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州方言民言拾趣(三)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2-09 发布于河南

     三、语言风趣诙谐

     雷州方言来源于闽南语系,但有别于闽南语。雷州方言中的俗语、谚语、歇后语,都比较风趣诙谐。

    (一)雷州方言与紧靠生活

“土”和“通俗”乃其一大特色,“土”,来源生活或取材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相关的来源,如“上轿包脚”,古代妇女常把脚裸以下的部分包扎起来,也就是所说的“三寸金莲”,在雷州古代,没有把脚包扎成“三寸金莲”的女人是嫁不出去的,或者被世人骂成不守妇道,上轿,出嫁的意思,在出嫁的时候才包扎脚,那就是懒惰,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慌乱准备又如“公仔抬高就见脚”,公仔戏,雷州半岛的一种木偶戏,由人来操纵其动作形态的变化,当人把公仔高举起时会不自觉地把木偶的一些缺点或短处暴露出来,所以“公仔抬高就见脚”的意思是没有真才实学,一遇上情况便暴露出了马脚。

    (二)雷州方言生活用语表达方式独特

雷州方言中的生活用语有其独特表达方式不了解雷州方言特点的人,有时往往把它的意义理解错了。下面列举几组生活用语,说明雷州方言独特的表达方式

    “痛肚”  “痛肚”一词,外地人一听,就以为是说“肚子痛”。其实,它却是疼爱、同情、可怜、婉惜等意思。细细一想,这个词义有其道理。因为疼爱产生于心,爱得深切就会牵肠挂肚。比如儿子有什么不幸或生病,或受苦,母亲必然为之揪心、断肠。这时用“痛肚”一词表达母亲的感情

    “割豆蒂 “豆蒂”即“头蒂”,是脖子的意思。前面加一个割字,是不是割脖子呢?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那就错了,还可弄出笑话来。其实,这个词是指吵嚷或叫喊的意思。因为脖子是喉咙的部位,声音发自于此,“割”即是“撕”的意思,因此“割豆蒂”就可理解为撕破喉咙大喊,即可相当于普通话的“叫喊”,又比“叫喊”多了一层贬义,含有吵嚷、发牢骚的意思在内。例如:“你割什么豆蒂”,意思就是:“你发什么牢骚?”或“你叫喊什么?”
    “薄相” “薄相”一词“相”是指人的形象,这里指脸,从字面来看是说面皮薄,但应意会为小气,动不动就爱哭的意思。“脚力”、“目”等词语也是如此,“脚力”不能理解为脚有力,应意会为有权势、有后台的意思;“目”即可意会为小心眼儿。雷州方言中的这类词语,是用意会法来构词的,因此,可以用推理和意会法来理解。

   “翻跷” “翻跷”一词也是用意会法来构词的,“翻”、“跷”都有反、交叉的意思,如翻板、跷二郎腿。雷州方言用意会法来构“翻跷”,指反悔的意思。

   “硬颜 硬颜是顽固的意思,与广州话“硬颈相近“硬颈挺着颈不肯低头,顽固。硬颜就是涨红脸争辩,雷州方言也是用意会构词构成硬颜,表达顽固的意思。

   “咪个” “咪个”在雷州方言中使用比较普遍,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指代常用口头语,大多指代人,可直呼。也可旁指。如,叫某人做某事时就直呼:咪个,你去拿锄头来。“咪个”一词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才能使人清楚其指代。有位教师训斥违纪学生时说:“咪个(学生名字)啊,若不是我讲你是咪个(学生父亲名字)子讲那,我就一咪个(一巴掌打)去”。

    “倩狗岸” “倩岸”与“倩狗岸”都是雷州方言常用口头语“倩岸”一般作形容词用,木工锯木,或用刀切东西,边缘不齐整,或某些东西表面不光滑,有些刺手,都可用“倩岸”来形容。“倩岸”中间加了“狗”字成“倩狗岸”它不是形容词,而作动词用,指生气、恼怒或乱骂人的意思。例如:“他叫儿子去上学但儿子去上网,他知道后定会倩狗岸。”这里“倩狗岸”就是生气、恼怒的意思。
    从这一词语的读音及意思来推断,“倩狗岸”似乎是“逞狗样”,“岸”音也有点似狗的叫声,也许是借狗来类比生气时像狗一样乱吠的人。所以,此词一般只做贬义用。

