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身头磕等身佛,八方客游八廓街(西藏9)

 平面居士 2024-02-18 发布于安徽
等身头磕等身佛,八方客游八廓街(西藏9)
 图片
Day十天(九月十四日)

大昭寺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虔诚笃实的喇嘛教信众,于穆斯林一样一生中要朝拜一次麦加克尔白,发愿要去拉萨大昭寺,朝觐一次释迦牟尼12岁佛,以释怀心目中宏愿大志。

西藏人与汉地信教拜佛目的是不同的,他们从不为自己的名利富贵祈祷,而是希望神佛能饶恕自身的罪孽,祝愿大地苍穹的美好和万物众生的安康。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最为庄严端恭的祈祷方式。

踏上朝觐祭祀之路,少则几十、几百千米,多到一两千公里。信奉喇嘛教的僧俗大多采取最艰苦最劬劳的行进方式,用“三步一磕”五体投地等身丈量出从家乡到拉萨到大昭寺的等量长度,以表达自己谦卑作小和对佛祖的顶礼膜拜、无上崇敬。

磕长头时两手合十,表示领会了佛的旨意和教诲,触额、触口、触胸,表示身、语、意与佛相融,合为一体。他们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要磕头十万次,并应赤脚,这样才算虔诚。

藏传佛教者认为:在朝拜磕头的道途上,倘若殒命,他们相信那是菩萨的召唤,是修行的功德,是信力敬畏的圆满,是成佛的另一种基础和垫付,他们深信在虔诚和安静中走向灭寂,是一种最有尊严完美的福分。

布达拉宫到大昭寺步行仅有1.8千米。手机签约参观大昭寺时间是十四日下午四点。大约三点上下,我徒步从北京东路经朵森格中段、八廓街晃荡到大昭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佛殿),始建于土蕃王朝七世纪初期,至今有1300多年。据说,承建时有着耐人寻味的故事和神秘天人感应传奇。拉萨古称“惹萨”,在藏语中“惹”是“山羊”,“萨”指“土”,“惹萨”是“山羊背土”,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初名为“惹萨”。

至今,仍有几段大昭寺故事,让人注目青眼。

一是选址。主流说法是:当时松赞干布抛戒指于卧塘湖定下寺址。由尼婆罗尺尊公主带来的工匠修建,供奉的是其从家乡驮运过来的释迦8岁佛像。而大唐文成公主伴嫁而来的匠工,营造的是敬奉佛祖12岁佛像的小昭寺(传说佛祖生前自己开光有8、12和25岁等身像三座,25岁像传说沉入印度洋)。另一说是文成公主入藏时运送的12岁佛像在卧塘湖时车陷泥淖,不能进退。擅于堪舆的文成掐一算,此地是“罗刹”妖女心脏,宜建佛寺镇邪,于是松赞干布敕令修建大昭寺。

二是过程。尺尊公主起建大昭寺时,寺壁累砌累塌。无奈,尺尊求助文成,文成先建成11座佛堂镇住罗刹女11个要害部位,然后使白羊从澎波之地驮石运来填平卧塘湖,惹萨才得以竣事。12座佛堂如12颗钉子控压住了魔女肯綮,保证了西藏安稳。

三是佛像。大昭寺和小昭寺两座神庙刚建成时,12岁8岁佛像分别供奉在小昭寺和大昭寺。663年唐高宗时(有说在武则天当政时)传言唐朝要夺回12岁佛像。当时的土蕃赞普焦急万分,于是将12岁佛像,转移到了大昭寺,藏在南门的夹墙里,将8岁佛像移到小昭寺。直到710年金城公主李奴奴入藏和亲时,再将两尊佛像对换了道场。

四:罹难两次:一是公元7世纪后期,一是公元9世纪中期,分别是信奉苯教的贵族大臣,以及末代赞普朗达玛发起的两次禁佛运动。两次法难大昭寺或遭到封闭,或沦为屠宰场,12岁佛像两次收藏于地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进入大昭寺有两道验票检查身份信息门卡,一是走进门前广场和八廓街时,二是入寺参观时。大昭寺上午仅供迩近西藏缁白朝奉,下午才是远途游客参拜的时间(有说此言不实)。

