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94岁老人无人赡养,死后捐出“天价”遗产,儿女立马争夺

 君临天下100 2024-01-31 发布于湖北

江苏94岁的独居老人,人们都以为他无儿无女,靠着居委会的照顾得以度日。

直到2020年老人死后,留下“天价”遗产,老人的儿女才出现,想要占有父亲已经捐出的财产。

“你跟我父亲签订这个协议,是认为他无儿无女,今天他的儿子出现了,这个协议就不能算数。”

“既然你是他儿子,那么这么些年你在哪里,你从来没有对老人家尽过一天赡养人义务,凭什么要来争夺家产呢?”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生前宣称无儿无女的老人,死后却突然冒出儿女来争家产?

向往农村生活,一个人回到家乡

曹法泉,就是前面提到的独居老人,他曾经有过一段婚姻,并且和妻子育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被告人吴海平是曹法泉的二儿子,是在父亲母亲离婚后,吴海平改名跟随母性。说起曹法泉和妻子的离婚,在外人看来可能不太理解当时他的做法。

年轻时的曹法泉在城里务工,和妻儿们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妻子贤惠,孩子们也算听话,当时的物价水平不高,曹法泉靠着务工挣来的钱,用来支付一家五口生活的绰绰有余。

然而突然萌生出的一种想法,彻底改变了全家的命运。曹法泉觉得在城里打工始终没有归属感,想要回家务农换清闲。

“人们都说务工不如务农,我想回老家种地去。”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透露给妻子后,妻子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她觉得自己的丈夫简直是疯了。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硬是要回老家务农。

妻子生气的说道:“你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要回老家你自己回,我还孩子们待在城里。”

本以为听到自己这样说,曹法泉就会打消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丈夫竟然真的收拾东西,毅然决然的回老家去了。

此后的日子,曹法泉就和妻子儿女断绝了联系,他不再参与孩子的成长,也没有支付抚养费。这次的出走,曹法泉和净身出户差不多,他几乎没带走什么财产。

回到江苏无锡老家的曹法泉开始了他的独自生活之旅。居委会见曹法泉总是独来独往,从来没有任何亲属朋友来看望过他,便以为他从未成家,也没有亲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法泉已经从中年走向老年,他还是孤身一人。居委会见状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负责打扫卫生。这比起干农活要轻松的多。

曹法泉十分喜爱这份工作,他从心底里感激居委会,和一些同龄的环卫工人一起工作,让他感觉到久违的开心和放松。

尽管环卫工人工作脏点累点,甚至需要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曹法泉也乐在其中。

每天和同伴儿们一起边干活边聊天儿。这个时候的曹法泉自己可以做饭,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天过的很踏实。

因为房子和居委会签订协议

日子本来过的十分顺遂,一个突发状况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

上边下达通知,曹法泉的房子面临拆迁。拆迁本身是好事,但是按照当时的政策,曹法泉得到的不是新房子而是拆迁款,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曹老头马上面临流离失所。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无儿无女,无人照顾,眼看流落家头无家可归,想想真是可怜。就算有拆迁款,也不能立刻解决曹法泉的居住问题。

在这种前提下,居委会觉得应该给老人分一套房产,作为生活保障。但是因为拆迁款已经有了,所以房子只是给曹法泉用于居住的。

经过商议,居委会决定在原来给曹法泉补偿的拆迁款的基础上,再补偿给他一套房子,但是有个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居委会给曹法泉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是用于老人生活居住的。考虑到他孤身一人,居委会会对老人尽赡养义务。在老人过世后,这套房产和老人名下的遗产全部捐给居委会。

对此,曹法泉表示同意。居委会的做法也十分合理,这样做可谓是两全其美。不仅解决了他的居住问题,也给到社区十足的利益保障虎付出回报,毕竟非亲非故,居委会也没有义务要照顾他一个老头子。

双方很快就此事达成一致,并在律师的协助下签署了相关协议。此后数年,无锡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就像家人一样默默照顾着老人。

再加上,曹法泉是村里的五保户,更加受到居委会的重点关注。

他们时刻关心着老人的身体健康,生病了带他去就医。节假日都会带礼品慰问老人,曹老头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感情亲如一家。

居委会的做法让曹法泉感动不已,他觉得将自己的房产和遗产捐给居委会是十分明智的决定,自己的生活起居和养老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就没什么其他的烦心事儿了。

