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太鱼:一条全身都是宝、无处不在的鱼,撑起了全世界的餐桌

 一葉一如来 2024-02-24 发布于广东

明太鱼

明太鱼,正式学名为黄线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是鳕形目鳕科鳕属的一种鱼类。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东岸、日本北部、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与白令海周缘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中部和阿拉斯加。

真鳕鱼

鳕鱼家族是个庞大家族,广泛分布于世界的各大洋。人们常常认为,只有鳕形目鳕科鳕属的鱼类才算是“真鳕鱼”,其中,大西洋鳕鱼、格陵兰鳕鱼和太平洋鳕鱼都是真正的鳕鱼”,因为它们都是鳕形目鳕科鳕属的。

图片

黄线狭鳕。图片来源:wikipedia

黄线狭鳕,属于北太平洋北部沿岸近底层冷水性海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半岛两岸,主要分布于朝鲜和日本周边海域以及美国阿拉斯加,阿拉斯加是黄线狭鳕的重要产地,因此也被称为“阿拉斯加鳕鱼”(Alaska pollock)。在朝鲜语里,黄线狭鳕又被叫作“明太”(명태어),是朝鲜族和俄罗斯人传统饮食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海鱼。

以前,黄线狭鳕被归属于鳕科狭鳕属,但近年来的DNA研究表明,黄线狭鳕在基因上与鳕科鳕属更为接近,因此在2015年,黄线狭鳕正式从鳕科狭鳕属更改为鳕科鳕属,所以,黄线狭鳕也是妥妥的“真鳕鱼”。

黄线狭鳕身形比较长,头呈三角形,有三个背鳍和两个臀鳍。背部多为橄榄绿色或者褐色,而腹部为银白色,通常有斑点的图案或斑块,平均体长在40厘米左右,最长可达91厘米。

黄线狭鳕还有一双大眼睛,所以在欧美地区也被称为白眼狭鳕(walleye pollock)。

黄线狭鳕是典型的底栖鱼类,以各种底栖小鱼及无脊椎动物为食,由于体型小,黄线狭鳕也是北太平洋许多食肉动物的重要食物,是该地区食物链的重要基石,其主要天敌包括太平洋庸鲽、各种肉食性太平洋鲑鱼、其他大型鱼类以及北海狮、北海狗、座头鲸等海洋哺乳动物。

黄线狭鳕高蛋白、低脂肪,鱼刺还很少,这一系列优点也使它成为全世界最广泛食用的鱼类之一。

不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黄线狭鳕的需求量很小。后来,由于连年的大肆捕捞使得大西洋鳕鱼的产量越来越低,海鲜商们认为黄线狭鳕可以成为大西洋鳕鱼的廉价替代品,于是开始了针对它的宣传和营销。

从此,黄线狭鳕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鳕鱼,上世纪八十年代,年捕捞量超过700万吨,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渔业鱼种,目前年产量接近300万吨,,是世界上捕捞量第二的海洋鱼类。

漂洋过海的明太鱼

世界上最擅吃明太鱼的当属朝鲜民族。关于明太鱼名字的由来,朝鲜时代后期的文臣李裕元所著的《林下笔记》记载称,朝鲜咸镜道明川郡有太姓渔夫捕获了一种鱼,将其献给咸镜道观察使,观察使觉得非常好吃,于是取明川郡的“明”和渔夫的姓,称之为明太鱼。另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居住在海边的朝鲜人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忽然有一日,一个叫朴明太的人发现海上漂来许多大鱼,捕来食之不完,又腌制成干,帮人渡过了灾荒。人们即称此鱼为“明太鱼”,又因此鱼保佑了他们,故又称“民泰鱼”。

图片

每年10月,我国吉林省延边一带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公路旁村落边,一排排松木架子一眼望不到头,上面挂满了一条条晾晒的明太鱼,很是壮观。

延边并不靠海,却是全世界明太鱼最重要的加工基地。为什么来自遥远的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明太鱼,会漂洋过海来到延边?

由于全球变暖,明太鱼的主要渔场向北转移到了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俄罗斯和美国成了明太鱼最大的捕捞国,但俄罗斯没有配套的加工企业,于是中国的延边成了“天选之地”。

延边得益于自己独特的山谷小气候,既不太冷也不太热,既不太干和不太湿,完美匹配半干明太鱼制作环境。

延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明太鱼加工业,现在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明太鱼加工地。在延边,明太鱼最好的晾晒时间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鱼干需要反复冻结、融化,冻融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性,品质越优。

如今,延边每年能加工6-10万吨的明太鱼,韩国市场上八成的明太鱼都来自这里。

无处不在的明太鱼

乍一看,明太鱼似乎很陌生,其实,它早已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美食中。

在美式快餐店里,它化身为深海鳕鱼堡;在火锅店里,它是蟹柳棒;在韩国餐厅,它是明太鱼;在日料店,它是明太子;在关东煮里,它是竹轮、鱼糕;在广东人的餐桌,它是“柴鱼”。

