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峨眉山·大庙飞来殿(元代)

 烟雨客栈图书馆 2024-01-31 发布于四川

唐宋风气今犹在

一殿飞来震乾坤


点击音频收听


 | 烟雨客
在四川呆了这么多年,峨眉山还没去过,直到最近看了一本书,让我迫切的想来峨眉山看看。

这本书就是日本建筑史学泰斗伊东忠太的《中国纪行》,伊东忠太作为最早来华实地考察的日本学者,其一生涉华调查不下十次,足迹几乎踏遍中国主要省区,基本掌握了各地古建筑实况,更是在1901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就开始就对中国建筑、山川地貌及人文风貌都进行了深度考察和研究。而梁思成1931年才加入营造学社,从时间跨度上就领先了整整二十年。
书中有大量作者实地拍摄或手绘的建筑及构件图片共计百余幅,涵盖了地图、建筑临摹、风景素描等。
伊东忠太在《中国纪行》峨眉建筑的描述
其在峨眉山考察中傲慢地认为,“峨眉山寺院的建筑,布局不尽合理,造型并无欣赏价值,无一物可称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可称为零。”
言辞狂傲,处处透漏着轻蔑之意。

伊东忠太在《中国纪行》绘制的峨眉山地图
那么,真实的峨眉山古建筑是怎样的呢?
这次我来的不是景区,而是峨眉山大庙飞来殿,因为我很久就知道这里有两处元代木构。世人皆知倚天剑出峨眉,却鲜有人了解,峨眉山最重要的古建筑木构遗存却不在景区,而是在城北不远的飞来岗上。
大庙飞来殿原为道观,祀东岳大帝像,名为齐天五行庙。宋代重修,在殿内供东岳大帝,称东岳庙。后又经元代不断修葺,明崇祯八年改名飞来殿,始为今貌。
大庙飞来殿建筑布局坐西朝东,由山门、毗卢殿、观音殿、九蟒殿、香殿、飞来殿、西坡寺大殿等组成,各殿建筑均不相连,地势而异,逐级抬高。重要建筑呈纵线排列,为元、明、清三代遗物,但飞来殿具有明显宋代遗风,具体年代仍存疑。整个建筑群在西南地区罕见,是研究我国西南古代建筑以及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早在1988年就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

围墙之内别有洞天,这就是寻古的惊喜

来到这,就爱上了这个地方,虽然时值腊月,但林木葱郁,到处充满清秀幽静之气。清代山门,重檐之制,垂带踏跺十七级,依稀可看到后面的九蟒殿

正脊上的宝瓶脊剎

螭吻

毗卢殿

走过山门,左手边是毗卢殿,明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八椽,歇山顶

各层檐下均不施斗拱

山面四开间

九蟒殿


九蟒殿,明代建筑,大殿设有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

十三级垂带踏跺,逐级而上

前檐斗拱配置,基本都单抄单昂五铺作

山面

前檐柱头斗拱及龙头雀替

殿内梁架结构,梁上有明崇祯五年重建题记

殿内石碑

《峨眉县重修东岳庙记》

大殿后面

香殿

香殿,元代建筑,面阔三间,歇山顶,作为进主殿之前上香的地方

前檐转角斗拱

柱头斗拱,双抄五铺作重拱计心造,华拱及泥道栱刻如意纹,二跳华拱雕作龙头

雀替

补间斗拱,双抄五铺作,二跳华拱雕作鹰头

抬梁式构架,有天花,山面施分心柱,前后通透,阑额有墨记“至治二年岁次壬戌十二月甲工……”

内檐斗拱

大量使用如意云纹装饰,犹如天地元气氤氲四周

香殿后面,古朴而雅致

飞来殿

飞来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当心间补间斗拱4朵,底部有台基,9级垂带踏跺,建筑极具文物考古价值,这也是自己迄今为止在四川见到的最大最精美的元代木构古建筑

前檐不仅应用减柱造,还使用了移柱造,黄色实线本该有四根柱子,其做法盛行于宋辽金,使整个建筑面阔五间却显三间

减柱移柱造,让前檐空间看起来甚为宽阔

前檐柱分别盘旋两条泥胎金身蟠龙,龙身站有金童玉女,仿佛天际飞来,缠绕此处

塑像精致,栩栩如生,有灵动之气

屋顶正脊螭吻,应是新物

转角斗拱

前檐斗拱单抄重昂,下昂雕作龙头平出式,上昂为真昂,昂嘴卷曲如象鼻,极为精美华丽

2024恰好龙年,古人在斗拱上龙元素完美应用

雀替

象鼻昂嘴,早在三国时期,何晏《景福殿赋》中有过赞叹:“飞枊鸟踊,双辕是荷。赴险凌虚,猎捷相加。”其中的“飞枊”就是指的昂,如飞跃的鸟一般,在屋顶上形成一种凌虚赴险之美。