   “粪箕” 为什么用来借代孩子呢?因为过去孩子死了,就用粪箕抬去埋葬。因此,凡是孩子不听话,惹人生气了,就把他骂为“粪箕”。如果在“粪箕”后面加个“仔”字作词尾,即变成“粪箕仔”,这就含有爱昵的意思,既是嗔又是爱。 “砍头”、“砍头仔”也是这类词语。“砍头仔”相当于“小家伙”,多用于妇女对孩子或孩子或青少年的训骂口吻,但语气中含有嗔怪和爱昵的意思。“砍头”则相当“这家伙”,与“砍头仔”相比,少了一个“仔”字,语气就狠了一些,完全变成斥责和咒骂了。

    “吐血” 在雷州半岛的农村里,常常听见母亲喊孩子:“你粪箕回来吐血吗?” “吐血”即是“吃饭”的意思,雷州半岛妇女习惯正话反说,故意把吃饭说成“吐血”、“打血”、“灌药”,带有咒骂的意思,多用于母亲对调皮孩子的口吻。比如,孩子不听话,在外边玩迷了,忘记回家吃饭,母亲火了,在寻找呼喊孩子时,就不说回来“吃饭”,而说回来“吐血”了。用这一类词语取代“吃饭”,其恼怒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走蛇”  雷州方言中有些词语带有“蛇”字,究其含义,很有趣味。例如:“走蛇”一词,把词素分开,就成了两个词,“走”是动词,“蛇”是名词,合起来应该是走动的蛇的意思。如果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走蛇”是“走样”或“移动”的意思。“吱蛇”一词含义与“走蛇”不同。例如:“他不知在做什么,叫他开会,吱蛇半天出不来。”这句话里,“吱蛇”是“慢腾腾”的意思。“吱蛇”还可说“吱蛇蛇”,重叠“蛇”字,表示强调“慢”的程度。还有单音词“蛇”,本义是指人们所熟悉的一种爬行动物。但在雷州方言里,“蛇”有时可作动词用,相当“坐”字,残疾人站不起来,坐在地上滑动叫做“蛇”。 

    “咁哩啰” “咁哩啰”似乎是语气词,有时还说“咁哩啰连(lian2”。各个字本身没有意义。但三个字合起来,用在一些答话中就表示:“不知什么时候”或“差得远”的意思。“咁哩啰”在雷州方言中有着特定的含义,这种含义约定俗成,能为人们共同认可和理解,世代沿用,真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

    “北寒” “北寒”这个词都是雷州方言的常用口头语,带有否定的意思。大凡事情不如意,做不成,或不乐意去做,就用 “北寒”来回答。例如:“你今天捕到多少鱼?”答:“捕北寒。”意思就是未开始捕,或因为什么耽误捕不成了。又如:“你家今天开始插秧了吧?”答:“插北寒。”意思是未开始插,或因为什么耽误插不成了。为什么用“北寒”来表示否定?因为在雷州方言中,“北寒”是指虐疾病,即发冷发热,这里借用为时冷时热做不成事情,后来就成为否定性的常用口头语了。

   “多灌” 雷州方言把凄凉、可怜说成“多灌”。在时也把“多灌”、“凄凉”合起来用,“多灌凄凉”。有一首流传很广、反映牧童凄苦生活的雷歌唱道:“养牛侬仔偌多灌,雨压雨淋无衫换……”这里“偌多灌”就是这么可怜的意思。又如:“这个孤儿多灌死了!”就是说孤儿可怜极了。“多灌”这一词,从字面上看实在令人费解,“灌”字怎么能表达凄凉、可怜的意思呢。其实,“灌”字是借来记音的,与它的原义无关,不能从原义上去理解。

   “靠活” 雷州方言把温馨、幸福说成“靠活”,与“多灌”意义刚好相反。在此不赘述。

    “松脚” 此词与“靠活”义有些相近。但“靠活”侧重于生活状况,“松脚”侧重于人物性格,指潇洒、风趣,不拘谨或无拘束,有时还说“松脚二”。此词与“裹脚”一定关联。古代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裹脚”是相当不舒服的,一旦将布带解开,即“松脚”,非常舒服、洒脱。