从蟹柳棒、关东煮,到冷冻鱼柳、鱼肉汉堡,明太鱼早已化身为各种鳕鱼制品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图片

随着快餐巨头们的菜单,明太鱼以炸鱼排和汉堡包的形式被带到了全世界的餐桌。

它们被冷冻压制后切分成标准尺寸的鱼块,裹上面粉制成“深海鳕鱼排”,进入了全世界的超市。

搅碎的明太鱼肉被加工成各种仿蟹肉制品以及鱼糕、鱼饼等等,即便是加工剩余的边角料也能被加工成一粒粒的深海鱼油。

除此之外,更让人垂涎的是味道醇厚的饱满鱼籽,腌制过的明太鱼籽,变成韩国和日本美食中的明太子料理。

明太鱼按其制作方法还可以分成很多类,新鲜的叫“生太”,冷冻的叫“冻太”,内脏掏空后直接晒干的叫“干太”,历经一个月昼夜反复晾晒的叫“黄太”。

干太是晒干的明太鱼,很硬,需要用锤头敲至疏松才能入口。

最讲究的则是黄太,在冬天,把洗净的明太鱼挂到通风的地方,夜间气温低,会将明太鱼冻住,白天气温回升,明太鱼又会融化,如此反复一个多月,肉质蓬松又充满嚼劲的黄太才能做好。

全身都是宝的明太鱼

明太鱼传统的吃法很多,人们习惯将它做成鱼汤、烤鱼、明太鱼脯、鱼皮包饭等等,同时鱼籽和鱼鳃也是制作鱼酱的原料。

据记载,在古朝鲜一位主妇可以用明太鱼做出36道菜。如今,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创新,朝鲜族人创造了近百种明太鱼的吃法。

在古朝鲜,人们认为祭祀神明的食物必须可以全部入口,不可以丢弃任何部分,当时朝鲜半岛的鱼类里,只有明太鱼符合这个条件,所以每逢祭祀或者节日,明太鱼都是必不可少的贡品。

这一风俗至今仍在流传,很多韩国人会在搬进新房子或者新店铺开张时,挂上干明太鱼,以求平安和顺。

图片

因此,明太鱼吃起来一点也不会浪费。鱼肉是蒜瓣肉,味道鲜美;内脏、鱼籽可以做酱;鱼头与鱼眼可制作下酒菜辣拌菜;鱼皮可做包饭,鱼尾鱼骨可熬汤;鱼白、鱼杂可辣炒。

在《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中,新鲜的明太鱼可以跟豆腐同煮,变成明太鱼头豆腐汤;也可以用黄豆芽垫底,拌辣椒酱蒸制。

干制后的明太鱼可以手撕沾酱下酒,亦或者煮一锅明太鱼干豆芽汤。

干明太鱼皮在泡发后,可以用来包糯米,做成鱼皮包饭。鱼肚则可以用铁板烹饪,鱼子更适合油煎,鲜香无比。

图片

鱼凭子贵,明太鱼的鱼籽才叫惊艳。繁殖季捕捞上来的明太鱼的卵巢整块取出,用盐、辣椒粉、大蒜碎等香料腌渍明太鱼卵。腌渍后的鱼卵质地细嫩、咸鲜醇美,经过加工处理后有很多风味,例如辛味、辣味、甘味、咸味等。明太鱼籽不管是烧汤、生食或者铁板、炒食都很合适。

图片

明太鱼与其他海鲜相比,高蛋白、低脂肪,味道清爽,刺少肉多便于处理,而且价格亲民,深受人们喜爱。

对于这样一条看似默默无闻却又无处不在、全身都是宝的鱼,我们应该点个赞。

参考资料:

《俄罗斯盛产明太鱼,韩国人是最大买家,如今为何大量流入中国?

一条来自国外的鱼,是怎么游进中国人餐桌的?》

《从蟹足棒到麦香鱼汉堡,明太鱼撑起了全世界的餐桌》

《【餐桌物种日历】11月22日 黄线狭鳕》

海洋生物真奇妙

☆ 罗氏沼虾:个大臂长为淡水虾王  蛋白质含量是牛奶的7倍 

☆ 鹰爪虾:六制方得,十二斤练就一斤“金钩海米” 

☆ 鲻鱼:始于明代的养鲻业 赛鳜鱼胜鲈鱼更有“乌鱼三宝” 

☆ 牙鲆:眼歪嘴大还味美,无奈有着一个“悲伤”的成长故事

☆ 大眼鲷:眼大身红还会说话的夜行鱼 却被叫做“大眼鸡” 

☆ 江珧:一辈子不挪窝的“瑶玉” 除了能吃还能做衣服

鲸骑士

“一起开启海洋生物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