后用转向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围绕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来设计课程。

基于“完整做事”的学习单元设计要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设计中必须回到四个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不坚决执行“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单元整体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图片

图片

五、五个阶段

学习单元设计的五个基本步骤是:向——架构——施行——支持——成事。

图片

1.定向:

确定一个核心问题或大任务。大任务是指基于本单元的核心知识把学习内容安排在典型的学习场景之中,由一个贯穿始终的大任务来统领、驱动,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完整的学习事件”,而不再是按照一个一个知识点来组织教学。

核心问题或者大任务的设计是自大到小,从高到低的结构化设计,活动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自低到高、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计递进性活动。

图片 

图片

2. 架构:

进行结构化任务分解。一般一个单元完成一项核心任务,每个单元核心任务又是由若干项分任务组成的,需要根据单元总目标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构成系统的各项分任务。

图片 

图片

当然也可以以问题链方式呈现,问题链是指为了达成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把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它们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

图片

图片 

3.施行:

把子任务转化为情境化活动。单元学习活动是为了达成单元目标,进行的一系列以知识技能习得和过程方法体验为特征,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并最终达成单元整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结构。

图片

4.支持:

提供嵌入评价等学习支架。学习支架是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通过某种手段或措施提供一切支持,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和能力的建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5.成事:

通过学科实践,产出成果,迁移运用。崔允漷教授在《素养时代的学习评价》中指出:通俗地讲,核心素养就是能做事,“关键能力”指能做成事,“必备品格”指习惯做正确的事,“价值观念”指坚持把事做正确。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六大注意:

1.学习原则:

不仅要注意单元的课程“整合、综合、融合”,更要注意素养目标教学的“学科实践”理念,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常用三种学习方式:问题解决式、任务驱动式、项目式学习)”,不能依然是“以讲代教,以听代学,以练补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框架结构:

不仅要注意单元组织的体系化、系统化,更要注意遵循“总-分-总”逻辑结构,单元和课时设计都要做到:始于高阶,终于高阶。做到“首尾呼应,用为始终”,保持“学习即做事”的一致性。单元课时任务和活动安排,要按照“完整做事”的先后顺序统筹安排,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图片 

图片

图片

3.思维进阶:

不能只关注“学习保持”,更要注意“学习迁移”。以终为始,迁移为本,是学习单元设计的基本原则。单元教学中要聚焦课堂两次思维迁移,“从旧知到新知,从新知到未知”,做到“学得快、记得住、用得上、考得好”。同时,围绕核心知识、本质概念,逐步递进,螺旋上升,包括目标进阶、认知提升、情感培养、课内外任务与作业设计等,都要体现“进阶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做事路径:

不仅要注意单元学习路径与过程设计、课堂学习流程与环节设计,更要注意课时学习当中,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的行为程序和思维程序,为学生“铺路搭桥”,提供必要的“做事路径与步骤” (“学科实践……是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需要教师提供“一套完整的做事路径”)等学习支架,让学生“能做事、做成事、事做好”。

图片

图片

5.持续评价:

不仅要注意传统的纸笔作业及检测设计等“结果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更要关注“先导性评价(标准先行的逆向设计)”和“过程性评价(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嵌入评价量规)”。先导性评价即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标”,即学业质量标准;过程性评价重在“帮助学生度过难关和向高质量进发”,是“启发、导向、支持”而不是“诊断、甄别和验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6.成果意识:

“完整做事”不能“只开花,不结果”。单元设计不仅要关注学习理念、学习过程……更要关注“成果导向”和“生成意识(学科实践,即学科知识的发明、创造与应用的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束后的思维成果(行为、过程、产品均为成果),不应仅停留在头脑中,应“学以致表”,以表格、实物、图表等物化形式呈现出来,做到“可见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藉此进行评价反馈、提升质量。

图片

图片

此外,单元课程设计实质上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或各种成分,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及其产物。教师在单元设计中,不仅要聚焦“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注意大概念课程体系的“少即多,慢即快,精而深“的课程观,即聚焦核心知识、本质概念和基本问题,解决当前课程学习“广而泛,宽而浅”问题,更要注意单元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螺旋式结构”“横向结构”和“心理顺序”,依据学习者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安排课程内容(见后表)。

类型

内涵

直线式结构

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

螺旋式结构

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

纵向组织

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形象的先后顺序组织

横向组织

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

逻辑顺序

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

心理顺序

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

关注泰勒明确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三条原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见后表)。

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内容,并且对其进行反复叙述,逐步加深。

顺序性:要求每一后继内容应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前面的内容加以深化、拓展。

整合性:强调保持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观念,能够将看法、技能和态度统一起来,并且在能将所学的内容整合进个体的行为中。

课程组织原则(泰勒)

顺序性

连续性

整合性

内涵: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在数学学习中出现过多次,但逻辑不同

内涵:直接呈现内容,且反复出现

例如:英语单词从dog到interesting的学习

内涵:加强各科之间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例如:化学氧气、二氧化碳学习会联系到生活中呼吸的氧气以及工业排放的废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