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驰心之美——王羲之《游目帖》临疏

 疏云廬 2024-02-12 发布于山东

       《游目帖》,“书圣”王羲之传世书作,所书内容为:“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備。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遲此期真,以日为歲。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於彼矣”。故后世名之曰《游目帖》。

       一、概览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等,是一幅日常信札,草书,计十一行百二字,有纸本墨迹和刻本墨拓两种。纸本墨迹,为日本广岛安达万收藏时,1945年8月6日毁于战火,2007年7月10日复原。刻本以收入著名法帖《十七帖》而传世,现据收藏于香港中文大学之孔氏岳雪楼本,据考是以标注“僧权”为特征的全本,摹刻于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帖文最早记载见于唐人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宋《宣和书谱》著录帖目《山川帖》应该即指此帖,还有清《石渠宝笈》等。后相继见刻于《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等历代法帖。

       《游目帖》纸本墨迹摹于何时尚无从考,或以为是羲之真迹,如题签下有一无名题跋曰:“此真晋泠金纸,紧薄如金,索索有声,与笔阵图相类,载在襄阳待访录”;或以为是唐人所为,如帖尾徐守和审跋:“有钟绍京书印二字小印。钟盖唐之越公也。晋谢奕、谢安、桓温三帖,并黄素《黄庭经》上,俱有此印。见米元章《宝章待访录》。而《黄庭经》今藏韩雷州处,予屡见之,尤可据证耳”。纵观这些题跋收藏印迹等予以权衡,其应在宋初以前,其后一直流传有序。前有魏泰、马玘二位藏家观记;明初为郑济所得,并邀方孝孺作跋;明末归徐守和所有,重新装裱,题写长跋,周边注明印识释文。清乾隆十二年(1747)入内府,乾隆帝题跋并钤印多方,并录刻。清末流入日本人之手,为广岛安达万藏收藏。1913年癸丑四月,在日本京都兰亭纪念会展出,震惊四座,学者王国维在场亲历。1933年,日本汉学家内滕湖南应安达之邀题跋。不幸的是,1945年8月6日,这件人类顶级艺术瑰宝却在人类首枚实战核武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灰飞烟灭!不幸中的万幸是,日本人在1913-1934年间,先后三次用黑白珂罗版技术进行过复制。为此,中国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利用1934年原大全貌黑白珂罗版,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复原。2007年7月10日,王羲之墨迹《游目帖》得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度艳惊世间。

       此帖叙及王羲之对益州奇异山水的向往之情,冀望能尽快达成畅游汶岭、峨嵋之意愿。大意是:您信中所描绘的巴山蜀水种种奇胜,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不具。欣闻如此山川奇异,真是令人深感惟其一睹为快。若能成行,必告佳期,人不宜多,见面详叙。深切期待能早日成行,思想起来,真是度日如年。我想您暂时不会调离蜀地,真切希望趁您在此期间,能一起登汶岭、上峨眉,畅游而归,那才真是人生不朽之壮举。言至此,心已往矣!

       二、赏析

       《十七帖》丛帖,历代奉之为书学之圣典、草法之圭臬;而《游目帖》为其第十三通尺牍,可见其书学地位。

       此帖字体行草相参,笔画爽利遒劲;行气稳中寓动,字势开合有度。一脉天机,云卷云舒;一任自然,清溪高岗。没有丝毫违和之感,并且在单字上极为强调字势的开合,部分字尚且保存隶书意趣,在妍美的理路当中不乏朴拙之貌。徐守和谓之:“行草兼挚,八法并施。龙跳虎卧,智果不欺”。可谓是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故作姿态,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明人方孝孺跋赞:“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就摹刻笔迹比较而言,刻本当更能体现王羲之书风以及该帖之本真。譬如,刻本字势开合特点更趋鲜明,以第二行“左太冲”三字为例,刻本有开有合,“左”字一笔书,第一笔勒笔末端上扬,具有隶意,末笔顿向右下方,而左下、右上方布白大开;“太”字下部开张,末笔作长直点,掠笔近乎直线,劲峻峭拔,更增加字势之疏朗;“冲”字则左开内合,左部首作较直,右部首则圆转,刚柔兼备。而摹本则变得稳正许多,“左”字更偏于行书写法,开合态势也已降低,行笔基本取圆势书写,笔意变得包裹内敛,已无刻帖主笔之间近于三角的凌厉之势,缓和了刻帖擒纵、张弛之书写节奏。

       该帖在字的纵轴线上则呈现出左右摇摆,极有动感,是一件节奏感极强的作品,但这种节奏感隐藏在字法之中,不经细致入微的观察不易体会。而对于字行行气轴线,刻本更趋曲线动态走势,而摹本则相对变得稳正和直向。如,第八行“动理耳要欲”五字,刻本“理”字右偏旁向左下倾侧,“耳”字末笔承其势而左下出锋,“要”字亦偏左,“欲”则字势右倾,由此,行轴线趋向曲线化,而摹本则趋于直道而行,使得王羲之“转左侧右”的书写节奏丰富性相对降低。

       总之,该帖书风整体颇为中正平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为历世学书者所追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赵孟頫延祐三年(1314年)《十七帖》临摹本是为典范,被誉为台博“掌上明珠”。为赵氏晚年所临,雍容典雅,出神入化,从中亦可很好地领略此帖之风姿,并可较之以见羲之之原创与孟頫之求新。

       三、疏云

       晋书大成,绝伦于羲。是什么让其书道如此?其所成并非仅仅是技艺的娴熟,更根本在于生命的率真,坦腹东床是其一生品性气量之写照。

       王羲之一生之好,除了书法,可谓是“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特别是晚年去官,“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并慨然叹曰:“我卒当以乐死”,深刻揭示了其率真之天性。是以在每得益州友人之叙,便兴致盎然,挥毫落笔,表达他对巴山蜀水的向往之情,而急欲成行。为此,担心自己吾年垂耳顺”,嘱咐朋友“足下但当保护”,还反复向友人申诉“勿谓虚言”,非复常言”,“迟此期真,以日为岁”等诸多诚心之意,并在此豪情喊出:“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最后以画龙点睛之笔,将自个儿心绪推向高峰:“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就文辞而言,此帖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小赋;更为可贵的正是,作者以这种弛心之美挥洒在了翰墨之中,是以累世为人顶膜,千年不衰。即便是惨遭劫难,亦浴火重生,再度春风。

       《游目帖》,呈现出的是作者热情洋溢的弛心之美,心愿虽未成行,却成就了翰墨,成就了这更为“不朽之盛事”。由是,令无数后来者尽享这一美的愉悦,品味生命对于美好的向往以及人生种种际遇。但临之,“心以驰于彼矣”;但疏之,“心以驰于彼矣”。幸甚至哉,疏以咏志。谨记!

癸卯中秋玄蜦记于疏云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