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中医-董洪涛微博20180807石膏可以这样用

 太极刀 2018-08-08

石膏是临床常用之药,仲景经方中即不离石膏。但古今善用石膏者,莫过于民国张锡纯,张氏赞誉石膏“为药品中第一良药,真有起死回生之功”;“治外感实热者,直如金丹”。张锡纯理论上重视石膏,临床实践中亦不离石膏,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温病门的23个医案中,计有处方38首,而用石膏者竟达27首之多。张氏的经验值得我辈学习。

 

 

一则,石膏的属性

 

 

石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记载其药性为“微寒”。《名医别录》谓石膏能除“三焦大热”,故将其药性定为“大寒”。《本草新编》云:“石膏过于寒凉,恐伤胃气。”现行的《中药学》教材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亦将石膏定为“大寒”。

 

 

但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谓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认为石膏为微寒之品,其性纯良,对于外感实热病证宜生用,而不宜煅用,且用量宜大,小则无益,实为临床经验之总结,堪为后学之借鉴。

 

 

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也认为石之性是“微寒”,孔氏指出:“一般皆认为其性大寒,实则石膏之性是凉而微寒。凡内伤外感,病确属热,投无不宜。奈何今之医者不究其药性,误信为大寒而不敢用。尝因摒医家如此,故病家见方中用石膏,亦畏之如虎,如此谬误流传,习而不察之弊,乃余所大惑而不能解也。直如摒玉液而弃金丹,致令病人不起,良可慨也”

 

 

我的观点是:石膏当属微寒,因为我观察到:临床用过大剂量石膏的病人中都没有出现腹泻或腹痛的情况,说明石膏并没有伤损脾阳。

 

 

二则,石膏的剂量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石膏的剂量为15-60克,但并不为临床医者所遵循,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有人对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19位指导老师运石膏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老中医使用石膏的剂量最小为10克,最大为250克。

 

 

张仲景用生石膏清泻阳明实热,最大日用量达1斤,合今约220克。到了唐代,石膏的最大用量竟然又有增加。不过到了宋代,由于煮散剂型的普及,生石膏用量大幅下降。明清温病学说盛行,生石膏的用量出现恢复性增长,不仅剂量范围增大,其常用剂量范围也有显著增大。

 

 

其实生石膏用量随病情轻重变化很大。少量用之,取其清热除烦之效,实热炽盛,需重用方可。观之前贤用药,大剂生石膏入药者并不少见,有些可谓用量奇大。试举两例:吴鞠通治一老叟,每剂中重用生石膏至250克,一天一剂,连服三个月,总量达数千克,始收全功。《笔花医镜》记载时疫发斑一案,用生石膏7公斤,其斑始透。

 

 

有人研究了民国的十三位医家用石膏的剂量,分析了约200个处方,发现其平均剂量为46克。这个剂量值得我们临床重视并参考。

 

 

三则,石膏的功效

 

 

其一,石膏的主要作用在于清热泻火,使里热得清,阳明热盛,迫津外泄之汗出自止。此即所谓石膏止汗之理。

 

 

其二,石膏没有发汗的作用。故解表方中不用石膏,太阳病之无汗更不宜用石膏。若伤寒表实兼阳明里热者,每与麻黄为伍,共奏解表清里之功,如“仲景用麻黄配石膏,能发阳明之汗”(《侣山堂类辨》),非独用石膏所能为之。

 

 

四则,我用石膏的体会

 


 我学习张锡纯的思想,治疗热病用石膏只用生的,绝不用煅石膏。自觉生石膏清热效果极佳。我用生石膏,常规剂量为30克,大剂量时达200克,收效颇捷。



其一,清热一定要用生石膏

  


一女病人感冒,高烧,自服麻杏甘石汤有效,移时又发作高烧,兼有恶风恶寒,其脉浮弦滑。急用:柴胡40,黄芩25,姜半夏30,生甘草30,生姜五片,荆芥30,连翘30,生石膏60。服药后烧退,但又反复发作。病人一下午连续服了三付药,共用生石膏180克,到晚上八点后发烧自退,第二天醒来自述神清气爽。

 

 

其二,小儿发烧,一定要用生石膏

 

 

治疗高烧,我喜欢用柴葛解肌汤。此方中生石膏用至50-100克。有人说,这么大的用量,会不会伤害健康。却不知我的方法是只煎一次,得药液约300毫升,每次服60毫升,每半小时服一次,至退烧止服。也就是说,感邪轻重、病情、体质各不相同,有的人服一两次就退烧了,也有人需要一天服两付。比如,朋友女儿两岁半,晚上突然发高烧,近40度。第二天上午来诊,针四关、大椎、曲池穴,并处方:柴胡40,葛根30,白芷10,羌活10,桔梗10,炙甘草10,白芍10,黄芩20,生石膏50,连翘30,加水600ml,大火煎开,再小火煎得药液约300ml,每次服60毫升,每半小时服一次,至退烧止服。后来告知,只服两次即愈。