柱头斗拱六铺作,重拱计心造

抬梁式构架,重要的是脊上瓜柱左右施叉手,明显宋时遗风,借用梁思成对叉手的描述,“宋辽实物皆有侏儒柱而辅以叉手,明清以后则仅有侏儒柱而无叉手。敦煌壁画中有绘未完之屋架者,亦仅有叉手而无侏儒柱,其演变之过程,至为清晰。”

殿内彻上露明造,加大室内空间,梁架结构一览无余

山面

后檐斗拱,均单抄双昂六铺作,昂嘴卷曲如象鼻

大殿后面,五开间,当心间斗拱两朵

飞来殿虽然有修复痕迹,但是整体保存良好,用材雄巨,造型宏伟,尚存古法,放眼整个四川甚至西南地区都少见,是研究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珍贵依据。

其他建筑

  • 西坡寺大殿

飞来殿后的清虚园

1997年西坡寺大殿搬迁在此处,属于清代建筑

近代楼阁、亭榭、廊道、池塘等

  • 观音殿

清代建筑,悬山顶,不施斗拱

寺院一角

山门外的道观

文物保护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譬如飞来殿的保护也任重道远,院内植被茂盛,很多地方显潮湿,夏天蛇虫鼠蚁极易久居,松鼠打闹瓦片滑落,蝙蝠、飞鸟梁上过夜粪便堆积更是常态,加上霉菌青苔的清除治理,如何让古建筑健康长久的活下去,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有些地方去了一次,却还想再去,飞来殿正是如此。我来的这天恰好阴天,加上周围林高树密,光线昏暗,有些细节之处难以分辨。而且这次来峨眉山甚是匆忙,下午两点来到山门,四点半离开,准备赶车返成都,我其实很反感现在流行的那种特种兵打卡游览方式,走马观花,草草了事。特别是参观这种人文古迹,得沉下心来,就像进入一幅古画,漫步其中,直面历史,从古建斑驳的印记,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传承,细品前人大作明珠之美。上次去眉山报恩寺的体验就极好,一人一车,风和日丽,尤感平生最好时光,就是坐在元代斗拱下发呆,这一幕,足以铭记一生。

这些年,各种仿古建筑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很多网红景点更是门庭若市成为打卡圣地,但真正喜欢古建筑的人很少。就拿这次,我在来的车上遇到一位本地阿姨,她当时坐前排,问我:“你也是来旅游的啊?”
我说:“是的。”
她说:“现在山上下雪了,好耍。”
我说:“不到景区,我要去飞来殿。”
听闻此言,她立刻转过头来,问我好多岁了,说寺庙里有什么耍的?
哈哈,真是有趣。

还有刚出车站,准备打车的时候遇到一位骑摩托车的师傅,他把我送到目的地后,又问我:“你等会还要去哪,我可以在外面等你。”
我怕耽误他时间,就说:“不用等我,我要很一会。”
他说:“没得事,反正都是耍起的。”
就这样他在外面等了我两个半小时,中途他进过一次寺庙,交谈中我也是才知道他第一次进飞来殿,他说:“以前只是听过没来过。”
我指着面前的大殿,跟他说:“这就是峨眉山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
他忙点头,说:“就是就是。”
我到车站后,付了双倍路费,感谢他等我这么久,他非要退还,说自己有零钱。

喜欢这些可爱的人,他们虽然不懂建筑,但让自己在旅途中平添了许多趣味。

确实,面对古拙雄伟的殿宇,如果没有建筑学相关知识,常人难以理解其重大价值。这些建筑自然也无法像峨眉山报国寺、万年寺等古刹,早已名声在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想起一位老师给我的赠书寄语写过这一句话:

“文学和哲学属于少数智慧而多情之人”

我想,建筑也是。

四川现存的宋元时期木构古建筑我已去三座,希望年后能走完余下的十来个。我努力把这些见闻写进文章,只是希望更多人了解它,认识它,如果有一天你路过它时,是不是也有跟我一样的心境?

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发现这尘世中的美,成了一辈子的修行。@烟雨客



-愿你朝太阳生长做一个温暖的人 -
新浪微博:烟雨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