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郁皆在中焦,治胃病需辨“滞”使“通”

 周原樵翁 2024-02-1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 山西省忻州市中医医院杨俏田

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直接或间接的、功能或器质的、相互制约的网状管腔系统和调节系统。生理上进行着环流不息的运动变化和新陈代谢,病理上互相影响,若某一环节发生障碍,人体内的血、水、气、痰、寒、热、湿、毒、宿食、宿便等病理产物均以有形或无形的形式停滞在不同脏腑中,影响其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中医认为,这些病理产物对人体的危害形式有停滞、郁滞、瘀滞之别。比较而言,其轻者为停滞,稍重者为郁滞,重者为瘀滞,更重者为堵塞、栓塞、梗塞。因此,治疗疾病,首先是要从疏通人体各种有形的管道、管腔和无形的气机开始,清理影响机体脏腑功能畅通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才能给人体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空间环境,才可能达到“通则不病”的健康状态。

受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关于脾胃病“通降论”学术思想的启示,学习中医内科学消化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关于脾胃病“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为病”“治疗上以通祛疾”的治疗理念,联系朱丹溪在《金匮钩玄·六郁》中提出的“凡郁皆在中焦”的论述,笔者根据胃病的症状、病因、病机特征,提出“胃病的辨滞使通”思路。胃病源于胃滞,通滞就是治胃。而通滞之法,有消导通滞、理气通滞、清火通滞、消痞通滞、活血通滞、润燥通滞。笔者从医48年,深感临床通滞方法虽然不一,但诊疗胃病遵循“辨滞使通“的思路,多有较好的疗效,也能充分显示出通滞思路与通滞方药从多环节、多途径、多方位治疗胃病的优势。

食滞胃腑 消导以通

食滞的临床症状,可散见于胃痛、呕吐、泄泻、痞满病中。临床可见呕吐酸腐、嗳气厌食、胃脘不适、脘腹满闷、疼痛、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臭如败卵、泄泻后疼痛减轻、舌苔厚腻等。不论是以胃痛为主症者或以呕吐为主症者,还是以泄泻、痞满为主症者,皆以保和丸为主方加减治疗。对于胃痛,通过消导行滞达到和胃止痛的疗效,协调胃腑的消化与运行。对于呕吐,通过消食化滞达到和胃降逆的功效,这是胃腑的升降协调之通。对于泄泻,一是通过消食以导滞,二是通过因势利导,根据通以通用原则,推荡积滞,达到邪去正安,这是胃肠的上下游之通。对于痞满,通过消导有形之滞,使胃和而痞满自除,此为因伤食而滞,消导以通,只不过是有的是以消通为主,有的是以导通为主,更多的是消导并施以通。

气滞胃腑 理气以通

气滞胃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之一,以胃脘痞满、闷胀、两胁胀满、嗳气、喜叹息、食欲不振为特点。理气药可以调理气机,既能调理胃肠功能减弱时产生的气滞症状,还能通过舒肝解郁治疗气积在两胁的肝曲或脾曲综合征,中医认为气滞胃腑多与情志不舒有关,谓之肝郁气滞、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西医多认为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偏亢、情绪激动有关。笔者的调节思路是用柴胡舒肝散类方药理气解郁,缓解情绪紧张,间接达到调节交感神经功能的作用。

调理脾胃最离不开的就是理气药。不论是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只要是以气滞为主症者,都可加入木香、砂仁、陈皮、枳壳,这些药具有增强动力和促进蠕动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理胃腑之气,理的是无形之气,非有形之滞,所以药物用量要小,药味要少。如果患者年迈体弱,最好选玳玳花、厚朴花等轻清之品,疗效更佳。临床观察,理气药中的木香、砂仁、陈皮、白豆蔻、佛手用于胃腑气滞者效佳。乌药、枳实、大腹皮等药用于胃肠气滞效佳。尤其是木香与砂仁、陈皮与青皮、枳壳与佛手治疗胃腑气滞,相互伍用后的作用更佳。董建华治疗气滞型胃账、胃痛、胃痞的胃苏饮(苏梗、香附、陈皮、香橼皮、佛手、枳壳、大腹皮)就是典型的理气除滞法,是临床治胃病最常用的一种通滞方法。

