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证思维精髓:辨证12要!!!

 初上旅途Lzg 2024-02-18 发布于天津

图片

悠久中国传统医学是怎样搜集临床资料,又怎样运用这些资料作诊断?每每听说的“辨证论治”到底是什么意思?本文分享中医辨证思维精髓,我们一起来看!
图片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学术特点的集中表现,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的特点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要通过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的。

症:是指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而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则称为体征,如脉象、舌苔等。症状是疾病的客观表现,是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

证:是由症状组成的,又称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所包含的内容为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反映了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反映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为治疗提供了正确的方向。由于证包括了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病:是疾病,一种病理过程。在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气血杂乱,表现出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和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下降,妨碍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因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进而影响机体的活动能力,便称之为疾病。

病、证、症:

症与证虽然与病有密切关系,但疾病既不单是一个突出的症状,也不单是一个证候。每一种病都有它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其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可产生不同的证候。每种病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各种不同的证候又有相应的治疗原则。可见疾病与单一的症状和证候是不同的,病、证、症三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结合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查反馈,将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以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

图片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的纲要。《内经》已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东汉医圣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景岳全书》中有《阴阳》《六变辨》等篇,对八纲更有进一步的阐发。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具体的说,各科辨证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八纲的关系: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所以,八纲辨证中,阴阳两证又是概括其他六证的总纲。此外,八类证候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彼此错杂,互为交叉,体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及上实下虚等。

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辨证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它中医的精髓,也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辨证12要


1


辨证之首 注意主证


辨证之首,首先应抓其主症,因为主症是辨证的要点、治疗的重心。抓主症应从几方面着手。

一是主症多在一般问询病人何处不适时的第一句回答中出现,既是病人希望你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常见疾病的主要问题,如胃痛、头痛;

二是在证中找主症,如病人反映心烦、心慌、头晕、耳鸣、入睡难,显然失眠是其主症;

三是病人不知道什么是主症,医者多费心思,尽量找出主症与主因。


2


辨证之性 注意兼证


辨证,既要辨病位,又要辨病性。而辨别疾病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辨疾病的寒热虚实。而辨证之性,主要是辨兼症之性质。

如胃脘痛者,病位在胃,其兼症中喜温为寒,喜按为虚,合而辨之,谓之虚寒。当然,辨疾病之性,也可辨舌苔和脉象。

如脉沉迟无力,其沉主里,其迟主寒,无力主虚,合而辨之,谓里虚寒证。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有主症与兼症病性不一致或相反的情况,这就要求医者仔细琢磨,既要主兼分明,真伪分明,又要辨清病位与病性。

3


辨证中证 注意联系

辨证之中,多见证中有证。如胃肠不适病人,既有寒凝气滞型胃脘痛,又有肾阳虚之五更泻。一为新病,一为久病;一为实证,一为虚证;一在上腹,一在下腹;一以温散,一以温补。

故选方既选良附丸主治胃痛,又选四神丸兼顾泄泻。待胃脘痛愈,又在主选四神丸的基础上合理中汤治疗五更泻。故辨证之中,一定要注意证中之证。只有掌握好两个证型之间的联系,才能抓好主治、兼治、合治、先治、后治之机。

4


辨证外之证 注意夹杂

所谓证外之证,是指临床表现中有两个系统以上的疾病证候群。如内科证候、妇科证候、五官科证候同时并存。

怎么辨?其辨证原则是在先治某一系统疾病的证候时,一定要兼顾其他疾病的证候,尤其是在主辨证候与兼顾证候病性不一致或相反时,更要注意其错杂、繁杂的特点。

如胃脘为虚寒、肠道为湿热、咽喉为实火,在多证并存、证外有证的情况下,一定要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千万不能顾此失彼。

5


辨静态之证 注意守法

静态之证,是指疾病的病位、病性表现为恒态时期,或为气虚,或为血寒,或为肝经湿热……此期病位、病性已定,一旦辨证准确,疗效可以,就效不更方,可守法守方。

6


辨动态之证 注意灵活

动态之证,是指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出现了变化。如湿热带下,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后,带量减少,带色由黄变白,带质由稠变稀,带味已轻,瘙痒已除,说明湿热病邪已轻。

此时是效不更方,守方守法,继续按肝经湿热巩固治疗,还是根据现有的带白、质稀症状,按肝虚带下论治,改用健脾利湿之剂呢?如何定夺,要靠医生的经验,要行方圆智,胆大心细,临证需灵活掌握。

7


辨无证之证 注意隐证

临床有无证可辨之证。如乙肝无症状的“小三阳”、“大三阳”,糖尿病无症状的血糖偏高,化验提示的尿中潜血,B超提示的无自觉症状的结石、积水和各种肿瘤的早期阶段,因其无证可辨,皆属无证之证。

临床要根据个体的病史、体质、个性,结合临床经验,借助现代各种理化检验手段,寻找蛛丝马迹,找到隐症所在,由无证可辨为有证可辨。

8


辨错杂之证 注意调平

慢性胃炎,临证每见寒热、错杂证候,既见胃脘痞满、喜温喜按之虚寒象,又有口干、口苦、苔黄腻之热象,或见口腔溃疡,或见大便偏干,对此寒热错杂之证,我多选半夏泻心汤,用温清并用之法,以平衡胃腑调节功能,临证用之,疗效满意。同样治疗虚实错杂、升降错杂之证,总以平调为要。

9


辨有效之证 注意病程

对于药后有效的病人,要注意其服药疗程。如感冒、暑热之证,病程短,疗程亦应短,多服药3剂而愈,不必继服。

对于慢性病人,临证或效不更方、或做些微调,使渐治渐佳。可1日1剂,亦可隔日1剂,或连服2剂停1天,亦可1周服2剂。对于滑胎病人,其疗程多间服至病人上次流产后的1月以上。对于颤证病人,多长期间隔服用,取减西药毒副作用之效,以增止颤之功。

10


辨无效之证 注意审查

药后无效的病人,临证要细心审查。属于辨证用药无差误者,多系病程长、邪气未被制服,应坚持原方,不要轻易改方,否则越改越乱。而对于辨证用药不妥者,应细审其因,当机立断,及时纠正。

11


辨先效后无效之证 注意演变

临床有先效后不效之证,即先服数剂疗效很好,再服则效果不理想。

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一是药应变而未变之故,当责之于医,如胃脘痞满中的寒热错杂证型,应用半夏泻心汤后,黄苔已退,口苦已止,表明热象已除,虚寒证成为主要矛盾,而继服半夏泻心汤,其药性偏寒,故而不效,当改用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四君汤即可;

第二种可能是病人自身因素,如饮食、起居、情志变化等影响所致,医者当帮助病人查找原因,指导病人服药,并注意服药期间的调理方法。

12


辨药后加重之证 注意审因

对于服药后病情加重的病人,除用药失当外,还有药性与病情相争较剧而出现病情加重之象。临证必须区别对待,慎重而定。

用药失当者,要及时更方。药病相争者,在服药前就应告知病人。对于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者,要查找其因,或减少服药剂量,或改变服药时间,或增减方中药物,或停药观察。总之要认真对待,不可粗枝大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