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抽动障碍及其共患病的治疗

 琴剑飘零123 2024-01-26 发布于河北
      多数抽动障碍儿就诊儿科和神经科门诊,不少临床医生的用药方法比较的单一或随意,主要因素可能有二:对本病可能发病机制的认识不够全面,对于抽动障碍儿共患病的特点缺乏考虑或细致的区分。
      抽动障碍及其共患病的规范诊断与治疗,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抽动障碍患儿药物治疗选择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并且其不同的共患病治疗药物选择也将有所不同。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倾向于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神经递质异常有关,故用于抽动障碍及其共患病治疗的药物主要在于调节神经递质失衡。
 
   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干预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抽动障碍的常见治疗药物包括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哌迷清、硫必利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如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等,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等,抗癫痫药物如托吡酯、丙戊酸钠等。
     轻度暂时性抽动障碍患儿病程短及病情较轻,以心理行为干预为主,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中重度暂时性抽动障碍轻中重度慢性抽动障碍和轻中度Tourette’s syndrome,(TS均共同推荐硫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作为优选药物,
      重度TS亦推荐氟哌啶醇为优选药物,欧洲临床指南和日本关于抽动障碍专家共识的选药观点亦推荐。鉴于氟哌啶醇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大,则临床上多倾向于作为二线药物使用。
     抗癫痫药物托吡酯也可以作为抽动障碍治疗的优选药物之一,这可能与其能够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活性及阻断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有关。
      美国和加拿大关于抽动障碍专家共识的选药倾向于推荐使用中枢α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胍法辛等作为治疗抽动障碍的一线药物,可能源于担心抗精神病药易于发生不良反应,如镇静作用、体重增加、心电图QT间期延长、锥体外系反应等。
 
     抽动障碍易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包括强迫障碍、ADHD、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障碍等,抽动障碍的个体化治疗需要考虑这些共患病。
     轻中度暂时性抽动障碍、重度慢性抽动障碍和TS共患强迫障碍推荐阿立哌唑、氟伏沙明、氟西汀和舍曲林为共同优选药物,
     中度慢性抽动障碍和TS、重度暂时性抽动障碍和轻度慢性抽动障碍共患强迫障碍共同推荐优选药物有阿立哌唑和舍曲林。舍曲林等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常用于治疗强迫障碍;而阿立哌唑用于治疗抽动障碍共患强迫障碍患儿。 Murphy等研究报道阿立哌唑在治疗抽动障碍的同时能改善强迫障碍的严重程度。
      轻中重暂时性抽动障碍、中度慢性抽动障碍和中重度TS共患ADHD均推荐优选托莫西汀和可乐定,轻度慢性抽动障碍和TS共患ADHD推荐优选托莫西汀,重度慢性TS共患ADHD推荐优选可乐定。
      暂时性抽动障碍共患睡眠障碍无推荐优选药物,其余药物可选择艾司唑仑、褪黑素、氯硝西泮和硝西泮等治疗睡眠障碍常用药物。
      所有类型抽动障碍和TS共患焦虑及抑郁障碍均推荐优选舍曲林,这是治疗焦虑及抑郁障碍的常用药物。轻度慢性抽动障碍共患焦虑及抑郁障碍亦可优选氟西丁,中度暂时性抽动障碍共患焦虑及抑郁障碍还可优选氟伏沙明。
图片

 信息源参考:

卢青等,新诊断儿童抽动障碍及其共患病单药治疗调查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20,58(11): 887-8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