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也藏着古老的一面,那些沉淀了百年时光的老字号美食的味道,或许可以让我们窥探一二。 01 鲜得来 鲜得来创立于1921年,距今已有约102年的历史。最初是一个出售牛奶、面包等小食的小摊,但是因为生意不太好,后改卖排骨年糕和烘鱿鱼等,没想到却受到顾客的广大好评,凭借排骨年糕一炮而红,有“排骨年糕大王”的美誉。据说鲜得来这个名字,来自一句上海话“味道真是鲜得来”,这句话是许多进店吃过排骨年糕的上海食客由衷的赞美和肯定。 ![]() 鲜得来年糕秉承传统制作方法,年糕洁白细腻,软糯嫩滑。排骨事先经过反复捶打,把肉里的纤维打散,这样排骨炸出来的排骨才会金黄酥脆,外酥里嫩,肥而不腻。搭配店内特有的秘制酱料,年糕和排骨都裹满酱汁,一口浓香,让人回味无穷。年糕不仅吸收了汤汁的鲜甜,还充分汲取了年糕的肉香,不愧于这句“鲜得来”的称赞。 ![]() 02 德大西餐社 德大西餐社创立于1897年,原名德大饭店,距今已有约126年的历史,是上海最老的一家西餐厅。120多年前,上海人的西餐礼仪,对西餐的了解,基本都是通过德大西餐社。很多人以为之所以叫德大西餐社是因为店内主要经营德式西餐,但其实德大这两个字却很有中国味,其实“德大”两字来自《尚书》的“有容德乃大”,之所以用这个词,一方面是贴合外文音译,另一方面又极具中国文化内涵,以及店主创立时的初心。 ![]() 德大西餐社,德大色拉、罗宋汤、炸猪排,腓力牛排、葡国鸡、红烩牛筋等都是德大西餐社经久不衰的经典菜品。炸猪排经过改良,更偏向海派菜的口味,先捶打,后腌制,过上浆炸至外表金黄,外酥里嫩。罗宋汤源于俄罗斯红菜头汤,经过改良后,用番茄制作,少了红菜头的土腥味,多了份酸甜可口,更符合上海人的口味。 ![]() 03 小绍兴 小绍兴鸡粥店由一位绍兴人创立于1947年,距今已有约76年的历史。小绍兴鸡粥就是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佐料的一种小吃。鸡粥店的前身也只是一个粥摊,店主努力经营,逐渐受到食客青睐,后开设粥店,并且一直传承至今。小绍兴鸡粥店的鸡,鸡肉白嫩味鲜,粥中带绿,滑韧鲜美,营养丰富。 ![]() 小绍兴鸡粥店的招牌当然是鸡粥和白斩鸡了,有人甚至把上海“小绍兴”的白斩鸡拿来与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媲美。先将放入热水中,多次拎上拎下煮片刻,再放入冷水中冷却,这样的鸡皮才会紧致脆嫩,后放入热水中文火煨熟,冷却后用麻油涂在鸡表面,油光发亮,鲜美无比。而鸡粥则是用上等白粳米,用原汁鸡汤熬煮而成,上面再浇一匙特制的汁露调味,味美可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