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散文:插队知青

 勒杜马 2024-01-30 发布于吉林

​天津知青插队李城

文革动乱略有平息的1970年,中央一声号令,在全国各个城市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高潮。天津市一批批知青扛着红旗,打着背包,挎着书包,熙熙攘攘涌向火车站。随着一声震耳的鸣号声,上车的知青挤得水泄不通。他们热泪盈眶,频频招手,告别了慈祥的父母,离开了人声鼎沸的喧闹市区。在火车铿锵有力的哐噔声中奔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1970年的3月16日这天风和日丽,喜鹊欢唱。李元公社李城大队的男女老少迎来了李连生、张孝良等七个敦厚朴实的天津知青。大队党支部、村委会的主要领导设身处地考虑到青年们刚刚离开都市舒适的家庭来我们村接受锻炼,我们一定要倍加爱护他们,把党的温暖送到孩子们的心窝里,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大队腾出两间办公用房,让他们集体居住,并建起了小灶,派专人做饭,在现有的条件下,以粗粮为主,精工细作,尽力使他们吃饱吃好。并委任支委干部负责青年的食宿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贫下中农的淳朴与关爱就像亲生父母一样。这伙青年也深深感受到了集体大家庭的温馨,心安理得、脚踏实地参加生产,俯下身子真诚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这七个知青分配在村里的三个生产队。队长在安排农活时就像调牛犊似的耐心引导。让他们边看边学,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让有经验的老农做示范。春天锄小苗时,手把手教他们怎样间苗锄草;夏天锄青苗时,教他们如何培土圆堆;秋天割谷子时教他们如何垛谷的技巧;冬天教他们上山怎样拾柴。这些知青们虽生活在大城市,但他们都是工人的孩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娇生惯养。能勤恳劳作,虚怀若谷,以小学生姿态学习、摸索干各项农活的方法。经过半年摸爬滚打的苦练,他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功,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的脸晒黑了,皮肤粗糙了,手上结了厚茧;肩膀磨硬了,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沁源话,每天和乡亲们打成一片,不分你我,心的距离更拉近了。他们能帮助邻居担水劈柴,打扫院子。乡亲们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衣服破了帮他们补,病了给他们送汤送药,彼此成了一家人似的,建立了不可分离的鱼水关系。知青张孝良说:“李城是我的第二故乡。乡亲们成了我们没有血缘的亲爹亲妈。”各方面熟悉以后,根据他们的意愿及饮食习惯自己做饭,还不误上地劳动,和村里人没有两样。

天津知青插队李城村,不仅受到锻炼,而且把城市先进思想观念的种子播撒在村里。他们通情达理,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使村里人受到影响;他们衣着大方时髦,村里人在模仿;他们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村里人在学习;他们指挥大合唱的优美动作村里人无不佩服;他们爱好打球,促进了村里体育运动的开展。以这些青年为中心组织了大队篮球队,参加了全社的篮球竞赛。他们是体育运动的健儿,是乡村文明的带头人。

在村党支部的培养和教育下,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进步很快,日臻成熟。他们改变了初来时粗鲁莽撞的习气,他们能遵纪守法,在言行举止方面日益规范。他们从不在社会上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他们从不擅离职守,能一如既往地坚守生产岗位,为全县各个知青点树立了榜样。随着党对知青的关怀,各项政策的落实,知青们多渠道地走向就业之路。有的被县里招工录用,有的被推荐选拔上了中专或大学,有的返回原籍天津,妥善安置。这七个青年的工作先后都落到实处。村里人觉得放心,知青家长也很满意。

知青上山下乡是特定时期的新生事物,是举国上下声势浩大的一场运动,是共和国在成长历程中对青年思想教育的一次探索。这次运动使城市知青普遍接受了一次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经历了大风大浪的磨砺,也是他们成长中千载难逢的锻炼机会。一大批知识青年,自觉服从祖国分配,奔赴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他们有的成为政界栋梁;有的成为科技领域精英;有的成为工农业生产尖兵;有的成为个体经营能手。他们是共和国的一支生力军,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如今他们已历尽沧桑,饱经风霜,而奔向古稀之年。祖国母亲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的功绩已载入不朽的史册。李城村民至今念念不忘他们,怀怀在心牵挂着他们。他们潇洒的身影,不时地浮现在李城村民眼前,他们爽朗的笑声又萦绕在李城村民耳边。

审阅:吴秀明

简评:通过天津七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李城村的经历,反映了那个特定时期一场举国上下声势浩大的运动,时代感强烈。

终审:严景新

作者:关保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