大昭寺广场大门前磕长头的信众、唐蕃会盟碑、公主柳和吉祥经幡柱,挂在我心中。

进入广场但见两根高耸缠满经幡的旗杆(共有四或五根)——吉祥经幡柱,矗立在寺门两侧。

再见两座煨桑炉,岚烟飘渺。藏民说这袅袅兰烟能寄托生民心志,是神与人联络的wifi,能上递民声下赐神谕。

“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和盟碑或长庆会盟碑,823年唐穆宗李恒与赤祖德赞执政年间刻石立碑,汉藏两种碑文,立于寺门前右侧。碑高4.83米,宽0.96米,方形古朴,西藏风格,屋顶式石帽。此碑是汉藏两个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现今这碑建有玻璃四方亭,游人只能远望不可近身。另一块碑是1794年驻藏大臣所立“劝人种痘碑”。

在会盟碑亭前,有截半人高、斜倾枯萎、躯干开裂、疙瘩乱生、纹理扭曲的树蔸,它就是“公主柳”又名“唐柳”,原为741年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灞桥柳”,几年间遍植于拉萨,大昭寺前就是其中一棵。近前,可见有藏民将洁白哈达系束在树干上,在旁边还栽植了棵菩提树,用以表达藏民对公主的崇敬思恋之情,唤起人们对那段往事的追怀思想。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昭寺是西藏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后,“噶厦”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

宗喀巴是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出生青海的塔尔寺菩提树下。传言他成佛时菩提树上十万片树叶上生出十万佛像,照此,信徒应对十万佛像磕上十万个长头功德才可圆满。而今,我们在大昭寺前可见到众多信众长年累月、孜孜不倦磕着长头,诚心形释以期修成正果。

大昭寺门向朝西,缘由是尺尊公主故乡尼婆罗在拉萨西面和西方为佛地两种说词。

从正门进入大昭寺,路过天王殿,我来到千佛廓院,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举行传召大会的场所“格西”喇嘛最高学位授予之地,由祖师宗喀巴肇始于1409年。听过导游们对北墙上历辈达赖喇嘛宝座宣讲,见过四周廊柱廊壁上千尊佛像,看着藏地众为东侧的数排长明添加酥油场面,我们顺时针方向拐进了内转经道(廊廓)。

拉萨转经道有三圈。最里面绕着“释迦牟尼佛殿”即“囊廓”一周为“内圈”;回旋大昭寺外墙八廓街一圈即是“中圈”;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大小昭寺囊括在内,绕拉萨老城行进一遍,即“林廓”叫“外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迦牟尼佛殿是大昭寺的核心,朝圣者最终的向往藏族平川式建筑风格,公元647年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释迦12岁佛像及主殿,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宗喀巴等多位大师造像供奉其内。大殿四周装挂380个转经筒,沿千佛廊绕佛殿转一圈方为圆满。

祖像神龛前有一根柱子,上面有很多蚕豆大小的窟窿,里面塞了人的牙齿,被称为“牙柱”(现在被清理掉)。那是倒毙在朝圣路途中的释子的牙齿,由同伴带着嵌入木柱上,以完成逝者在佛祖前,化做弟子终生拜祭的愿心和本怀。

坛城为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是佛教定调的理想模式---曼陀罗,工匠们把人们意念中的神宫经过精心雕塑变成了具象的产物。坛城全名“13尊大威德金刚坛城”是一切圣贤、功德的聚集地。我曾见过喇嘛们用彩沙铺描的坛城美仑美奂的样子,而大昭寺内的坛城是由真金白银打造(大凡庙宇、博物馆中坛城都是如此吧)。它2017年建成,造价4亿多人民币,来源于香火门票和藏民捐赠。

在佛堂与楼梯间有一截顶上有洞的柱子,据说人们将耳朵紧贴其上,能听到当年建寺时埋压在卧塘湖底下鸭子的叫声。

千佛廓院侧门有一售票处,在此处有楼梯上二楼三楼,二楼只在晨间开放。我们直上三楼金顶。大昭寺是我梦想瞻仰之地,想起其金顶风姿,令人心驰神往。全寺有五座金顶,均采用汉制单檐歇山式四角雕刻着摩羯鱼和火焰珠宝,正脊上布列着金光晫晫、庄严肃立的双鹿跪法轮、胜利宝幢、宝瓶、人面兽身像、鳌头、毛制伞盖等。透过屋脊人们可以眺望远处的布达拉宫壮伟雄姿、鸿图华构
图片

