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的3句话,最好能背下来

 free-flight 2024-02-04 发布于四川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一半是曾国藩。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少年立志向学,青年游周适齐,壮年出仕谋政,周游列国,晚年归鲁兴学,纂订六经,垂范后世。

王阳明11岁就纠正老师,天下第一等事并非“读书登第”,而是“读书做圣人”。15岁时写的诗就意象恢弘,充满哲理。

曾国藩出身一般,资质一般。

但是他却通过自己独有的法门,不断精进,立德立功立言,成为比肩圣人的存在。

图片
梁启超曾评价说:
曾国藩是当时贤杰中“最钝拙”的一个,最后却靠着后天努力,成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
作为先行者,相对孔子和王阳明的望尘莫及,曾国藩是可以追赶或者接近的。
他还会停下来等你,给你加油说:
咱之前跑得也慢,只不过后来跑得多了,也总结了些方法,才慢慢变得快。假以时日,你也能跑得跟咱一样快。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他的处事方式是分不开的。
今天便精选他的三句话,让我们一起感悟先哲智慧。
图片
01.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这句话源自曾国藩官场失意之后帆悟,晚清重臣曾国藩曾一手创立湘军,为朝廷血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却遭受咸丰帝的猜忌和同僚的排斥,被剥夺军权,回乡自省。
曾国藩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落得如此下场,他愤懑、不甘、暴躁,闭门不出。
结果,开始持续失眠,时不时还耳鸣、头晕、气短,大病一场。
后来被一位智者点拨,曾国藩才幡然醒悟,从消沉情绪中走出来。并留下一句醒世名言:“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已经过去的事不再留恋;活在当下,不去胡思乱想,也不因周围诱惑而动摇;
将来的事情即便是再美好,我也不会期望,不会刻意地逢迎。
人是感性动物,过去我就容易沉浸在过往经历,记住那些负面的遭遇,不愿意走出来,时常感受到不甘、愤懑、无望。
有时也会对未来抱有过高期待,一旦现实不如我愿,很容易失去信心,感到痛苦。
这正是缺乏“既往不恋”和“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的思考。曾国藩告诉我们,过去将来都是虚的,唯有当下是实实在在。
经常保持专注,活在今天,活在此时,才能戒掉焦躁和悔恨,内心安乐平静。
图片
02.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这句话是说,少年时不能在顺境中成长,中年时不能太闲,晚年时经不起逆境折腾。
演员宋丹丹在一次采访时谈到: “少年得志跟中年丧妻、老年丧偶是一样背的一件事。 
太早了,在你完全还不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你太顺利得到的太多,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都要经历少年、中年、晚年。
少年太顺,长大步入社会,一点打击就能让人一蹶不振。中年正是奋发的时候,要是闲下来,这辈子基本就废了。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过去的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16年时间,这么长时间人完全接触不到任何社会上的事。
结果大学一毕业,所有人开始跟你谈钱、谈结婚、谈车谈房子、谈规则,就像宋丹丹所说,完全不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
我一个舅舅今年40多岁,在中年时原本应该为自己打拼时,沉迷于潇洒生活,现在被周围人视作为笑柄,却已无能为力。
晚年一切尘埃落定,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此时心气已弱,再有打击,往往很难善终。
细想人这一辈子,似乎谁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不论到了什么年岁,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要忘了:修炼自己的心境。
图片
03.“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这句话是曾国藩送其九弟曾国荃回湖南时,为他写的一幅对联。
告诫自己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去修身养性。
这在今天也非常适用,尽管我们不是战火连天,但读书永远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王德峰教授说,今天是精神文明正在丧失的时代,每个人的灵魂都没有安息之处,这种精神的流浪是非常痛苦的。
每个人都可以在阅读中,重新拾回自己。
读书,并非是要跟别人比成就 ,而是未来能够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
苏轼说:“唯有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国藩讲:“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读书,不仅可以优化头脑,装载更多知识,更能修养道德情操,让书香浸润自己的灵魂,甚至改变人的容貌和气质 。
每日读书,也成为曾国藩恪守一生的事情之一,如果当下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读书永远是不二法门。
愿你我都能活在今天,不要打太多算盘,只是简简单单地去寻求自己的旨意,做好自己该做的。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
点个【在看】吧,你我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