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养老院电梯里看到这些来探访的家属,不免心生同情:他们自己也是需要有人照顾的老人了,却还在为照料父母奔波,幸亏有养老院助一臂之力。同时觉得网上那些“送老人去养老院就是不孝”的言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今天下大雪,电梯里依然有来探视的家人,看到他们年龄也不小了,满脸疲惫,还冒雪前来,真是不易啊! 我不由掏出手机,装着拍电梯壁上的点餐菜谱,拍下他们的身影,心想:他们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也是有他们的不易和难言的苦衷吧。 ▲作者所拍摄的探视家属 我父母之前一直居家养老,由我和保姆照顾。当时感觉即使再辛苦,也没打算让父母去养老院。因为一想到网上那些关于养老院的负面传说心里直打鼓,再者也被舆论道德绑架,怕背上不孝之名。 去年9月母亲生病,由于老父亲当时也95岁了,为了方便照顾,我把他也带进医院,和91岁母亲安排在一间病房。谁知母亲病后瘫痪了,得有专业照护人员护理,再说我也年近70,兄妹在外地和国外,出院后回家照顾不了,最后决定送二老去养老院。
为了更好照顾他们,我让在我家干了20多年的保姆阿姨也和他们住进了养老院。去了以后,母亲是4级护理,每两个小时翻一次身,每两天洗一次澡,伙食每顿两荤两素,不对胃口可以自己点餐。老父亲喜欢看报纸,工作人员每天还给他送一份报纸(免费的)。 虽然我每天都去探视,可护士和护工还是每天都拍他们生状况小视频,发在我们家庭群里让在外地家人看了放心。 ▲养老院工作人员带领老人做手工 由于我每天都去养老院,在电梯里遇到来探视家属频率就高,渐渐发现他们也都七老八十的,本身就是老人了,他们把父母送来养老院可能也是无奈之举吧(自己已老矣,无力照护父母)。 和院长熟悉后问了问院里情况,院里入住的老人90%以上是高龄、失能智老人,最大的104岁,还有从国外回来的老人。大部分是需要有专业护理技能的人来照顾,更何况这些入住老人子女本身就是老人了,他们没能力照顾好这些老老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人们的养老观念也要跟上社会的变化,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干,不要妖魔化养老院,养老院按正常逻辑来说当然是愿老人健康长寿、过得好才对啊,这样养老院才会有效益。 诚然,养老院不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护理人员也不是亲人,做不到像家人那样对待老人,但只要能把老人照顾得安度晚年,就足矣! 以下为养老运营消消乐主编个人原创看法: 一直以来,很多人觉得,老人晚年去养老院养老,是儿女不孝,抛弃了老人。这样的想法是不合时宜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看待养老问题的眼光和思维也要与时俱进了。 当我们发现自己无法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无法将父母照护得面面俱到时,是不是可以选择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养老院工作人员和老人 若老人已经失能、失智或者高龄,如果自己确实没时间照顾,或者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时候,把老人送到一家正规的、知名度高的养老院,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得到高质量的服务,那在养老院养老更是种享受。 选择优质的养老模式,不仅能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还能维持老人现有的生活习惯,让老人在此过程中延续对自我价值的认可,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这就是对老人尊严的维护和尊重。 社会在发展,思想在进步,会发现老年人选择住养老院,真的是好处多多。有了养老院的全方位照护,老人能够更加开心地享受晚年生活! 愿天下父母安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愿每个人老的时候,都能被温柔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