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养生茶|不同季节,喝不同养生茶

 空谷幽兰80 2024-02-10 发布于广东

二十四 节气养生茶

我院“二十四节气养生茶”推出两年多来,广受大众好评,但只有中药配方颗粒这一种剂型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很多市民希望中药养生茶能像绿茶一样,续水泡服,随时服用。

根据此要求,我院又新推出“二十四节气养生茶”之草药协定方,处方在原颗粒剂基础上经中医师根据我院饮片规格拟定而成。

图片

饮片制作成中药茶饮,有两种方法,即冲泡法和煎煮法。

冲泡法 

是将药材直接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再加盖闷10分钟左右,便可代茶饮用,可续水泡服多次,一般花类、叶类药材适合冲泡。

煎煮法 

是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冷水,浸泡30分钟后,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煎煮一定时间,去除药渣,倒入杯中代茶饮用,每帖可煎2次,一般根茎类、树皮类、种子类中药,需要充分煎煮,有效成分才容易溶出。

我院对不方便自己煎煮的市民也提供代煎服务。

图片
图片

我院“二十四节气养生茶”根据二十四个节气的气候特征,再结合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所对应的脏器相关的特点,即:春日养肝、夏日消暑、秋日清肺、冬日养肾,以此为原理所制定的养生茶。每个节气服用相对应的养生茶,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身体毒素的排出,使皮肤更加健康,脸部更有气色,还有助于人体抗击细菌,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中药茶饮养生,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有“药疗百疾,茶治百病”之说。中药养生茶,防病健身,功效不凡。此时正是服用秋分养生茶的最佳时机,可以清热润肺、生津润燥、化痰止咳,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平衡,精神充沛。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以来市中医院开方配取。

二十四节气养生茶

立春养生茶

组成:枸杞子、白菊花等

功效:养肝明目

适应人群:肝血亏虚,视疲劳者

雨水养生茶

组成:大枣、莲子等

功效:补气健脾

适应人群:脾气虚,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者

惊蛰养生茶

组成:党参、大枣等

功效:补气养血

适应人群: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者

春分养生茶

组成:玫瑰花、天麻等

功效:平肝养阴,健脾益气

适应人群:肝旺脾虚,头晕乏力,不思饮食者

清明养生茶

组成:炒白芍、生地黄等

功效:养血柔肝,补肾益精

适应人群: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者

谷雨养生茶

组成:薏苡仁、太子参等

功效:健脾祛湿,益气开胃

适应人群:暑湿困脾,胃纳不佳者

立夏养生茶

组成:乌梅、醋五味子等

功效:健脾开胃,宁心安神

适应人群:心气不足,气虚乏力,睡眠不佳者

小满养生茶

组成:山药、茯苓等

功效: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脾气虚,运化乏力,不思饮食者

芒种养生茶

组成:薄荷、白菊花等

功效:消暑清热,健脾宁心

适应人群:感受暑邪,身热心烦者

夏至养生茶

组成:金银花、连翘等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

适应人群:热邪伤阴,夜魅不安者

图片

小暑养生茶

组成:山楂、决明子等

功效:升发清阳,化浊降脂

适应人群:湿浊内阻,血脂偏高者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大暑养生茶

组成:广藿香、炒白扁豆等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祛湿

适应人群:脾虚湿困,身重倦怠者

立秋养生茶

组成:炒酸枣仁、莲子等

功效:滋阴润肺,宁心安神

适应人群:阴虚火旺,夜寐不佳者

处暑养生茶

组成:芦根、玄参等

功效:生津润燥,清喉利咽

适应人群:燥邪伤津,口干咽干者

白露养生茶

组成:蒲公英、芦根等

功效:清肺养阴,生津润燥

适应人群:肺阴虚,口鼻唇咽干燥者

秋分养生茶

组成:胖大海、枸杞子等

功效:清热润肺,生津开音

适应人群:燥邪伤肺,声音嘶哑者

图片

寒露养生茶

组成:桑叶、北沙参等

功效:滋阴,清肺,润燥

适应人群:燥热伤津,口鼻皮肤干燥者

霜降养生茶

组成:生白术、党参等

功效:益气健脾,养阴生津

适应人群:脾气虚,食欲不佳者

立冬养生茶

组成:灵芝、枸杞子等

功效:补肾安神,补气养血

适应人群:气血不足,面色无华者

小雪养生茶

组成:大枣、熟地黄等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

适应人群:肝肾亏虚,失眠健忘者

大雪养生茶

组成:生姜、大枣等

功效:理气驱寒

适应人群:寒凝经脉,手足不温者

冬至养生茶

组成:醋五味子、大枣等

功效:固肾健脾,补气生血

适应人群:肾气不固,夜尿增多者

图片

小寒养生茶

组成:桑葚、大枣等

功效:益气养阴

适应人群:气阴两亏,头晕乏力者

大寒养生茶

组成:山药、桑葚等

功效:补脾益肺,益气养阴

适应人群:肺阴虚,容易干咳者

二十四节气时间

1、立春(2月3-5日)2、雨水(2月18-20日)惊蛰(3月5-7日)4、春分(3月20-22日)5、清明(4月4-6日)6、谷雨(4月19-21日)7、立夏(5月5-7日)8、小满(5月20-22日)9、芒种(6月5-7日)10、夏至(6月20-22日)11、小暑(7月6-8日)12、大暑(7月22-24日)13、立秋(8月7-9日)14、处暑(8月22-24日)15、白露(9月7-9日)16、秋分(9月22-24日)17、寒露(10月8-9日)18、霜降(10月23-24日)19、立冬(11月7-8日)20、小雪(11月22-23日)21、大雪(12月6-8日)22、冬至(12月21-23日)23、小寒(1月5-7日)24、大寒(1月20-21日)

审核:顾稀罕

供稿:中药剂科  赵权涛

编辑:邵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