就这样,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细心照料下,曹法泉竟然活到了94岁高龄,这在当地也是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奇迹。也就是说,居委会如亲人一般照顾了曹法泉老人16年。

人人都说曹老头无儿无女,晚年却十分享福,这一切都归功于无锡居委会。

老人死后儿女突然出现来争夺房产

后来,曹法泉寿终正寝,无锡居委会理应按照合同写的继承老人的房产和遗产,可事情突然变得不妙了起来。

曹法泉的二儿子吴海平听说了父亲生前有一套房产,还有数额巨大的拆迁款后,找到无锡居委会的负责人顾国伟,声称自己是曹法泉的儿子,要继承父亲死后的全部遗产。

这一下让顾国伟抓不着头脑,几十年以来,全居委会的人都知道曹老头无儿无女,这些年也一直是居委会在照顾他,怎么突然冒出来个儿子?

而且据吴海平说老人家不止他一个孩子,还有另外两个,关于遗产和财产问题,势必要好好讲清楚一下。

迫不得已,居委会负责人顾国伟拿出了当年和曹法泉签订的协议,但是吴海平看到这个协议后撇了撇嘴“你跟我父亲签订这个协议,是认为他无儿无女,今天他的儿子出现了,这个协议就不能算数。”

顾国伟反问道:“既然你是他儿子,那么这么些年你在哪里,你从来没有对老人家尽过一天赡养人义务,凭什么要来争夺家产呢?”

吴海平见顾国伟不愿意交出父亲生前的财产,仍然胡搅蛮缠不愿离开,甚至在居委会附近摆起了花钱,严重影响了居委会的正常工作。

无奈之下,顾国伟只能代表无锡居委会将吴海平告上法庭。

被告吴海平见形势不利,于是四处搜集“证据”想尽办法想要拿回。

他不知道从哪里得知父亲年老后一直住在垃圾清理站,而且居委会还在那里装了监控。这让吴海平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吴海平认准了这一点,控诉居委会既然和老人家签了协议,但是并没尽到赡养义务。

父亲曹法泉生前都是自己劈柴烧饭吃,居委会根本不管,而且擅自安装摄像头,根本不尊重老人家的隐私。

面对吴海平的质疑,居委会找来了两名证人,一个是和曹法泉一起干过活儿的老大爷蒋士铭。

蒋大爷说:“不是居委会把他老人家赶到了垃圾站,而是曹法泉年老后感觉孤单,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大房子里,房子越大,越感觉冷清。”

反倒是垃圾清理站,都是曾经和自己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没事的时候大家晒晒太阳聊聊天,日子过得热闹有趣。这显然打了吴海平的脸。

为了证明安摄像头是为了老人的安全着想,居委会请到了第二位证人,她是曹法泉的侄女,是居委会唯一能联系到的和曹法泉有血缘关系的人。

居委会没有办法日夜照顾曹法泉,于是支付酬劳给曹法泉的侄女,拜托她来照顾曹法泉老人。

侄女在法庭上表示:“安摄像头并不是为了窥探老人家的隐私,而是因为曹法泉年纪大了,她们都担心他的安危,所以社区和我才商量给老人安装个摄像头,以便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毕竟谁也做不到24小时陪在老人身边。”

吴海平见此招行不通,又四处打听,得到另外一个消息:居委会曾经把曹法泉送到过养老院。

吴海平表示:“社区口口声声说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怎么还会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去呢”

对此,社区给出回应,是因为那段时间曹法泉身体情况不是很好,为了方便专人照顾,才将老人送去养老院,而且只送去一周,老人身体康复后就接回来。

最后法院根据已知的材料和事实做出公平公正的判决,认为社区所陈述的内容符合事实依据,所签协议合法有效,社区继承曹法泉生前的房产和遗产属于正当行为,其他人不应予以干涉。

结语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责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亲情是用爱铸成的,而不是用金钱、房子、利益堆积起来的。

曹法泉在年轻时孤身一人回到老家与妻子儿女断绝联系,没有抚养自己的子女,是他作为父辈的失职。

而吴海平等人作为曹法泉的儿子,也没有对其进行过赡养责任,就没有任何理由再去争夺本就不属于自己的财产。

一套房产价值200万,再上老人攒下的30万元资金,在利益的驱使下,吴海平不顾事实依据,强行争夺父亲生前的遗产,不惜与照顾父亲16年的居委会撕破脸的行为,为道德所谴责。

公道自在人心,希望亲情的力量能够感化一颗颗被利益熏化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