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发烧中医治验

 杏林大业 2024-01-25 发布于广东

一、医案

一位四岁小儿,男,因感冒而发烧,烧到40度,伴咳嗽。妈妈给服了三豆饮,退烧。一天后又发烧,伴汗出,汗出则烧略退,但一两分钟后又烧。脉滑数,舌苔黄,舌边尖红,咽红。痰不多,白,稀。

我诊为太阳病,先用桂枝汤合二陈汤加味,处方如下:

桂枝20,白芍20,生姜5片,大枣15切,生甘草10,生石膏50,姜半夏10,厚朴10,枳壳10,桔梗10,陈皮6,茯苓10,枇杷叶15,麻黄6,三付,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下同)并嘱药后喝热粥助汗,汗出即愈。

二诊时家长告知,上诊三付药服完,但仍是反复发烧。去看西医认为是肺炎,建议住院治疗。家长不愿意住院,仍要求中医治疗。

考虑到仍有营卫失调,兼有郁热,仍当解表。即去掉上方的诸多化痰药味,改为:桂枝20,白芍20,生姜5片,大枣20切,生甘草10,生石膏50,麻黄10,水煎服,日一剂。

图片

数年后病人再因感冒发烧来诊时,家长告知,当时上方付一付即烧退而愈,未曾住院。

二、分析

其一,小儿容易发烧、咳嗽的原因分析

小儿之所以容易发烧,且易见高烧,源于其体质偏于稚阴稚阳,且阴阳相对而言偏于阳旺。故稍感外邪(不管是风热还是风寒),都容易化热。

再者,小儿脏腑未坚,生理功能不强,受到外邪侵袭,容易造成各种功能失调。尤其是肺气被外邪侵袭时容易出现肺失宣降,导致咳嗽。

其二,小儿外感可用桂枝汤

由此说,治疗小儿外感时,特别是出现发烧和咳嗽时,当重在祛邪,兼清热。我临床常用麻杏石甘汤,这是一个高效的解表、祛邪、清热、退烧、止咳的药方。

大雪节气是一年之间人体阳气闭藏最深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起居一定要顺应这个天地规律。选择中医特此推出大雪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图片


以此案为例,我用的是桂枝汤加味。为什么用桂枝汤呢?仲景《伤寒论》第54条明言:“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其意思是说,病人发烧,伴汗出,但汗出后烧稍减又复发,这仍源于营卫失调,当用桂枝汤。

其三,发烧可重视应用生石膏

考虑到高烧不退,故加生石膏。民国大医张锡纯认为,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

当年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先生亦善用石膏,他认为石膏是清凉退热、解肌透表之专药,凡内伤外感,病确属热,投无不宜。并指出:“石膏一药,遇热证即放胆用之,起死回生,功同金液,能收意外之效,绝无偾事之虞。若用之甚少,则难责其功,俗流煅用则实多流弊”。

我学习前贤的经验,遇到小儿高烧时,亦往往重用生石膏。从临床来看,如此用药疗效还是非常满意的,多能有速效退烧之功。

且生石膏本身就有解肌之功效,即能解除肌表之热邪。而且,仲景应用石膏时,多喜应用于表证以发挥解肌之功。比如,仲景共有17首石膏方剂,其中具有表证的有8首,包括白虎加桂枝汤、越婢汤、越婢加半夏汤、大青龙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升麻汤,这些药方用石膏,都有发挥解肌的作用。

有人认为,石膏有止汗之功,但从《伤寒论》来看,不管有汗或无汗,仲景都用石膏。显然,尚不能称石膏有止汗之功。对于内热炽盛,迫津外泄之证,石膏通过其内清热邪之功,热退则汗自止;对于热郁肌表,至发热而汗不出之证,石膏通过其清热解肌之功,郁热宣散,则腠理宣通,自然汗出热退。由此看来,不必将石膏功效定为止汗或发汗,如此则限制了石膏的主治范围。

其四,用方当精纯,有时少加减疗效会更高

此案病人兼有咳嗽、白痰,故合用化痰之品。我临床喜用二陈汤,这个药方药力平和,既有化痰之功,又不伤正,且颇为适合于小儿。

图片

二诊时考虑到高烧不退,仍属桂枝汤证,故仍用桂枝汤。首诊的药方是合方,考虑到之所以药方对证,但疗效不显,或源于合方而药力掣肘。在二诊时只取桂枝汤原方,并简单加味。加生石膏目的在于清热,加麻黄在于解表祛邪。

之所以二诊时药效极高,当源于两个原因:一是药方对证,则药力精专,故能收取速愈之功。二是首诊药方已经顿挫病势,故再诊即愈。

其五,小儿发烧往往病邪在表,轻轻一拨即可速效

从生理来分析,小儿的体质偏于稚阴稚阳,且阳气偏旺,一旦被外邪侵袭,即容易感染,且容易化热。

由此说,小儿外感多见高热。需要明确地知道,之所以会出现高热,源于正邪交争的程度非常剧烈。也就是说,发烧不是病,只是正邪交争的一种表现而已。由此说,在见小儿发烧时,不能只管寒凉退热,而要祛邪。邪退一分,则正复一分,邪正交争的程度就弱一分,自然发热就减一分。

以此案为例,首诊时我用了桂枝汤加味,目的即在于既解表祛邪,又退热。

再者,小儿脏腑脆弱,一旦感染外邪时,用药不可过重。虽然表现为高热,似乎病势较重,其实都是表证,只要开表祛邪,轻轻一拨,邪气退去,正气来复,即可迅速治愈。我从临床观察到,治疗小儿外感病往往一两付药就能取得满意疗效。若疗效不好时,当及时更方,而不可原方久服。

从此案来看,用首诊方疗效不是明显明显,即果断改方,方证相应,即有速效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