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志军:从癌晚期到治愈仅过5年,坚持不做放化疗,经历了什么?

 徘徊求知 2024-02-09 发布于广东

2007年,44岁的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当时,医生甚至认为,他活不过三个月。

凌志军第一次感觉死亡如此接近,患病通知单薄薄一张纸,却像万钧巨石一样重重砸在了他和家人的身上。

但崩溃过后,想到自己牵挂的妻子和家人,自己难以放下的记者工作,凌志军决定直面病魔,开始了自己的抗癌之旅。

最终,他用五年的时间战胜病魔,成为人们眼中的“奇迹”抗癌第一人。

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奇迹”的背后,凌志军都做了什么?又经历了什么?

凌志军

人生的“晴天霹雳”

2007年2月初,已经12个月没有休息的凌志军,刚熬夜完成了自己的新书《中国的新革命》,他打算好好睡一觉,可是闭上眼睛没多久,整个人就感觉一阵眩晕。

凌志军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天旋地转,头痛恶心随之而来,胃里也像翻江倒海般忍不住想要呕吐,他想要站起来却发现自己根本站不稳,眼前也开始出现重影。

当时凌志军并没有太当回事,因为经常熬夜写书写报道,从身体到精神都经常处于透支的状态。

但对他来说从未觉得这种状态可怕,因为付出对他来说意味着收获,他也很喜欢这种疲惫感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

他认为只要自己彻底放松几天,就可以像以往一样精力饱满。

但当他把自己的情况告诉老朋友林荣强时,老朋友却感觉不太对劲,当即把车开到凌志军门口拉着他直奔北。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金,听了凌志军的叙述满脸凝重,颅内扫描结果显示凌志军的颅内有个东西,两天后被告知是脑转移瘤。

“我一看见你,就觉得是脑子里面出了问题。”李主任语气缓慢轻柔的向凌志军告知他晕眩恶心呕吐的根源,并建议他到神经外科继续治疗。

检查报告中的“转移瘤”提醒凌志军,他的问题根源并不在脑子,恐怕还有更严重的病灶潜伏在身体其他部位,最终凌志军被确认为“肺癌四期”。

得知这个结果,一向乐观积极的凌志军有些崩溃,他想不通自己除了熬夜无其他不良嗜好,而且每年单位组织的体检,得到的报告也都很正常,为什么会得癌症呢?

这疑问让凌志军情绪低落,消沉懈怠。好在病魔虽冷酷,但身边还有爱他的人。

在医院空荡荡的走廊上,凌志军和妻子晓东并肩而行,妻子陪着他一次又一次的检查,和他一起承担着一切的结果。

朋友也给凌志军出谋划策,让他到业界知名的北京天坛医院,找最知名的专家操刀开颅。

凌志军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在妻子的搀扶下走上了自己的求医之路。

但眼看春节就要到了,82岁的老母亲还在等着他回家过年,凌志军脑海里却只有一个念头:这是自己最后一个春节了。

求医问药的过程让凌志军身心俱疲,从北京到上海,他对自己的病情了解越来越深,心里也越来越不抱希望。

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尽快手术,进行化疗和放疗。

想到癌症圈子里流传的那句话:治,是找死;不治,是等死。凌志军陷入沉思,进而做出一个令身边人意外的决定。

“遗嘱”之下的自我选择

得知患病后,凌志军内心充满了惆怅和无奈,接着他想到了自己的遗嘱,翻出了家中的存折、信用卡并一一交代,以防自己有任何不测,妻子手忙脚乱。

做完这些,压在他心上的大石头似乎卸下了一半,他想到了自己的前半生。

25岁成为新华社记者,30岁成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33岁获得法学硕士学位。身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凌志军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

作为畅销书作家,他所撰写的《历史不再徘徊》、《追随智慧》、《联想风云》等作品获奖不断。

他的前半生在事业上是辉煌的,但于家人而言他却是不合格的。

因为工作关系,他十几年间在家中居住的时间寥寥无几,无暇陪伴妻子和儿子,而当自己走到人生关卡的时候,他们却坚定站在自己身边,关心支持。

这让凌志军更加意识到,生活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钱权名,而是站在自己背后支持自己的亲人朋友。

他还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一个出身旧式农民家庭,却又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向新生活,一步步从《人民日报》的记者成为总编室副主任、科教部主任、编委。

可最后,父亲却因为肝癌在治疗中痛苦死去。

他敬佩父亲,但不愿像他那样无助地离开,他爱自己的家人,因此更想在自己还有意识的时光,多陪伴他们,而不是躺在病床上被药物机器控制。

于是,在还要不要继续治疗的问题上他犹疑了。而就在凌志军左右不定的时候,身在海外的妹妹给他送来了灰暗中的一丝光亮。

妹妹咨询了海外一位相关专家,并找到两个重大的突破口。

凌志军的病灶虽然只有2%良性的可能,但从症状来看,他的病灶不像肿瘤,而是一种罕见的炎症。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脑部病灶有50%的可能性不是肿瘤,他的脑部病变很可能与肺部病变没有关系。

与此同时,之前那位专家还坚持凌志军的病症就是“转移瘤“的判断,他依然坚持凌志军必须立即手术。

“如果不马上手术会怎样?“凌志军的妻子问。专家只是回答:”不手术?那就等着呗。“

凌志军听了这话,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推迟医生“立即手术“的建议,进入为期三个月的观察,将选择权保留在自己手上。