热滞胃腑 清火以通

热滞胃腑,症多见烦躁、多饮、口干、口渴、口臭、喜饮凉水,或口腔糜烂、牙龈肿痛、胃脘灼痛、大便秘结,或病毒性高热,或牙周感染、舌质红,类似西医所称的胃炎、糜烂、溃疡、出血,胃黏膜的红、肿症状以及消化道以外的热症为中医所称的阳明经热和胃火灼盛,方用清胃散、石膏知母汤、竹叶石膏汤、白虎汤加减治疗。清火法之所以能够取效,就是因为清除了停留于胃中的火毒,胃腑得通。同样,也可以通过清胃中火毒治疗胰腺炎、肠炎而取效,方用泻心汤、凉膈散、葛根芩连汤、香连丸、白头翁汤等,此乃“胃肠同治”“胃胰同治”“六腑以通为用”之意。

寒热滞胃 消痞以通

痞满一证,有实有虚,有寒有热,临床以寒热错杂型最为多见。症多见胃脘痞满,口干、口苦,疲倦,纳呆,舌质淡白,苔黄腻,治宜辛开苦降,笔者常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大枣治之。方中寒热并用,苦以清胃热,辛以温胃寒,一薄一厚,一阳一阴,一升一降,温清并用,相反相成,通过平调寒热、斡旋气机,使升降得调,寒热得除,气机得畅,气畅则通,通则结开痞消。待到结开痞消后,即不适症状消除、舌苔正常后,笔者才会针对老年患者和中气不足者轻补中气,这是笔者与古人的用药之别。临床观察发现,中青年的慢性胃病一半以上是寒热错杂之证,虚象并不明显,这与当代中青年群体的生活习惯有关,如嗜食辛辣冷饮或摄食过量,或暴饮暴食,或肥甘厚味,或食无定时,或饮食偏嗜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临床上,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且以脾胃湿热证型最多,笔者在上方的基础上加重清热祛湿药物,如黄连、黄芩等,同样可以达到清除湿热之邪的目的。

瘀滞胃腑 活血以通

按照疾病由浅入深的规律,血瘀证当属较深层次的器质阶段,所以病程长,治疗难。胃络瘀阻是胃病由功能到器质的病理改变,故疏通胃络是修复胃病的重要路径。

胃络瘀阻的证型特点为胃脘刺痛,疼痛剧烈,痛有定处,痛处拒按,久痛不已,舌质暗,或夜间痛甚,或痛涉胸背,或见黑便,或面色灰黯,或舌下静脉明显瘀阻,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脉弦涩,常见于中医胃脘痛、噎膈、痞满、嘈杂、呕吐、积聚、反胃、胃痞等病范畴,相似于西医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等,常选失笑散、丹参饮、膈下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活血化瘀方治疗,活的是胃络之血,改善的是局部血液循环,修复的是胃黏膜病变。

燥滞胃腑 濡润以通

燥为干燥之意,这里的燥是指内燥,即胃腑缺乏津液滋润,中医称胃阴虚。燥则干,干则裂,干则涩,涩则滞,滞则不通,故名燥滞,治以濡润以通。胃阴不足多见胃脘隐痛、灼痛嘈杂、痞满、口干、舌红、少津、饥不知食、苔少、大便干燥、口干不欲饮、无苔或苔有裂纹、脉细数、五心烦热等症,治以养阴益胃,方选益胃汤、沙参麦冬汤、一贯煎、竹叶石膏汤。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长期不愈发展而来,其病机是由于部分腺体萎缩后胃酸分泌明显减少,导致其腐熟、蠕动、排空功能降低,属于中医的胃阴不足。中医补其阴,增其液,如同在干旱的土地上浇水,以恢复萎缩的腺体,如此才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恢复其自主腐熟、蠕动、排空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养阴药的扶正作用在于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增加淋巴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达到扶正祛邪、减轻或消除慢性炎症的目的,这就是中医为什么能逆转萎缩性胃炎伴大肠型化生(癌前病变)的原因。


(点击图片,订阅报纸)





图片


(进入微店,购买文创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