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知识大全63篇 |汉字六书

 句咏 2024-02-10 发布于北京

中国作为世界上

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传承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源远流长

图片图片图片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图片

是东汉许慎收集历代资料的前提下,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图片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有这样的解释: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风,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象形

“象形”,就是根据最简洁的符号或者图像来描画某实际事物,通过形状来表达文字所代表的的含义。比如说“日”、“月”、“山”、“石”、“田”、“火”等,就是根据事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象形字。现在有的象形字已经看得不太明显,但有些还是可以看出来的。虽然现在象形字已经比较少了,但是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还是占据很高的地位,是汉字的基础,比如说“马”是“驴、驮、驾”等字的构字成分,从形状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意思。但是象形字毕竟有自己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丰富的语言需要,于是有了之后的文字。

指事

“指事”,与象形文字不同,是比较抽象的,就是在形字上简单地加一些笔画而构成一个新字,比如说在“木”上加一横,就成了“本”字,在“刀”的左面加一点,就成了“刃”字,所以都是比较抽象的、复杂的,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故指事字在汉字中特别少,尤其是汉朝之后,几乎没有再出现指事字。

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成新字的构字方法。比如说俩人为“从”,三人为“众”,把“日”和“月”合在一起造成一个光明的“明”,表示“光明”之意。当然,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也会有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形声

“形声”,“形”即形旁,叫形符或意符;“声”即声旁,也叫声符或音符。也就是说形声字是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的,形是表示字所代表的含义,声则表示这个形声字的读音。所以有时候,有些文字可能不太清楚,但是也可以读出它的读音。例如用“方”作声旁,配上不同的形旁,就是“访、防、芳、放”等。


转注

属于“用字法”。各说文家解释不同。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江声认为所谓“建类一首”是指部首,“考”和“老”同属老部。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说文解字》“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转相为注,互相为训”的例子。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汉字是由象形 、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 ,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指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 ,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左时琴
统筹:肖新惋
审核:谢体超
终审:杨   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