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应酬必备指南,一个“解酒穴”,一碗“解酒汤”,简单还实用,解酒保肝​

  平凡的人 2024-02-03 发布于内蒙古

Image

编辑:徐迎博

审核:李贞贞

春节作为我们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在喜庆的团聚中举杯酣饮,走亲访友时,心情愉悦难免会应酬多、饮酒多。

Image

然而,过量饮酒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还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如果你不胜酒力,我们该如何在酒桌上“全身而退”呢?

今天分享给大家两个小妙招,一个“解酒穴”、一碗“解酒汤”,来帮助你健脾护肝消酒醉。

穴位按摩解酒


关冲穴

中医有个穴位对于醒酒也有很好的效果,这一个穴位呢,是关冲穴,具有解酒保肝的作用。

Image

关冲穴取穴方法,仰掌,微屈指,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关冲为手少阳三焦经的原始穴,三焦经是气道和水道,有行气利水、醒神开窍的作用,所以可以很好地加速酒精代谢。

饮酒前,用指甲掐按位关冲穴,能够促进酒精代谢,减少醉酒几率。用指甲掐按关冲穴10秒钟再放开,重复5次后再换另一边手指掐按。掐按时保持均匀力度,让穴位出现略微酸痛感即可。

一旦喝多了,按揉关冲穴也可以缓解症状。



在饮酒后还能保持清醒的情况下,可以用拇指持续轻按刺激位于头顶盖正中间,两耳尖连线与头顶中线交叉点的百会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醒脑提神,具有解毒防醉的作用。


中药解酒汤剂

那如果说我们过于醉酒影响了次日的生活,这里还有一碗解酒汤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健脾护肝,消除宿醉。

都有哪些中药可以解酒保肝呢?


葛花

葛花具有解酒醒脾,健胃护肝等功效。千百年来素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说。但葛花较难买到,而葛根非常普遍易得,也有醒酒作用。

Image

《药性论》中明确提出葛根“主解酒毒”,唐代《外台秘要》中多次提到用生葛根汁及干葛根煎服治“饮酒不醒”。

现代研究证实,葛根中有效成分能够对抗乙醇中毒时的中枢兴奋症状,还可以降低血乙醇浓度、缩短醒酒时间、延长醉酒潜伏期。

枳椇子

民间有“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说法。

枳椇子这味中药,别名拐枣,似乎并不为人熟知。但在农村地方,小孩都喜欢捡拐枣吃,因为这种果实甜美可口,嘴嚼时味甘如蜜。

Image

《本草纲目》:“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

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枳椇子虽有子之名,实际上是它的果柄,果柄肉质肥厚,膨大鼓凸,分枝很多,状如鸡脚爪,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称之为“鸡距子”。

陆玑《疏义》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

《苏东坡集》中还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东坡的一个同乡揭颖臣因长期喝酒得了一种饮食倍增、小便频频的病,后来苏东坡向他推荐了一个名叫张肱的医生,用醒酒药治愈。张肱所用的一味主药就是枳椇子。

现代研究证实,枳椇子及其复方能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促进乙醇的清除,消除酒后体内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阻碍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从而减轻乙醇对肝组织的损伤。

饮酒前,取葛花5g、枳椇子15g代茶饮,有保肝、护肝的作用。

空腹喝酒,肠胃会很快将酒精吸收,这样就很容易醉倒。饮酒前,可适当喝一些牛奶、酸奶。奶类中的蛋白质与胃酸碰撞后,会发生凝固,贴附在我们的胃壁上,一方面保护胃壁免受酒精的刺激,一方面也可延缓胃部吸收酒精。

Image

饮酒后,食用一些比较软烂的面食。面食易消化,碳水化合物能快速转化成葡萄糖,为人体供血、供能,面食在发酵过程还可以中和胃酸,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虽然我们无法拒绝每一次劝酒,难免多少要喝点,但健康第一的意识还是要有的。

真正解酒,要靠自制力,少饮酒、合理饮酒,不伤肝脏,也不伤感情!如果遇到非喝不可的情况,以上方法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