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文物览】最早的“我”

 zsz6405 2024-02-10 发布于陕西

“我”是第一人称的代词,作为汉语中最常见的汉字之一,无论哪种场合,它的使用频度都非常高。但其实“我”这个字的最初含义与人称毫不相关,最早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当时,出于两军对垒、攻城略地的需要,各种冷兵器被派上了用场。这其中,就出现了一种尖端为三角刺、形状类似戈的青铜兵器。这种手持的利器便是“我”。

1975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庄白村出土发现了一件锯齿形的、最为怪异的青铜砍杀兵器——“我”。

青铜兵器“我”。

现在的“我”与“伐”“战”“戟”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字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说文解字》中说:“我,古杀字。”说明在古代“我”就是用来在战场上拼杀的。从现今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我”来看,“我”在当时是战场上通用的一种让人见之胆寒、谈之色变的兵器。

早期的甲骨文中,“我”字就颇似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实际上它是“戎”的变形。后来“我”字又逐渐变化成“禾”与“戈”的合字,意为“以手持戈”,即手持战戈的勇士。

原来“我”是会意字,它从“戈”,所谓枕戈待旦,大丈夫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从那时沿用至今,于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便出现了。《说文解字》中说:“我,施身自谓也。”《诗经》中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记载,从那时起“我”作为第一人称代称便沿用至今。

“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编辑部

电话:0917-32651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