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斗争的四个原则!

 用户9698 2024-02-09 发布于天津

1、毛泽东:“赫鲁晓夫越要反华,我们越要采取同他相反的态度。他要坚决反击,我要坚决友好。他要分裂,我要团结。这样我们就处于主动地位,争取国际同情。进可攻,退可守。”

2、毛泽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既然还在抗日,其对我党既然还在一打一拉,则我党的方针便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打对打,以拉对拉,这就是革命的两面政策。”

问题:这两句话里,两者都是反共,但一个观点是要采取同他相反的态度,一个观点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似乎是矛盾,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来看这里面共同的原则。

第一、战略和战术的区别

第一句话主要是战略上说的。分裂和团结构成了正反面,分裂是反面、团结是正面;攻击和友好构成了正反面,攻击是反面、友好是正面,这是在战略上形成以正面对反面。

当己方处在正面时,就是主动的,就是进可攻——可以选择反击、退可守——可以选择继续友好。因为,

1)在对方攻击的情况下,己方由友好转向反击,是比较容易的。

2)而在双方互相反击的情况下,由反击转向友好,则是比较困难的——攻击转向友好、往往被视为失败,要承受失败的后果——必须支付代价、这个代价必然有声音反对承受。

用战略就界定了战术效果的边界,使战术的目标和战略要求相一致。

第二句话主要是战术上说的。打和拉构成了正反面,以打对打,这里打是有要求的,即要能,

1)胜利的打,

2)有理的打,

3)打胜之后是要能和的,

即有理、有利、有节。不能同时符合这三个要求的打,比如打不胜、打的无理、打胜了之后而不能求和,这样的打仍然是不要的,在打的时机上,还是要忍耐的。

因为,以打对打,是为了展开力量、证明力量,而不是证否力量,只有证明了力量,才能实现以打促和。

这正如,战术上速决、战略上持久一样。

第二、共同的原则

01、以正面对反面

在战略上是形成以正面对反面,在战术上也是形成以正面对反面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组正反面,

1)团结对分裂

2)友好对攻击

3)胜利对失败

4)有理对无理

5)以和对不和

在系列具体行动中,己方都要占据正面、使对方处在反面,这样就使自己建立起了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02、为了走向反面

一个是为了使对方走向反面,另一个是为自己走向反面提供空间。也是以这个原则来支配具体行动中的边界。

《矛盾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

这是要符合矛盾的同一性原则。

比如,打是为了拉,拉是为了能对付下一次的打。

03、不使对方更进一步

事物的规律,都是由小到大的——扩张战果是常规操作。如果对方当前的这一步止不住,那么对方更大的下一步就会继续发生——所谓得寸进尺、扩张战果。

比如,打又分为文打和武打,文打是坚决的——主要是使用揭露的办法、讲理的办法,否则对方在采用武打的时候、就会有更多助力。

文打能打赢了,那么就可以增加对方发起的武打的困难——失道寡助。

04、分化对手内部

应对的策略是——要使对手内部发生分化。从而形成我方的一致对对方内部的不一致——为对方以后的失败造成内因的基础。

这个原则极端重要,这为以后自己的行动减少困难的。并且对手的分化,会造成敌我力量的此消彼长,这种零和是极其高效的增长方式。

比如,

毛主席:我们采取不捉人,又不剥夺选举权的办法,给他们一个转弯的余地,以利于分化他们。

对手只有分化了,己方才有可能获得全胜。

比如,

毛主席:但是无论哪一县,封建的家族组织十分普遍,多是一姓一个村子,或一姓几个村子,非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村子内阶级分化不能完成,家族主义不能战胜。

对手内部分化不完成,己方就不能战胜。

比如,

毛主席:我们要分化他们,争取一部分。

对手的分化,是自己力量的一个很大的增长点。

毛主席:我们有几位元帅,原来也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你们现在在南越进行民族解放战争,有少数高级军官可能在局势发展、敌方进一步分化时投向你们。

对手的分化,是自己力量的后备队。

这种分化,也就是打入对手内部的一个楔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