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与《黄帝内经》的相通之处

 雨雾迷朦 2024-02-11 发布于湖南

《道德经》与《黄帝内经》的相通之处

心理咨询诊所 >《道德经》

2021.10.03关注

此篇承接上文(老子如何证明人特别伟大?)。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大是中华文化的古老根基。《黄帝内经》是西汉时期的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华医学的生命理论和保养治病的方法,建构了中医治疗的顶层设计,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医学生的必读课程。

中华医学是道家济世救人本怀的应用。《道德经》把长生作为修道的必然结果,“古之善摄生者”都有“长生久视之道”。

更重要的,《黄帝内经》以“天人合一”、“法于阴阳”、“中和观”(中医学教授何娟语)作为中华医学的自然哲学基础。离开三大自然哲学作为基础,中华医学大厦就不存在。

《汉书·艺文志》载共有七部医书,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六部都已失传。

仅从留存至今的《黄帝内经》看,中华医学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探索和治疗过程,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疾病分类、药物特性都很深入,对人体409穴位(说法不完全统一)非常了解,几千种药物已经被认识,药性、配伍、个体差异、疾病种类都已经广泛的认识。

扁鹊是战国时代名医,特别精于针砭医术。《黄帝内经》成书以前,中华医学已经经过千年以上的发展。

老子思想正是《黄帝内经》的自然哲学基础,《道德经》对《黄帝内经》和中华医学的发展具有顶层设计的作用。

中华医学的“天人合一”起源很早,与老子四大合一思想一脉相承(汉武帝时的大儒董仲舒正也提出“天人合一”学说)。

《黄帝内经》和中华医学是《道德经》思想的医学运用。人大理论(四大合一)与天人合一思想一致,王大违反“天人合一”的古代思想,从未有“天王合一”的思想,更可以证明王大是“古至尊王者妄改之”。

《易经》以天地人三大合一为思想基础,《黄帝内经》以天人合一二大合一为基础,老子以道天地人四大合一为基础。

三者之间代表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生命起源的自然哲学,不可分割。

哲学思想流派有诸子百家,互相争论,辨别对错有一定困难,但医学发展就没有派别之争,疗效是直接的,明确的,并不受权力因素干扰。

从《黄帝内经》和中华医学来认识中华古代自然哲学,完全可以断定《道德经》被篡改的事实。

奚侗等研究家都已经证明《道德经》道天地王四大被篡改的事实,唐傅奕和宋范应元保存了尊贵的古本。此处只是从语法和《黄帝内经》的角度再次确认。


老子之前,道的地位并没有确立起来,只是发展了道的初步意识,正是老子首次宣说道的核心地位。


本章经文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显然,这是老子以传道的口吻在宣说妙理,前人并不知道“道”的存在。


虽然前人也说道,还是普通义,并不是宇宙间最伟大崇高的万物之母。老子之前的道还没有上升到客观存在的地位,老子《道德经》确立了道的客观存在的地位,这正是老子的伟大贡献。


世人讲“美”已经几千年,但只有到了1735年,德国鲍姆加登出版《美学》(Aesthetic)才确立了美的客观存在。


人们说客观存在有意义吗?确立客观存在就是确立被认识对象的独立地位,在没有确立客观存在以前,被认识对象实际上处于不确定状态,人们的认识力不会聚焦,就不会有系统的代代相传的认识结果。


黑洞没有被命名以前,一直是各种模糊的称呼,人们的研究力并不聚焦,直到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命名黑洞(black hole)后,人们对黑洞的研究才大幅度提升。


老子确立道的客观存在的地位意义就在于此。老子以儿子之心寻找宇宙的母亲,《道德经》的母亲崇拜是一目了然的。


老子找到道,就知道找到第一母亲(祖先)了。老子四大蕴藏深意,证明道大,最后是为了证明人大,显然不是为了证明王大。王大当时并不需要证明,但只适用于治区,并与百姓对称,不具有宇宙学含义。人是具有宇宙学含义的,是宇宙最有灵性的存在,本质上与道一样伟大崇高,这是老子的人本主义的内涵。


老子的四大理论在指导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亦大与王亦大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代表二种不同的认知。


簒经是对古代伟大思想家的最大不恭敬。今天能够依据傅奕、范应元文本恢复《道德经》的经文原典,细细品味老子精深博大的哲理,真是非常有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