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各类“感冒”来袭 区分应对不慌张

 九州好人 2024-01-31 发布于辽宁

“你也感冒啦?你是什么感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这个冬天似乎各类致病微生物一起袭来了。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更加不知所措,究竟该如何预防、如何应对?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袁兵表示,不同的“感冒”有不同的症状和相应的处理方式,但都可防可治,知道了这些差别和对策,就不会那么慌了。

冬季各类“感冒”来袭 区分应对不慌张

袁兵,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专家擅长

擅长呼吸科常见多发疾病,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咳嗽、肺部结节、肺部肿瘤、肺栓塞、肺部间质性疾病、肺部血管性疾病、胸膜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初步判断减轻焦虑

必要时可预防用药

冬季各类“感冒”来袭 区分应对不慌张

·普通感冒

病因:秋冬季节感冒高发病因可能与早晚温差及季节变化受凉,呼吸道抵抗力下降等有关,主要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症状较轻,主要是咽干、咽痛、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偶尔有发烧。

对策:没有特效药,一般3—5天会自行缓解,治疗上主要是针对性的对症处理,也可以配合一些中药食疗,如蒸雪梨川贝等。

生病期间也要做好自我防护,外出人员聚集场所勤戴口罩,避免出现叠加感染。

冬季各类“感冒”来袭 区分应对不慌张

·流感

病因: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以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引起大面积的传播,也最为多见。

症状:除了咽干、咽痛、流涕、咳嗽呼吸道症状外,还伴有比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潜伏期也很短,一般1—3天左右,体温可在起病数小时至24小时达高峰,可达39℃左右,甚至更高。

总的来说,流感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而且更容易出现重症甚至危重症,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一些因免疫疾病需使用激素的人群都是重症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对策:流感患者在确诊后应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重症流感患者在初发病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可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治疗疗程一般为5—7天,疗程结束后若病情仍很严重,或核酸检测仍呈阳性,可考虑延长抗病毒疗程。

没有接种禁忌症的人群建议每年10月底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保护方式。

患病期间及流感高发期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易发展呈重症患者的高危人群在与流感确诊患者接触史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用量进行预防。

冬季各类“感冒”来袭 区分应对不慌张

·肺炎支原体感染

病因:是一种不同于病毒和细菌的微生物导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的传染性。

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若持续高热者需特别注意,预示病情重。发展为肺炎时,其CT表现磨玻璃样阴影、斑片状、节段乃至大叶性实变,或细支气管肺炎表现。

对策:目前没有针对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疫苗,如果和患者有密切接触,还是应做好相应保护措施,勤洗手、戴好口罩等,做好个人防护。

治疗上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是首选药物,适合于儿童应用;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成人可选择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作为替代治疗。

这些情况及时就医

避免发展为重症

冬季各类“感冒”来袭 区分应对不慌张

当然了,袁兵也提醒,在保持科学理性对待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重症化的倾向,一旦出现以下这些提示要及时就医:

·咳嗽剧烈、黄痰增多甚至咳血痰,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高烧不退患者;

·出现呼吸困难,同时发现口唇、肢端有发绀、精神萎靡等症状;备有血氧仪的家庭,可以监测血氧饱和度,若监测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平时基线水平下降明显,尤其是老年人。

·幼儿、有慢性呼吸基础疾病人群、高龄、孕妇是呼吸道疾病重症的高危人群,应当在出现症状的第一时间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提醒,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安全的治疗,切记不能因为担心药物影响而拖延病情,造成更坏的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