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病寒为先”,寒潮来袭前,家中备好“驱寒王”,温暖过新年

 常笑健康 2024-02-05 发布于江苏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佳节将至,也是很多返乡人准备动身的时候。然而天公不作美,今年最长期、最大范围的降温、雨雪,再加上过年的劳累,很容易让人寒邪入体,进而感冒。

不过,有一样家家必备的厨房调味料,却是感冒克星!






一碗姜汤寒气消

它就是——生姜!

生姜不光是常用的调料,也是一味中药。它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在这个雨雪天气里免受风寒困扰。

很多人家里都有喝姜汤来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习惯。不过我们要先明确:感冒有风寒和风热之分,姜汤只适用于风寒感冒,也就是我们通俗的概念,“着凉了”,尤其是风寒感冒初期,一碗姜汤下肚效果最明显。

咽痒、咽痛是风寒证与风热证鉴别的关键点,一般,咽痒是风寒,咽痛则是风热。也有可能刚开始是风寒,表现为畏冷、流清涕、薄痰,然后寒郁化为风热,开始高烧、流黄鼻涕、咳黄痰,这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来对症下药。

针对风寒感冒的不同症状,我们也为你整理好了不同的姜汤方:

01

生姜+红糖——驱寒气




这是日常中最常见的生姜食疗方。必须选择辛辣的老姜,去掉姜皮只留姜肉因为生姜肉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的功效,而生姜皮的性味辛凉,有碍发挥辛温解表的作用,不利于发汗。

15g生姜去皮切丝后熬煮15分钟,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加入一些红糖调味,趁热饮用。性味甘温,具有和中补脾、补血活血的功效,而白糖是凉性的,会降低姜汤的药用价值

02

生姜+砂仁——受寒呕吐




部分人受了风寒后,腹部冷痛或隐隐作闷,恶心,呕吐不适,也适用于喝姜汤。生姜可以止呕,被唐代药王孙思邈冠之以“呕家圣药”,能温脾胃止呕。

10g生姜煎煮一会,后加入5g香砂仁,再煎煮5分钟后温服。

03

生姜+陈皮——受寒咳嗽




陈皮生姜汤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温肺散寒、止咳化痰,适合咳嗽、有痰、哮喘、支气管炎、咽炎患者饮服,疗效颇佳。陈皮60g,30g一起放入锅中煎煮15分钟,调入蜂蜜,放至温热后饮用。

蜂蜜有润燥、止痛、解毒作用,可缓解肺燥干咳。陈皮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作用。







冬吃生姜百病除

生姜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方中,现代研究也发现,生姜含有挥发性油脂、姜辣素、二苯基庚烷、脂肪油、树脂等天然成分,其用处广泛,例如:



抗菌

生姜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多种菌类。


增强免疫活性

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姜辣素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让白细胞更“努力工作”,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防晕车

民间流传把生姜贴在太阳穴上可以防止晕车晕船,确实有几分道理。生姜的挥发油成分可以促进消化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保护胃粘膜,有效抑制应激性和盐酸性胃黏膜损伤,减轻呕吐症状。


镇痛

研究发现,生姜含有的姜酚、姜烯酚等天然成分,能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能缓解经期痛、偏头痛、肌肉痛和骨关节痛等,辅助治疗关节炎。

不过生姜是热性食物,内热和阴虚火热者少吃生姜。

还有一种生姜绝对不能吃,就是——保存不当的烂姜。如果已经腐烂、长霉,就整块扔掉,切开颜色变褐的生姜也不要吃,烂姜会产生毒性很强的黄樟素,会导致恶心、腹泻、心悸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