    “杜卤”  “杜卤”与“北寒”一样带有否定的意思。如你要求某人做某件事,某人说你“杜卤”,就是否定,不能去做。但“杜卤”一词还带有贬义性质,指不聪明、笨拙。如:你真是个杜卤,什么都不会干。

    “塞杜” “塞杜”与“杜卤”有些相近,都带有贬义性质,指不灵活、死板。如:你做事太塞杜,怎么做得了!

    “替人死”  “替人死”也是雷州方言的常用词语。例如:甲与乙商量,想到广州做生意,甲骂乙道:“你去替人死!”意思是瞧不起乙,说他不中用,不会做好生意的。“替人死”这一词也有否定和反对的意思,孩子要求母亲让他去旅游,母亲不容易时,也会骂道:“你去替人死!”听到这种口气,对方就不敢强求了。

   “无宠着”  “无宠着”一词相当普通话“无赖”。有两句雷州歌:“我名叫做无宠着,老婆号个砍千刀。”翻译成普通话是:“我本是一个无赖,老婆给我取个号名砍千刀。”“无宠着”的本意是说,猪很野,无法把它装进笼里。引申为“那个人很坏,真拿他没办法。”例如:今天我在墟上卖鸭蛋,碰上那个“无宠着”,被他一脚踩破了好几个。这里“无宠着”就是坏蛋、无赖,令人讨厌,又无可奈何。

   “火鹞火鹞(样) 原是一种鸟,于阳光下羽毛呈火红色,称“火鹞”机场用来逐雀。史载抗战时期战机与日匪作战时,火鹞直冲天空,撞向战机,机毁鹰亡。雷州言言用火鹞指祸害,祸根,有时与“无宠着”一起合用。

   “舔柱” “舔柱”一词是雷州语域人群的新兴用语,“柱”是群众或他人的固有财产,干部或不守规人员用舌去“舔”,获取不当利益。形象而风趣地指责了当前一些社会恶习。

    这类词语的妙处就是不用明言而使人领会其意思,不但词意加强,还有幽默风趣的效果。

    此外,雷州方言的量词表达方式独特很有趣例如 “一只鞋”说成“一脚鞋”,“一双鞋”说成“两脚鞋”;人的量词也说脚,“这个人”说成“这脚数”,平时打麻将欠一个人时,也说欠一脚数;演戏的角色也用“脚”做量词“这位角色(演员)”说成“这脚楼官(老官)”,或说“这脚旦”、“那脚杂”;“一只手表”也说“一脚表”。还有水缸、畚箕、竹箩等各种器具的量词都是“脚”,连吃饭的筷子也不说“双”而说“脚”,例如:“给我一脚著(筷)子”

    用“脚”做量词除了是一种方言习惯外,它还包含着对事物的理解。就以“一脚鞋”来说,因为鞋是脚穿的,以“脚”做量词就比“只”、“双”做量词形象、具体、含意也多,连鞋的用途,鞋与脚的关系都说明白了。演戏的角色是人,人有脚,以脚作量词也未尝不可。就象鱼有尾,以尾作量词,说“一尾鱼”、“两尾鱼”一样。筷子也象人的脚,双脚配合才能走路,以脚做量词也有它的道理。至于为什么连手表和用具也说“脚”,这可能是语言习惯作用所致。

    总的来说,雷州方言讲究形象化、通俗化,连数量词也是如此。例如:“一群人”说成“一棚人”,“很多很多”说成“几车篮”、“几百墩”,以“棚”、“车”、“篮”、“墩”为量,就使人有一种感性认识,比一般泛指显得形象和具体了。

    雷州方言还把“一朵花”说成“一冒花”,“一支笔”说成“一本笔”,“一首歌”说成“一条歌”,“十里路”说成“一铺路”,“一里路”说成“一喊路”,这都很有特点。特别是“一喊路”,它表示喊声可闻的距离,这是一种原始的计算路程办法。说明雷州方言中的某些量词是从人类古远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体现着人们对事物和生活的实际体验,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三)雷州方言紧扣雷州文化

