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畅游《东周列国》(25)谁抓住牛耳朵谁就是大哥

 金色年华554 2024-01-31 发布于江西

对峙之中的楚成王知道自己是斗不过齐与七国联军了,只好派出屈完去当使臣。屈完刚请联军退居一舍,齐国干脆退出三十里,驻扎召陵,这就是“退避三舍”的来历。这样,楚王才真心会盟,又是送金帛八车,又是送菁茅一车,算是把齐指责自己不纳岁贡包茅的罪过弥补了。

是不是“退避三舍”的来历呢?不能确定

等到许国也派出使臣到达召陵时,屈完又来了。齐桓公就想炫耀一下八国同盟的军力,旗幡招展,战鼓雷霆。但屈完却劝齐桓公以德服天下,说得洋洋自得的齐桓公不好意思了,主动提出将楚国纳入同盟之中。

齐桓公在召陵正式立坛会盟,手执牛耳。这就是“谁执牛耳”的来历

这个成语的来历就在于此

八国联盟说起来团结一致,结果班师解散途中还各打各的小算盘。陈国不想耗费本国财力,就和郑国商量想建议大家走海路,这样就把包袱丢给徐、莒两国。结果回头郑国大夫申侯就在齐桓公面前把陈国大夫辕涛涂给出卖了。赏申侯、押涛涂,还重封管仲。

隰朋去看了一次周惠王,再请见世子,就明白周王朝即将发生大乱,主要原因就在于废长立幼的长子次子之争。齐桓公作为盟主,动了一争天下的心思。管仲献计,鼓动诸侯们一起要求在首止之地请见周世子,也是向周天子及全天下宣示诸侯爱戴世子之意

齐国带领众诸侯表达推戴周世子郑的意思

周惠王给郑伯修密信一封,撺掇他弃齐从楚,想以此来瓦解以齐桓公为盟主的八国联盟。但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不为所动,仍然在首止之地(今天河南睢县)设坛歃盟。八国变成了七国。

七国同盟开始伐逃盟而去的郑国,申侯劝说楚成王采用“伐许救郑”之计。果然,许国告急,七国诸侯赶紧放弃攻打郑国而救许。但这个申侯却因贪功自傲在事成之后被郑伯杀掉。齐桓公也不管郑国发生了什么,又一次在宁母会盟(今天山东金乡)。

宁母之盟之后,郑国就乱了

郑国首先乱了起来,也是废立之争,结果令郑伯先后杀掉自己的两个儿子。

周惠王死了以后,又在洮地开大盟会了。八国联盟修表,派出大夫使者至周,共立世子郑为周襄王。

第二天一开春,周襄王让人带着胙肉前去感谢齐桓公,齐桓公干脆又在葵邱(今天河南商丘)组织一次大盟会,其目的竟然是为了自己的身后事而谋。想把最贤德的儿子昭托付给诸侯。

传说是葵邱之会原址的地点葵丘寺

这一场葵邱之会应该是齐桓公组织的最大最隆重的一场诸侯盟会了。在会上,齐桓公开始显出骄态,趾高气昂,甚至想封禅泰山。幸好管仲悄悄劝止,才让齐桓公没有做出过份之事。

最喜剧的是,晋献公还想赶过来参加盟会凑个热闹,结果才刚跑到半路上就听说聚会已散,被劝回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