 

 

再如,朋友女儿六岁,发烧39度多,已三天。坚持不用西药,自处中药数方,效果不显,曾用柴胡桂枝汤,亦曾用生石膏至50克。余曰:柴胡桂枝汤解表有力,但清热不足,需加白虎汤意,处方:柴胡30,黄芩15,姜半夏15,党参10,炙甘草10,生姜五片,大枣30,桂枝15,白芍15,生石膏45,知母15,服大半付,已愈。​​​​

 

 

同事儿子一岁大,反复发烧,至40度。其老丈人是退休西医,逼迫孩子挂水打针吃西药。结果数天烧未退。同事心忧不已,要求用中药。为处柴葛解肌汤,去羌活,重用柴胡30克,生石膏45克。一付而烧减,再剂而烧退。

 

 

此类病例极多,用生石膏,都能收取卓效。经我诊治过的小儿发烧,绝无退不了烧而改去输液者。

 

 

其三,激素不能退烧,亦可用生石膏

 

 

某三岁女孩每天上午八点至十点半发烧,服强的松则退烧,不服则下午四五点又发作,持续半年。目前强的松已服至200余片,渐而出现全身长黑毛,后背尤其严重,看上去毛茸茸的,快成猴子了。病人家属说本来皮肤白皙,现却面色晦暗,精神不振。此邪正交争于少阳,上午阳气升发,与邪交争,发为高烧。暂且处以柴胡桂枝汤加味。今日得知病人服药数付而发烧消失,再未复发。病家感叹:半年来反复用西药,吃得孩子都快不行了,还不如吃几付中药,效果如此迅速。其方:柴胡30,黄芩20,姜半夏30,党参15,生姜3片,大枣30切,生甘草10,桂枝20,白芍20,生石膏50,羌活10,白芷10,后下。三付。因颈硬,加葛根15克。

 

 

其四,住院退不了的烧,用生石膏即愈

 

 

某病人因住院七天高烧不退急诊,汗多,口干,气喘,咳嗽有痰,痰有带血,发烧前怕冷,要盖三床被子,汗出烧退。脉沉滑,舌质红,苔黄厚。自述自己要死了。麻黄30,杏仁20,薏苡仁60,炙甘草15,鱼腥草30,生石膏60,阿胶10烊,姜半夏15,生姜15,白茅根60,芦根30,一付烧减,三付烧退,半年来未复发。​​​​

 

 

其五,脑梗亦要用生石膏

 

 

一男病人突然发作急性脑梗死而住院,伴有高心病,高血压性肾病,高尿酸血症。出院后仍见右侧肢体无力,走路困难。先用小续命汤,肢体略有力;再用《古今录验》续命汤,数剂后肢体完全恢复正常。其方:麻黄30,桂枝30,杏仁15,炙甘草15,川芎15,当归30,党参30,生石膏30,干姜30,防风30,生黄芪50。​​​​

 

 

其六,胃火牙痛,离不开生石膏

 

 

我爸爸左门牙痛,其痛近傍晚加重,辨为肾虚兼胃火,用二辛煎加味:细辛15,生石膏30,熟地30,三付即愈。

 

 

其七,肿瘤发烧,用生石膏

 

 

一肿瘤患者频繁发烧已经数月,每天都会在不同时段出现低烧,伴咳嗽。脉左弦滑略数。邪气郁滞于三阳层次,不能宣透,因处方:柴胡30,黄芩20,姜半夏30,党参30,生姜五片,大枣30(切),生甘草10,桂枝30,白芍30,生石膏45,知母15,山药30。一剂而退烧,三付后从此未再发烧,且精神体力皆见好转。​​​​

 

 

其八,打疫苗后发烧亦用生石膏

 

 

某五岁小儿早晨打流脑疫苗后,下午就开始发烧到39.9度,伴鼻塞、口干、喉咙痛、咳嗽、胃口差。自服退烧西药,汗出而烧略退,半天后又开始发烧。此为疫苗邪毒客入太阳阳明,需调营卫兼清邪火,急用: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生姜五片,大枣30克切,葛根30克,麻黄10克,生石膏30克,三剂而愈。

 

 

其九,外感风寒发烧,亦用生石膏

 

 

前几天我因受寒而外感,恶寒,身冷,无汗,咽痛,自服麻黄30克,桂枝3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60克,服药半付而汗出邪退。

 

 

注:以上药量的单位皆为克。

 

 

生石膏是我每天临床所必用的一味中药,自觉此药好用。特别是治疗一些热性病症,若能学会用生石膏,往往能取到“一剂知,两剂已”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