图片

图片

300多年前,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在扩建大昭寺时,在原本木石结构的屋顶上钉上鎏金铜板,鎏金工艺采用了藏传的民族手工艺。大昭寺五座金顶的经济、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无法估量,从此成为大昭寺的一大标志。

金顶在展示辉煌与庄严时,也透露着藏民僧众尘累与清苦,因为在信仰愿力的导引度化时,奠定基础的是人力物力的维艰和付出,成就时人们要失去部分世俗中的欢快与温馨。

大昭寺建筑面积达2.5万余平米,有20多个佛堂,主殿高4层,融汇了汉、藏、尼泊尔和印度建筑风格。“瘦柱肥梁”是汉地宫宇堂殿重要支撑物,拉萨乔木匮乏,殿堂内高大的立柱是由几根方木拚合起来,再在其上施涂彩漆油画,表现了匠师手巧慧智,刚度和观感应在汉殿柱梁之上。

在西藏各大寺院,随处可见将哈达与纸币敬奉佛像,为长明灯添加酥油的藏民和游客,也有少数檀越居士出资为佛像涂抹金身。在大昭寺内我就见过一对南方老年夫妇,不断追问导游,那里能为佛菩萨描金塑身,导游当然乐为其效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情僧仓央嘉措写过不少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爱情诗歌,让我这等情商低乏、诗商懵懂者,有种道说不清楚的欢喜。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别离。”平实通俗语言中,透出深深的哲理和时俗人情。我走进八廓街多半是想去找寻当年六世达赖夜间常常闪进的玛吉阿米茶馆。

白天是布达拉中的傀儡,晚上是世间最美情郎。15岁的仓央与家乡琼结县仁增旺姆两小无猜、情窦初开,初尝爱恋滋味时,被迫告别情人,与青灯古佛为伴。他名义上是六世达赖,是西藏地位最高的活佛,可实际上却是桑结嘉措手中的傀儡,没有权力,也没有自由。为遣发消解心中积郁思恋情愫,夜幕中,他换上了俗家衣服,从宝相庄严的活佛,改成了年轻俊朗的风流公子,潜出了布达拉宫。在黄房子中,也许仓央与美丽的当垆女于琼卓嘎有过深谈,他或许倾心过了来自山南的卓玛达瓦,关心过乞丐次仁尼玛和妓女拉则。

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是坐落在八廓街东南角那座三层土黄色小楼。如今人们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个酥油灯光昏暗,满屋散发着腥膻味境况,而成为一座以西藏、尼泊尔、印度风味为主、相伴藏歌藏舞有西方色调的餐厅。有了以上了解,我也没了必定登临的想法,以至于路过其下时,在人群裹挟下仅从其面前划拉而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八廓街是集宗教、观光、民俗、文化、商业和购物等多种元素于一身的街区。它由东南西北四条主要街廓组成的多边形街道,长约千米,错杂巷弄35条。它是一条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中心的“中圈”朝觐路线,在这条街巷各处上有来自内陆、边塞和境外的香客、商贾和游民。

每当傍晚那特定时间,那些身穿白袍的或是头系英雄结的四众善友如同接到佛旨一般,按顺时针沿八廓街行走,那些磕长头的藏民起伏掺杂在这人潮中,其中有不少是残疾人或是年老少小者,显得忠信端实,给人震撼凝重,让人感佩又垂怜。身着五彩长裙头上扎着小辫的“卓玛”的拍写真者也夹杂其中,为这种庄重而静肃的氛围添掺了活泼灵动的视觉亮点。

八廓街上的店面很多,有120余家手工艺品商店和200多个售货摊点,除流行旅游纪念品外,基本是同质类具有西藏风格的吃食和工艺品。对此我仅做流视顾盼,一般不下场购买,费银子事小,主要是携带困难。在八廓街方圆,还有许多的胡同,内有藏民住房,你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去转转,瞬间可从喧闹进入一片宁静的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踏上雪域的人很多看重的不是风景,而是信仰,是心里的那份向往。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陕西秦岭楼观台楹联。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世上苍生,熙攘之人,晨起暮落,奔的是柴米油盐,行的是劳作打拚,却体验着世间的八苦辛累。我珍重虔诚的信徒只修来世,不问今生,他们说只要种下善因,而无需知道能否得到妙果,一切随缘。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