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经典 | 《肇论·不真空论》一

 兰若青青 2024-02-22 发布于陕西

图片

细读经典


栖心图书馆



图片

《肇论·不真空论》一

    
 

原文摘录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淳;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图片

注释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至,极。虚,不真,假有。无生者,诸法皆有生灭,无生即诸法之实相,即“空”。盖,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般若,佛教指称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玄,玄妙深奥的。鉴,明辨、鉴照。妙趣,玄妙的境界。宗极,根本。句意为,“空”是般若之智审辨鉴照的对象,是万物之根本。

“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圣明,非凡常曰圣,称智德曰明。特达,独特而通达。契神,与认识对象相一致,即能洞察、体悟认识对象。不拥有独特而通达的智慧,怎么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呢?

“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至人,即圣人。无穷,无穷世界的真理。滞,滞碍,阻塞。所以圣人能洞观无穷世界的真相,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干扰他。

“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圣人)耳朵可以听声,眼睛可以见色,却不被声音和色相所迷惑;能与万物本身之空性相冥和,所以万物也不能束缚其心神。

“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乘,凭借。真心,般若之智。所以圣人凭借般若之智认识万物的本质,可以与真理相一致,而没有滞碍。

“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审,察知。一气,语出《庄子·大宗师》“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僧肇借用此语,喻指世界之本原或根本。道家所说“一气”,指虚无之道。佛教所谓“一气”指“至虚中道”。化,万物。顺适,顺物之本性而与之契合。圣人详察非有非无之中道,依此观察事物,(心神)能够与事物的空性相契合。

“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淳;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混杂,喻生灭法。淳,喻中道。没有滞碍,所以能够通过生灭的事相,认识并体悟中道;不被干扰,就能在认识事物时,与中道相契合。

“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如此,这样。万象,世界万物及现象。有了上面的认识,那么世界万物和现象虽然表现为不同的相状,但其本性是无差别的。

“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事物的本性是一致的,可知事物表现出的千差万别的相状是假象,是不真实的。

图片

-《肇论》古本掠影-

 

段落宗旨


《不真空论》是僧肇重要的佛学论文。受玄学思潮的影响,论文中,僧肇借用了“至虚”“玄鉴”“至人”“一气”等道家学派的词汇,但所表达的思想确属般若学说。

一般认为,僧肇《不真空论》的出世,标志着中国学人已完全正确地掌握了印度中观学。选段是《不真空论》的首段,旨在正面阐释对般若的理解。有物(认识对象)和心神(认识主体)的本质都是“空”,“空”不是虚无,而是“有无之间”,即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中道。这一观点是中观学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东晋]僧肇:《肇论》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151页中;

2.张春波:《肇论校释》,第32—37页。北京: 中华书局2010年。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