    几乎每一类“俗语、谚语、歇后语、童谣”都包含有雷州文化,或者涉及雷州文化。如“日头落水”日头乃太阳,太阳总是高在人们的头上而称日头,日头落水乃太阳下山的意思。雷州半岛东西两面临海,没有山脉,所以将太阳往西沉没入地平线的现象概括为“日头落水”又如“三八四月”每逢三月,四月,八月便会闹饥荒,所以“三八四月”的意思就是“荒时暴月,青黄不接之时”。又如雷歌:“放牛侬仔真截挂(凄凉),雨压(淋)衫湿无衫换,借人条衫穿嫌宽,还回给人妃惊”,描述了当时雷州半岛南蛮穷苦孩子无可奈何窘态;而“雨子落落雨子泱,侬去书房坐靠窗,先生会教侬会拾,大姐送糜来书房”则描述了当时雷州半岛穷苦家庭为摆脱困境,孩子勤奋读书、大人积极支持的情景。“鸡角仔阿鸡角哥,飞去菜园食菜秧,飞去河北食桔子,飞去海南食槟榔”一首很明显就是雷州田园特色生活的写照, 不用多说。

    文革时有人唱了首雷州歌谣,被诬影射攻击党和社会主义,五花大绑到各村轮回批斗,成为谁见谁怕的反革命,儿子都抬不起头。这首歌:石薯骂蛤做某嘴,蛤骂石薯花胶村,田蟹赶来半巴掌,契弟啊谁挖空成给你垂

雷州歌是用雷州方言来唱的民歌,它很富有地方特色,无论叙事、抒情,或歌颂,或讽喻,都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但一旦用文字记录下来,便索然无味,变得不可理解了。为什么?
    因为雷州歌中保留民间口头语较多,这些口头语很难用文字来记录和表达。试举一首:后生见娘生棍,不等得娘花逢春, 也似熬石榴子,通身掐完指甲痕。这首歌意思是说,一位少女生得漂亮,后生们等不得她长大,就想占有她,就像树上的石榴,还未熟就被人们用指甲糟蹋了。 可是如果不加解释,不是讲雷州话的人就很难看懂。因为这里有几个口语词比较费解。“娘”是姑娘的自称;“”是说人生得漂亮;““青霞”,是未成熟的意思。这么一解释,就容易理解了。又如:兴担叹娘真赶,三年两个不落漏,前妃也抱后也背,两脚到土三个头 这是一位老艺人为宣传计划生育,讽刺那些滥生孩子的女人而唱的歌。第一句就连用了三个口头语:“兴担”即现在的意思;“叹娘”指现在有些女人;“赶”意思是多产,“”指窝,比喻女人生孩子像动物一样生了一窝又一窝;“不落漏”即不间断。还有第三句的“妃”字,这里只是语气词,没有意思。仅仅这么几句歌,就要做这么多解释,多麻烦,何不换上规范的书面语言呢?不行,一换上书面语言,歌中的生活气息和诙谐风趣的味道就没有了。

    酷似雷州民歌“快板”也是用雷州方言来唱的,一样富有地方特色。如八十代初宣传戏,有一段同样讽刺那些滥生孩子的女人“快板”:“计划来生育——确是好十足——无讲谁——就讲俺干涸——陈锦玉——大头鞠(头颅)——养仔大大督(堆)——后背(ma)个后又博(突)——每逢到时对(就餐)——劫(抢)猪(筷)劫碗总奇菊(kikou,象声)——走去哄——三放屎大大督(堆)”。里面用的是雷州民间口头语,且都是押ou”韵,妙趣横生。如果普通话文字记录下来并朗读,便索然无味,变得不可理解,也不押ou”韵。

雷州童谣更富地方特色,在内容上,有反映早期当地人民凄苦生活现实和面对凄苦生活现实保持乐观主义精神的,也有歌咏趣味生活的,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多言参差,且大多押韵,吟唱起来朗朗上口。如:

     妻牛侬仔做多寡,

     雨压衫湿无衫娃,

     人给条衫又嫌宽,

     给回给人又嫌寒。

     妻牛侬仔没饥饿,

     吃了大尼又吃椤,

     吃饱胶机无算数,

     也带两朵给姑婆。

     单身汉怎夏锣,

     无仔变无婆,

     胶机吃胶箕煲,

     胶机睡张床

     咪就没赶单身汉,

     筒米煲饭溜溜煲,

     买角钱鱼溜溜嗰,

     呐是无婆那凄凉。

     流氓头,摘石榴,

     没摘倒,跟人讨,

     人不给,摘嘴蒂,

     嘴蒂长,摘杨桃,

     杨桃酸,摘剪吹。

     上屋尼伯过生日,

     忙上忙下好闹热,

     谁都请回不请我,

     害我梳头等几日

     尼公吃酒配乌贼,

     乌贼生壳配鸡角,

     鸡角生屎配罗挨,

     罗挨生花配金瓜,

     金瓜咩皮配黑横,

     黑横业,配汁,

     汁香,配姜,

     姜辣,配岔(黄鳝)

     岔罗滑,配包罗核,

     包罗核肤,配水龟,

     水龟道水,配水鬼,

     拿倒水鬼做宗道,

     拿到雨奇摆刀头。

     雨仔下下雨仔泱,

     老鼠咬猫恋过窗,

     山牛拿虎叫嘛嘛,

     鸡捕鹰婆半天翔。

     老鼠一拳打猫跌,

     鸡赶狐狸飞过山。

     泥鳅一脚踩死鳖,

     蛤母一拳打死蛇。

     鸡角仔,鸡角歌,

     飞去菜园吃菜禾,

     飞去南山吃竹籽,

     飞去海南吃槟榔。

     瘦狗兵,踏单车,

     踏到半路谎娘惊,

     娘啊你无使惊,

     我那教你踏单车。

     牵个牛仔角欹欹,

     牵去田头巷尾凄,

     过路人问活钱买,

     唱歌博来无讨钱。

     安舅鼻,吃母乳,

     母去村,睡罗啼,

     母给两钱买大尼,

     不分姑,不分姨,

     自己吃,得便宜。

     石薯骂蛤作某嘴,

     蛤骂石薯花胶吹,

     田蟹过来半巴掌,

     契弟啊,谁挖空成给你垂(蹲)

    以上均为广为流传的雷州童谣,像这样的雷州童谣还有很多很多。

    (四)雷州方言俗语、谚语丰富,且言简意赅

    雷州方言中,俗语、谚语非常丰富,且言简意赅,风趣诙谐广为流传如:好心无好报,头颅淋猪糠捏妃惊死放惊飞稻未上床妃流屎想嫜不见侬去公仔担高就计脚放尿嗯鼻死画陋画陋得一肚今天吃饭不知明天事人老人傻,树老树窿翁人衰行路踢脚姆有钱去钢状,无钱睡给鬼杠;人惊出名猪惊壮;富在深山都找,穷在面前无眼庭(理睬);死鸡争硬头

雷州话中有众多的常用成语言简意赅,风趣诙谐:
人拾人铁散伙     押鸡孵蛋强人所难 

肥良大腿体格强壮   地衰生蚊倒霉 

偷鸡嫌瘦贪得无厌   —非常 

娇腰博肚弯腰凸肚   高鼻凹眼形容坏人 

车列大炮吹牛     搬钱浪漾游手好闲 

睡兄三伯女人的外遇  拖列尸远离我远点 

讲松只是随便说说 没北个眯什么都不懂

个疯个上城没有一个是正经的 死虱无个身无分文 

胆大生毛胆子很大很多事情都敢做 

假鬼吃'包罗虾” —假害羞吃亏的是自己  

答列西风、答我列五、炒我列耳同样都是形容说话无普,没分寸
没北换间-形容某人呆板 

生鬼生弊-形容心计重诡计重重

    没念你薯掘——意为对方没出息,就这样了。
    语言谐趣,语意深远的雷州俗语、谚语,涉及社会方方面面: 

