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一句读《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感性论-131

 新用户47469321 2024-02-18 发布于浙江

康德注:空间和时间及其一切部分都是直观,因而是带有它们所包含的杂多的一些单个表象(见先验感性论),

这句话什么意思,特别是后半句,因而是带有它们所包含的杂多的一些单个表象,是什么意思?缩句一下就是,空间和时间包含单个的杂多。

空间和时间,以及空间和时间之内的所有东西,都是直观。这没有问题。所有的直观,都是由杂多组成的。这也没有问题。而杂多,其实是一个一个的。

就好比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分,一个手机有几千个零件。任何一个直观,也都可以分,都是由杂多组成的。那么杂多就好像是零件,可以认为是一个一个的。比如,一个直观表象里有几千个杂多。

所以它们就不只是使同一个意识包含在许多表象里面的概念,而且是使许多表象包含在一个表象及其意识里面的概念,

那么,杂多表象、直观表象、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康德说,既然一个直观里有几千个杂多,我也有一个统一的自我意识,所以就不可能是,我把同一个意识,放到几千个杂多之中,而由此让几千个杂多能够被统一在同一个自我意识之中。这个模式难以想象。

那么就只能是,几千个杂多表象,被统一进一个表象之中,同时,在这一个表象之中,还有我的自我意识。

打个比方吧,比如说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一个大的圆里面包含了几千个三角形。那么每一个三角形、圆,都是一个杂多。那么看到这个图形的我们,是不是会将同一个自我意识,放到几千个杂多表象之中去,由此获得一个统一的自我意识呢?还是会只有一个表象,也就是包含了几千个三角形的圆这样一个表象呢?

这个例子是作为感性的例子,也就是杂多表象被统一到一个直观表象中。那么如果是知性呢,就是将杂多的直观(在直观中,杂多的表象是杂多;在知性中,直观是杂多)统一在范畴之下。

因而这些表象被看作复合的,于是意识的这种统一性就被看作是综合的,但又是本源的。直观的这种单独性有很重要的用途(见后面§25.)。

既然几千个杂多表象是被作为一个表象来看待的,那么显然,这些被统一在意识中的表象是被看作是复合的。也就是有很多杂多表象复合而成的表象。

这是从表象的角度来看,表象是复合的。但如果换到意识的角度看,这种将杂多表象统一成一个复合表象,就是综合的。而且这种综合,是本源的。因为没有这种综合,也就不会有同一的自我意识,也不会有知性,也不会有知性的各种运用。

直观的这种单独向有很重要的用途,又是指什么呢?参加后面,有人说应该是第26节。这句话主要想说明什么呢?就是说前面做了范畴的先验演绎。也就是说,范畴为什么对经验直观普遍有效,这个有效性、合法性、普遍性是怎么来的。

那么先验演绎完了之后干嘛呢?类似做数学题的验算,我推导完了,那么反过来,把数字代进去算算看。先验演绎做完了,就是证明了范畴对经验直观的普遍有效性之后,那么我们去经验直观中看看,是不是直观中到处都有范畴。所以说,直观的这种单独性很重要。

直观的一切杂多表象,如果它们被给予我们,就从属于前一条原理,如果它们必然能够在一个意识中联结起来,则从属于后一条原理;

备注完,回到正文。什么是前一条原理,什么是后一条原理?前一条原理就是:一切直观杂多都从属于空间和时间的形式条件;后一条原理就是:一切直观杂多都从属于统觉的本源---综合的统一的诸条件之下。

就是说,从杂多被给予我们来看,就是空间与时间的问题。如果从意识中联结起来,而且还是必然联结来看,那就是统觉的问题。前者是完全被动的,一切杂多表象被给予我们,我们被动接受,甚至无法阻止。而联结,必定是意识的自发行为。

因为若没有它,由于被给予的表象并不共同具有“我思”这一统觉行动,因而不会在一个自我意识中被总括起来,所以没有任何东西能借此而被思维或认识。

为什么说联结就从属于后一条原理呢?因为若是没有统觉,也就不会有同一个自我意识。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表象,仅仅是被给予的。而前面也说了,你肯定无法想象我把同一个意识放到无数杂多表象中去,这不可能。那么,也就是说,如果我没有把“我思”放到无数个杂多表象中去,同时我也没有统觉,没有把杂多表象统一起来的话,那么杂多表象就是杂多的,就是乱的。如果是这样,我如何去思维它们。

我是有思维的能力,但我的思维是如何触达杂多的表象的,无数的杂多的表象是如何在同一个自我意识中被总括起来的。这些问题都无法回答。

即使杂多表象被拼成一个大的单一表象,我的自我意识依然无法思维。因为,这里需要的是一个统觉活动,就是在将无数杂多表象综合统一成一个表象的时候,是必须按照我思维的方式,我告诉你的综合统一的方式,去统一杂多表象。

只有这样的综合统一,只有被这样综合统一的表象,才将“我思”纳入其中,才能够形成可以被思维的表象。

反过来就是说,如果没有统觉,没有以“我思”的方式将杂多表象统一成一个表象,只要没有这一步,就不会有任何东西可以被思维,当然也就不会被认识。

类比到直观,就更容易理解,如果我不把空间和时间与直观对象统一在一起,就没有东西会被看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