在观察的过程中,凌志军在朋友的介绍下,采用中医辅助治疗,医生为他开出了为期四年的抗癌疗程。

但于凌志军个人而言,这些方剂他并没有坚持喝到最后,这次中医的最大收获不是这些方剂,而是医生的“四年之约”。

他从中寻找到一丝希望之光,在与医生的交流中,他懂得自己与癌细胞不是你死我活的抗争,他要学习如何用自己身体的力量与之抗衡。

对于当初医生给他下达的“死亡通知书”,让凌志军感受到危机的同时,更让他获得了一种体验生命另一个领域的机会。

慢慢的,他心里的抱怨、遗憾,渐渐消散,只是有一件事儿,他一直挂在心里,那就是他不能继续写作,回复那些热情读者的来信了。

不过两个朋友的到来平复了凌志军这份小遗憾。

十几年前,因为合作出版《交锋》的缘故,凌志军与他们成为挚友,这一次他们也为凌志军带来一个好消息。

他的新书《中国的革命》已经出版,他们想为这本新书召开新闻发布会。

看到凌志军虚弱的样子,两人小心翼翼地询问凌志军是否能出席。没想到凌志军笑着一口答应:“我正期待有这么一次机会。”

就这样,凌志军又给自己的抗癌之路设定了新的目标节点:撑到发布会那一天。

最特别的发布会

这一场新书发布会,是凌志军开过的最特别也是最温馨的一场,比起发布会,这更像是一场感恩会。

凌志军感恩读者的支持和善意的鼓励,他回应着那些年来读者对自己坚定无言的喜欢。而读者们也纷纷赞叹凌志军强大的意志力和内核,对他送出无尽的关怀和祝福。

友人纪世瀛的一番话,更是让凌志军心灵震荡:“要坚强,不瞒你说,我去年7月28日被诊断为胰头癌。医生说我只有八个月的生命,可我今天还活着……”

纪世瀛还告诉他,得了这种病的人,70%是被吓死的,20%因为乱治而死,只有10%是因病而死,所以不要自己吓自己,也不要乱治,要好好生活健康长寿。

纪世瀛的话让凌志军豁然开朗,虽然他早就对自己的未来有所预料,但“70%是被吓死的”这样的数据他是第一次听到。

凌志军开始认真思考和寻找“70%“观点的论据,同时他的内心因为这句话又打开了一扇大门,整个人获得前所未有的希望。

癌症或许并没有那么可怕,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病魔,就像他克服每一次写作的瓶颈一般。

中关村创始人之一纪世瀛

终于,上海华山医院的周良辅医生,同意再次为凌志军做一次会诊。

而在一次次得到“不排除“、”可能性大“、”基本上99%“这样心惊胆战的诊断之后,感知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的凌志军终于等来一个好消息。

周良辅医生推翻了先前诊断中对凌志军“脑转移瘤“的论断,并得出与国外专家相同的结论:颅内病灶不像是肿瘤,有可能是一种罕见炎症!

尽管一切仍是初步判断,但周大夫给了凌志军一剂强心针:检查结果,有80%的可能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良辅

凌志军的妹妹得知消息,激动得抱住他痛哭流涕,而凌志军也更加庆幸。

面对猝然降临的疾病,他没有病急乱投医过度治疗。不恐惧、不惊慌、不盲目这“三不原则”,比任何“仙丹“都来得更重要。

虽然此后关于凌志军病情的诊断,多次产生波动,结果也一直在“恶性“、”良性“间不断徘徊,但这一次他并没有被影响。

平时,他就是晒太阳、运动,规律作息和饮食,冬天滑雪夏天游泳,始终用乐观的心态去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就这样,虽然癌细胞仍在扩散,但凌志军闯过了“三个月“的死亡预告,走进了新的一年。

2008年,癌症的危机还笼罩着凌志军,但他也只是选择切除了左肺严重的肿瘤,剩下的都顺其自然。

在经历过一番折腾之后,他既没有选择过度治疗,也没有完全隔绝医疗,凌志军还是会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病情。

终于2012年3月15日,与癌症作伴5年的凌志军得到一个振奋的消息。

最近的一次检查结果显示,他留存的右肺越来越健康并且在持续生长,他的头痛症状也早就消失,医生告诉他,这是癌症治愈的表现。

抗癌五年,凌志军终于战胜了嚣张的病魔,成为与命运对战的胜利者。

术后8个月,凌志军与妻子重返雪山

后来,他将自己的抗病经历写成书《重生手记》,他希望用自己的往事,激励更多在病痛面前无所适从的人。

《重生手记》一问世便引起轰动,很多人都将凌志军视为“榜样“,但凌志军却告诉他们,自己不是什么榜样,更不是”奇迹“战胜病魔,他靠的最终还是自己。

在书中他也特别强调,自己之所以能击败癌症,一是因为病情可控,二是没有过度治疗,三就是遇到了好医生。

术后11个月,坚持运动

成功的路上,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抗癌也是如此。

但归根到底,能不蹉跎天时不浪费地利,也不辜负人和,将命运牢牢抓在手里,是他应对病魔的一大利器。

如今的凌志军有家人陪伴,对生活也有更多的热爱,每天坚持步行5公里,向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的食谱和饮食“四足够”心得。

患病时,凌志军曾一次次地追问自己:难道癌症真的绝症?难道癌症病人,真的没有生路?

或许在现阶段,癌症仍无特效药。但世界卫生组织对癌症有明确结论,它只是一种“慢性病“,并不是绝症。

凌志军的事例也在告诉我们,真正让人走进“死亡“死胡同的,是精神的崩溃和自我的放弃,是失去的希望和每一个浑浑噩噩的时刻。

“量力驱邪,尽力扶正”

对于那些直接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手段量力而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调整自我、身心,以一种更自然、符合人体代谢规律的方式生活,增强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当身心强大,那我们就能不再恐惧,我们未来的每一天,都能在推开窗之后,感受到自己心情向阳。

凌志军摄影作品《生命礼赞》摄于2008年5月31日,肺癌切除手术前一天

发布于: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