    1、对人生态度的看法
    有囝万事足,无官一身轻七成八败九还在 (指胎儿怀七月而流产,还可救活八月则难以救活,九月以后就问题不大了) 囝仔旮川(屁股)三斗火男大到廿五,女大到大肚(怀孕)人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八两'指原有旧称十六两制的,八两即等于半斤)三人四样心,赚钱不够买灯心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心和万事兴,家和万事成心坏无人知,嘴坏大利害自古人无千日好,好花难留百日红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年事业成节气不等人,岁数不饶人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六十六学吹达(等年纪在了很难学成。达:笛)

    2、对衣食住行的理解:
    三分人才七分妆凉九暖三,注意穿衫四九(月)乱穿衣,寒热随人意长衫沓(tah,重叠)马褂多衣多寒,无衣不怕寒一针不补,千针难缝细康(破洞)不补,大康叫苦讨食食借穿穿要做衫仔奴才,毋做衫乞食热不急脱衣,冷不急穿棉。    
    千辛万苦,为着腹肚有钱吃鱼肉,无钱求粗饱有钱人惊死,无钱人惊无米少吃多滋味,多吃没口味透早(清早)一杯茶,赢过百医家早吃饱,午吃巧,暗(晚餐)半饿饱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    
    胶机(自己)的物好吃,胶机(自己)的厝好倚(居住)洗面洗耳后,扫地扫边旗;日求三餐,夜求一宿。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出门一趁早,二趁饱,三趁秋清(凉快),四趁有阵(同伴)常在河边站,难免会湿鞋山高自有行路客,水深自有渡船人春天出门莫寄伞,冬天出门莫寄衣。
    3、对婚姻家庭生活疏导

    有缘千里来相会,没缘对面不相逢打破人姻缘,万世拖屎连(麻烦多)两人没相嫌,糙米煮饭也会粘有情毋惊千里远无情哪怕门对门相亲看家宅、娶妻看外家做田要有好田底,娶妻要拣好家姆(母亲)嫁着漏尿翁,要鼻(闻)漏尿哇(kui,气味);结婚摆阔气,婚后没柴米媒人包入房,没包你一世人近亲莫结婚,结婚害囝孙,养鸡得个腿,养外孙去无回。

    不当家勿知柴米贵,不生囝毋知父母恩桶无箍会散,家无主会乱家业家业,有家就有业三岁囝子得人惜,百岁老人讨人嫌。十月怀胎,苦处无人知惜大孙,父母惜细囝靠囝靠新妇(儿媳),不如身边胶机(自己)有酒肉面前情义假,患难之中兄弟真一日同行三日亲,一夜夫妻百世恩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老婆吃好穿好,不如白头偕老树大要分叉,囝大要分家好竹出好笋,好父出好囝父母在日毋孝顺,百岁年后哭鬼神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面千金难买好厝边。

    全家勤,厝前厝后出金银毋惊山高,只惊脚软,毋惊事难,只惊人懒勤勤俭俭粮满仓,大脚大手仓底空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做虫想吃也着爬暗暗睡,早早起,米缸常常有剩米若要生活好,勤劳、节俭、储蓄三件宝好汉战死沙场,懒汉饿死眠床(床铺)勿吃过量酒,毋喝隔瞑(过夜)茶烟酒不离嘴,医生跑断腿﹔毋沾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4、对家庭育的劝导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老人毋忆苦,囝孙毋知福教子有方囝成材,教子无方囝浪荡菜无沃(浇)勿会大丛,囝无管勿会成人细汉偷割瓠,大汉偷牵牛生前若无孝,死了就免哭没当家毋知柴米贵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勤俭不富。
    5、对节气时令解读:
    立春起北风,雨水白茫茫雷响雨水后,晚春阴雨报惊蛰无照火,寒到五月尾夏至响雷,定做大水小暑东北风,不久有台风大暑大雨,百日见霜立秋雨,秋收喜处暑东北风,大路做河通白露无雨好年冬秋分露重,冬季多霜寒露多雨水,晚稻慢出穗霜降有风,两寒有霜小寒寒,六畜安。

总之,尽管雷州方言语言多么丰富、多么风趣,但还是较“土”,过了江、黄河,就需要多研究、多推广

                                   老蔡 2014.7.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