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读书

 厚生学坛主 2024-02-12 发布于江苏

谈读书

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说过:回望过去的时候,一个人很难做到一点都不虚构。这句话千真万确。

回想过去的事情,有些场景,有些话,有些表情动作,具体细节肯定是记不周全了,只能凭想象去补充完整;某些事情自己可能有过错误的想法或者做法,自然也不会主动公之于众;有些事情和想法,不符合写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的政治正确,写出来可能会出现不利于作者本人及其利害攸关者的严重后果,所以作者一般不愿意或者不敢如实记录。要么不写,要么删改。因此,对一些历史书籍,对一些人物传记、回忆录,都不应该百分之百地当真。对往事的追忆,能有八至九成真实的描述,就已经算相当不错了。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可能也正是这个道理。

孟子指的书是《尚书》。但后来人泛指所有的书。读书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借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但读书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不能书云亦云。太过于拘泥或迷信书本是不对的。叔本华认为,读书多的人很容易“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毛泽东在批评中共党内教条主义作风时也指出:“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书本上的东西,必须要经得起考证,经得起批判,经得起实践活动的检验。那种认为只要是书上写的就是对的,就不能被怀疑的想法,是浅陋无知的。

对同一个事物,对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中国有句成语叫“盲人摸象”,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而固执一点,乱加揣测。这是因为几个盲人站的角度不同,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摸到了大象腿,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如果对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人缺乏全面的了解,那么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片面的,不完全符合真实情况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去世,网络上出现不同的评价。赞扬者有之,批评者也不少。赞扬者认为厉以宁教授的股份制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为中国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批评者的看法则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打破了他们走全盘西化道路的美梦。有的是因为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个别中小企业民营化过程中没有照顾企业员工的利益,让企业领导人和员工分享股份与红利,残忍的则是把员工一脚踢开,抛向社会。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各有各的说辞。这就是立场不同。对同一本书的看法也是如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就看读者站在哪个角度,站在哪个立场。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存储知识,应对各类考试选拔,读书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知识工作者。1959年,美国学者德鲁克就深刻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时代,首要的资源是知识,而不是厂房、机器。知识工作者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要生产力”。在未来高度智能化的社会中,机械重复的简单的体力劳动将逐渐被机器人所取代。社会需要的是大批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者,企业需要的是大批创新型、知识型的员工。

读书还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心理韧性。在人际关系看似密切却还疏远,生活节奏高度紧张的信息社会中,挤出时间读书可以安放一个心灵的家。

读书好比酿蜜,也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消化过程。读书学习得到的知识只有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在生活与工作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书本知识是前人或者他人的思想认识或者经验总结。读书者与书本创作者所处的时代或者生活环境不尽然相同,所以读书者不能死搬教条。书本知识只有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书本知识只有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我们才能知道哪些知识只能适用于特殊的情境,哪些知识具有普适性;书本知识只有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我们才能辨别哪些知识是真谛,哪些知识是谬误;书本知识只有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我们才能克服日常经验中的片面性,才不会把偶然当必然;书本知识只有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我们才能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在验证与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发现或发展出新的知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