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子堵其实是血不通,几味药治多年的鼻炎,我明白古代那撑起一片天的中医为何走上了下坡路

 中医张大明 2024-02-01 发布于河南

大家好,我是中医人,张大明。

当初我学中医的时候,导师对中医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向我展示了中医在千年前的辉煌历史以及他在那个漫长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然而时至今日,许多中医理念却开始遭受质疑,甚至故意的污蔑,逐渐地被社会疏远。我倍感痛惜,但中医永远是我的热爱与坚持,至死不变。

上周我参加了一次老同学的聚会,骤然的发现大家都已经年过花甲,两鬓花白,已经不是记忆中意气风发的模样。有的人已经弃医从商,有的人转学了西医,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曾经一起和我相约一直守护中医文化的挚友们,还同我一样在努力宣传中医文化。

那天我们几个聊到了很晚,从学生世代聊到从医经历,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医案的探讨。我们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课堂上,尽情的讲说自己的见解,无拘无束,酣畅淋漓。其中最令我震感的是一个老同学关于一则鼻炎医案的见解,她说鼻子不通,是因为血不通了,很多人都误认为寒气侵肺才导致的鼻炎反复发作。

我的老粉丝都知道,我最得意的医术除了结节和糖尿病,就属鼻炎厉害了,曾经一年治好上千名患者,但是在这个老同学发言之后,我才发现天外有天。

一个鼻炎患者,14岁,鼻炎有8年了,稍微一换环境 就会感觉到鼻子痒,频繁的打喷嚏,不断的流鼻涕,鼻炎问题时而轻时而重,尤其在秋冬季节更是接连发作。

讲到这,我当时的判断就是患者为受寒着凉,需要进行虚弱脾气的补益。

但是没想到这个老同学却说,患者是血液不通,非寒凉之

刻诊时候发现:舌头呈暗红色,脉搏沉细,除了上述问题,还伴有胸闷、气短、腹胀等症状。

开方是:当归、生地黄、赤芍、川芎、枳壳、黄芪

仅用14剂,患者打喷嚏和流鼻涕症状明显好转,巩固一周其余症状全无。用方简单干脆,又见效奇快。我一直是很佩服用小方的人,能将方子精简到如此程度又见效如此迅速的,少之甚少。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血液淤滞会导致鼻塞流涕呢?下面的讲解分析,让我叹为观止!

俗话说“血浓于水”,实际上,中医认为水中有血,血中有水。运行于脉中的血液渗出于脉外,可以转化为柔润作用的津液,润泽脏腑组织和官窍,也可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

那么血淤不通也会影响到津液的运行,津液不能够充分润泽鼻腔,人体是有自我调节机制的,就开始自我的分泌津液,形成鼻涕。

尤其是孩子,和成人的鼻炎更要区别开来,孩子气的母性不足,缺乏母亲的养护,容易误入偏差。在血液淤滞的情况下,血虚气弱,身体的防御力就会大大减弱,风险很容易加大。而血脉流通至皮肤毛孔所以患者感到鼻子痒、频繁打喷嚏。

句话说,患者的症状看似是寒性,实际上却是体内淤血、气血不所致。因此,疗的核心在于疏通淤滞,促使血液畅通,鼻腔得以通畅。

此话一处,如醍醐灌顶。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同学,后来我才知道,她毕业后一直各处学习深造已达到老教授的级别,每年为儿科培育出很多优秀的医生人才,她的学生也基本上都是主任级别了。

回去之后我便赶紧研究此方,其方确实妙不可言。

方中的当归和芍药都是活血化瘀的卓越之选,一个进行养血滋肝,因为孩子生理特点就是肝常有余,一味药双重功效,还能促使血液的通畅;另一味是清热凉血,散淤止痛。两者强强联合可以增强活血止痛的功效,就如同战场上的将领在破阵杀敌时候一直被注入充沛的力量和血液,让其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当归和赤芍为血液提供了充足的支持后,黄芪充当着补气的领军人物,使血液成功进行了一场战役。

川穹温润心脏的同时能升能降,与枳壳搭档,不仅能辅助活血,还能缓解脾胃胀满不适,又是一个一箭双雕的搭配。

最后用生地黄清热凉血,因为血液堵塞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热气,宛如夏天晾湿的衣物,若一直堆积在一起不但无法干燥,还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方子分析完了,我也彻底明白了为何中医儿科如此难做,和成人用药是有很大的区别,不仅要考虑药效,还要顺便保护孩子的成长发育。此方中心,脾,肝在调理的同时也在养护他们,我真的自愧不如。

借此机会我把这位老同学的工作室公众号推荐给大家,如果你家里有小孩,平时可以多看看成淑凤教授的科普文章,我大概看了其账号的内容,多为小儿日常养护、食疗、科普为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