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被韩非子、严复等有识之士这样痛批

 wlr6688 2024-01-25 发布于黑龙江

花钱看看《道德经》这些舒心的安慰剂,只不过看过之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就像我们常常需要在紧张的生活间隙听上一场相声。因为我们的生活很紧张,所以越逗乐的相声就越值钱。相声语言之所以逗乐,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反逻辑——所以计算机编不出笑话。

所以,韩非子正是站在坚定的现实主义立场上来批评老子之学的:

“恍惚之言,恬淡之学,天下之惑术也。”(《韩非子·忠孝》)用白话说:老子那套恍兮惚兮的道论,恬淡寡欲的主张,全是忽悠人的。也就是说,这些话只是听起来很美,一付诸实行就坏了。

韩非子还说过一个故事:宋国的兒说能言善辩,提出一个“白马非马”的命题,齐国稷下学宫里虽然高知如云,但谁也辩不过他。有一天兒说出关,照规矩白马出关要交税,兒说老老实实地交了税,一点都没提什么“白马非马”。所以说,夸夸虚言虽然可以压服一国,而一旦考察实际,就谁也迷惑不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钱锺书先生对《老子》更刻薄,说《道德经》明明说了“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却又说“外其身而身存”“名与身孰亲”“毋遗身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推想其中原委,大约是这样的:身体既想活得好,道理也想说出口,这都是真情实事;而无身无言那些话,则是玄理高论。真情实事瞒不住,玄理高论又不想丢,只能用后者来为前者遮掩,没太遮掩好的地方也就露了马脚。

钱先生还引了严复的更刻薄的点评;非洲鸵鸟被追逐的时候,实在逃不掉了就把头埋在沙子里,以为看不见危险就是没危险,《道德经》的“绝学”之道不会也是鸵鸟政策吧!(《管锥编》)

看来严复正忙于忧国忧民,钱先生则是个成功人士,不需要用传统文化来炖鸡汤。

钱先生讲的那个“存身”还是“无身”的问题,是《道德经》研究中的一大难点,那几段话从字面上看确实自相矛盾,所以历代学者有很多弥合之论。”不过以我的理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见于《道德经》通行本第十四章,这一章虽然很难在上下文中贯通文意,以至于历代注家或各执一词,或曲为弥合,但这应该只是《道德经》的一种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人的身体比所谓大患更重要,而并不是一种要人“无身”的主张。

《庄子·知北游》倒是有过一种对“无身”的独特议论,是借着舜和大臣的对话说出了人的生命、形体、子孙都不是自己所有的,而是天地交付来的。这大约能推导出一个“乐天知命”的结论,顺理成章地属于道家思想。”谭峭《化书·道化》简单地论证过形体、五官都是囚禁自我、奴役自我的赘疣,所以我们太有必要摆脱形体了,这大约要算是《道德经》“无身”之论的一个发挥。倒是早期的佛教对这个问题做过非常细致的辨析,论证一个恒常的“我”为什么是不存在的,只是道理太精妙了,没几个人接受得了。’

道教后来确实发展出了一种残害身体的修行方式,就像佛教也有断指、燃臂之类的行为一样,只是理论基础不同;另外一途则走向了追求抛弃形骸的方术,譬如晋人干宝记载曹操要杀左慈,左慈先是退到墙壁处隐了身,又在大街上使整街的人都变成了自己的模样,后来有人在阳城山顶上见到了他,追兵又至,左慈却跑进羊群不见了。追兵使诈道:“曹公不想杀你,只是想试试你的本领,请现身相见吧。”只见一只老羊人立而起,口吐人言道:“瞧把我吓的!”追兵立刻去捉,没想到几百只羊突然同时变成了那只老羊的样子,还做着同样的动作,说着同样的话。记述至此,干宝引了《道德经》那句有身、无身的名言,感叹道:“若老子之俦,可谓能无身体矣。”(《搜神记》卷一)看来在干宝的理解里,像左慈这般的本领便是《道德经》所谓的“无身”。

若我们无法接受干宝式的理解,是否会向韩非子和钱锺书的意见更倾向一些呢?至此反观《道德经》,这本书在多大程度上会应了韩非子和钱先生的话呢?

在答复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一个前提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颇有趣味的问题要问:《道德经》的思想真的只是让人(或人类社会)返璞归真,把第欧根尼作为一个终极的行动指南吗?

经典的一大用处就是:任何立场的人都可以从中“合乎逻辑地”找出依据,论证自己的任何观点。《道德经》的思想可以支持现代文明——要得出这个结论甚至只需要推理就够了,甚至不必诉诸任何光怪陆离的所谓感悟。

#我的2023年终总结#

内容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