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之太阴病篇280-281条

 幽默的数据线 2024-02-11 发布于甘肃

280、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条)

桂枝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之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这条没有说症状,只提了太阴病而脉浮,并以此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尤在泾:太阴脉浮有二义:或风邪中于太阴之经,其脉则浮。或从阳经传入太阴,旋复反而之阳者,其脉亦浮。浮者,病在经也。凡阴病在脏者宜温,在经者则宜汗,如少阴之麻黄附子细辛,厥阴之麻黄升麻皆是也。桂枝汤甘辛入阳,故亦能发散太阴之邪。

与后面要学的281条前半段“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伤寒论原文278条)互作参考,更加全面。

太阴病是里虚寒证,脉应该是沉缓无力的,现在反而是浮脉,有两种原因:①感受外邪,脾阳虚较轻,还能与邪抗争;②正气在恢复,病势好转,从阴证转为阳证。因其正气在恢复,此时不再拉肚子,腹胀痛和呕吐症状减轻、出现了手脚不冷,脉浮等好转现象。

治疗上,在太阴里证较轻或平常脾虚的人感受风邪后出现了脉浮,四肢烦疼(没有其他太阴虚寒症状)时可以用桂枝汤疏经解表祛邪。

太阴病情由浅到深的三个阶段症状:①太阴表证(四肢烦痛,脉浮);②太阴经证(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而腹满时痛),;③太阴脏虚寒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和“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这是太阴病由四肢末梢到经脉到内脏的病势发展。

281、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8条)

这条讲的是邪盛伤阳后,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能:脾阳恢复后驱邪外出。

钱潢:缓为脾之本脉也,手足温者,脾主四肢也。以手足而言自温,则知不发热矣。邪在太阴,所以手足自温,不至如少阴厥阴之四肢厥冷,故曰系在太阴,然太阴湿土之邪郁蒸,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其湿热之气已从下泄,故不能发黄也,如此而至七八日,虽发暴烦,乃阳气流动,肠胃通行之征也,下利虽一日十余行,必下尽而自止,脾家之正气实,故肠胃中有形之秽腐去,则脾家无形之湿热亦去故也。此条当与阳明篇中伤寒脉浮而缓云云至八九日,大便硬者,此为转属明条互看。

伤寒脉应是浮紧,现在转为浮缓,没有太阳病症状(发热,汗出,头项强痛)出现,只是手脚不冷(脾阳还能到四肢末梢。手足温而渴是阳明,手足温而不渴是太阴,注意区别),这是太阴感受了病邪,是邪盛伤阳,而不是脾阳虚衰的主要原因。邪入太阴,与太阴的寒湿相结,如果小便不利,湿排不出来,寒湿郁滞影响到肝胆的疏泄功能而身体发黄(阴黄,可翻看前面256条关于阴黄方面的内容)。如果小便正常,湿能随尿液排出,不会郁滞,肝胆疏泄功能不受影响就不会发黄。湿随小便排出,但是腐秽之物并没有随小便排出,而是留存于肠道。七八天后,身体的脾胃功能慢慢恢复,正邪相争而产生烦躁,正盛而驱邪外出(以拉肚子的方式从大便排出),当体内浊物排净,就不会再拉肚子,病邪祛除而身体恢复正常,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

温馨提示:此为学习笔记,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材、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试方,否则后果自负!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文中引用的内容若涉及版权,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