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如果对证,起效需要多久

 我想不出昵称 2024-01-30 发布于辽宁

  想起来前几天去张仲景大药房买中药,那人问我买几付,我说先买一付试试,她就很不可思议,在那讥笑我:“一付药能有什么用啊?”

  我:“如果对证,一付药就能见效。”

  她还不信,冷笑一声:“呵,中药没那么神,至少得三付才能有用。”

  我:“我学这个的,我不知道?”

  她赶紧岔开话题:“会员有吗?”

  感到唏嘘,这种现象出现不止一次了,不知道是买的药太便宜还是怎么,总是被人这样问。

  上次还是在郑州的张仲景大药房,好几次我都是只买一付药,有一次那人终于忍不住了,很不屑地问我:“为什么每次买药都只买一付啊?”

  我也有些不爽,加上是狗辉给我开的药,我很有底气,直接说了一句:“因为一副药就能治好啊。”

  那人一脸难以置信,又问了一遍:“一付药就能治好?”

  我:“是啊。”

  不管那人当时相信没有,反正之后我再去,她的态度就好了很多。

  不知道问题出到了哪,不能说是外行人不懂中医的厉害,不知道中医见效快,没想过中医也能急救。主要是因为很多中医做不到这些。

  我遇见的很多中医治病都是拉长战线,往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几年上治,明明有的就是年轻人,不怎么严重的病,正气还很足,就非让别人吃那么久的药还没有什么疗效。

  准确的说是没有感觉,药喝下去就跟倒地上一样,这种是最无用的。

  在这里选一篇官方的文章,跟大家科普一下瞑眩反应的概念。

服中药后出现特殊反应:用 6000 字,系统谈谈中医独有的“瞑眩反应”

  所以说,有时候出现的所谓“不良反应”,很有可能是疾病向好的预兆,恰恰是对证的反应。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看过一篇中医跟师启蒙文章,教人怎么看待老师方子每次的变化。有四种情况,效亦更方,效不更方,不效更方,不效亦不更方。具体怎么讲的我已经记不住了,根据自己的理解,猜想,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效亦更方,可能就是第一次的病机判断准确,疾病有好转的倾向,当第二次就诊时,病机已经发生了变化,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病机决定治法,不同的治法选用不同的方子。

  如正虚型患者,如果首次采用扶正祛邪之法,扶正过后,患者的很多症状都可能得到缓解,而到第二次的时候,主线任务就变成了驱邪外出,所以更换了方子。

  再比如实热证患者,也有可能首次清热太过,方药把握不好的情况下,变生他病,尽管以前的症状大多消失,但是出现了一些不太严重的小毛病,这可能就是苦寒败胃,攻伐太过,这个时候就需要更换治法。

  第二,效不更方,也是建立在首次辨证准确的基础上,患者病情好转,病机尚未改变,可能只是在药物用量上差点意思,还没能彻底痊愈,这时候守方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第三,不效更方,这种纯粹就是辨错证,可能病情比较复杂,第一次投石问路问错了,第二次又试了一次。那没考虑周到就大大方方承认,我们都是凡人,这没什么丢人的,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没意思了。

  第四,不效亦不更方,我记得书上说这个也是辨对的情况。但是我现在不认同,我觉得只要对证就会有效,不存在喝下去一付一点感觉都没有的情况。

  就这个问题我还怕我考虑的太绝对,特地去问了问狗辉,我觉得他有句话说的特别对,蚂蚁咬一口还有感觉呢,那么多药喝下去,如果对证,怎么可能没有感觉?

  所以这种情况只能是,第一次辨证出现失误,不清楚是病情自己演变还是用药干预,让第二次就诊时的病机向自己首次辨证错误的病机转变。所以用首次的方也合适。

  大家都觉得中医是慢郎中,但是优势是治的宽。其实对证的时候,中医也能做到覆杯而愈。之前我鼻子不透气,对证的情况下,熬药的时候,闻着药味我都已经很舒服了。喝下药二十分钟,都已经好一大半了。

  真的特别讨厌有的医生,自己学艺不精还死活不承认,明明喝了他的药加重了,他还反咬一口怪我没有耐心,只喝一付就想着好。

  以前如果我站在医生的角度,确实会这样想病人,但现在我更善于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

  患者怎么可能会考虑那么多呢,发烧喝个西药半小时就能退烧,身上马上就不疼能睡着觉,慢慢自愈,身体开始自己修复。

  为什么到了某些偏激的中医那里,这就是在给身体埋祸患了。如果我不这样缓解症状,(也可以说的再难听一点,掩盖症状,)那我痛苦的一夜都睡不着觉,而你也技艺不精,根本做不到让我覆杯而愈,难不成一个发烧我还要喝中药喝十天半个月去退烧吗?

  我以前也是比较偏激的那种,觉得治病就应该治本,不能掩盖症状。现在我明白了,治本当然也应该兼顾标,不能自诩是治本,而不管标,让患者极其痛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治标让人感觉舒服可能更重要。

  现在我好不容易想明白了,不再抨击这种医生了,但是当我真正遇见那种擅长用二三十味药缓解症状,让人快速感觉舒服,但不擅长寻求病本的医生。我都平和了不少不再反对他们了,他们竟然还反过来抨击治病求本。

  伤寒派,温病派,寒凉派,火神派这些互相抨击也就算了,我是万万没想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也能吵起来。

  都跟他说了需要再多考虑一点,比如天时,这样效果就能大大提升。可是人家就是不信,还怼我说,感冒哪有那么复杂。

  巧了我恰恰觉得感冒才是最难治的病,比癌症都难。癌症患者病的久了,稍微一有缓解就觉得中医很神。

  但是,谁要是能一付药治好感冒,那才是真正的高手。当然,治好不是说只退烧,留下来鼻塞咽痛什么的残留症状。我指的是各种症状一起消除。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人家是年老中医,我是新手,人家怎么可能觉得我们考虑的比他更周到呢?也很少有人会相信天赋这种东西啊。

  指出一些共性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进步,就像医生们都是一家人,关起门来,各自说各自的问题,商量解决办法,都是为了患者着想,而对于那些迷信的人来说,这竟然都能被称为中医人的互相攻击。

  话语权从来都不是靠说废话获得的,人家说中医不好,你在那吵的脸红脖子粗说中医好有什么用,话语权靠的不是游行喊话,靠的是事实,是临床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