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anan_wang 2024-02-25 发布于贵州

这是一份特殊的遗嘱:

“眼角膜、进口晶体、皮、肝、肾等供给需要的病人,最后再送解剖。”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这是一个对子女来说万分残忍的遗愿:

“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留下遗嘱的两个人如今已化为昆明医学院门口的两个教学骷髅。每年清明节,他们的子孙都会来祭奠献花。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每年扫墓都能看见爷爷奶奶的骨头,这可真是太奇葩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家人!

为什么这两位老人会被煞有介事的摆放在医学院门口呢?他们生前长什么样子。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40年代的自由恋爱

右边那具身高稍矮,颜色白皙的骷髅叫做胡素秋。她是云南省主席胡瑛的女儿。胡瑛和朱德一起在云南讲武堂上过学,后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

胡瑛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不断升职。云县的卫生馆和商人会馆都是胡瑛出资建立的,胡家在当地声望很高。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而胡瑛也一再升职,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一直是国民党政府的中央执行委员,历任多个要职。在解放战争后,胡瑛没有逃去台湾,而是留下来接受解放云南。

胡家的孩子,男子从军,女子从医。胡素秋在自传《九十自述》中提到过,她出身名门,成绩又好,从上初中开始就有人向她家里提亲。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胡素秋从读初中到考上昆明医科大学,提亲的人真是把门槛踏破。与她门当户对的,不是文武高官就是富家子弟。

可胡素秋接受的是新式教育,主张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崇尚自由恋爱的胡素秋,看中了一个叫做李秉权的男同学。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这位男同学的家境同胡素秋可谓是云泥之别,他从小父母双亡,靠哥哥嫂子养大。读医科大学全靠贷款,衣食住行全靠奖学金。吃饭上顿不接下顿是常事。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40年代我们的西医教学还不发达,甚至缺少了解人体结构的教具。可李秉权学习的可是脑科专业,如果不了解不实验,怎么能在病人的脑袋上动刀子呢?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李秉权根本不把吃不上饭的事放在心上,白天刻苦读书,晚上就带着同学们寻找乱葬岗。自己捡骨头回来研究和学习。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李秉权待人接物大方得体又成绩好,很受同学们的欢迎。胡素秋独具慧眼,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她一眼就看中了穷困潦倒的李秉权。

在她眼里的李秉权,贫贱不移,自强不息,刻苦勤奋,而且对胡素秋一往情深。李秉权对待胡素秋千分尊重,万分真挚。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1948年,李秉权花了自己一个的工资,那个去茶馆都不点茶水,厚着脸皮只喝白水的李秉权,竟然用整整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只“华而不实”的名牌钢笔。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只因为在他心里,胡素秋配得上最好的一切。他支持胡素秋的从医梦想,从不认为她该在家里相夫教子。

结婚一辈子胡素秋都没做过饭,家里的粮票油票都是女儿在管。即使是过春节,一家人也是选择在医院的食堂里吃饭。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女儿都看不下去了,自己带着弟弟去领了粮食,学者在家做饭。而胡素秋也是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女儿问她怎么看出来饭熟了,结果她也不知道。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胡素秋和李秉权的日子里几乎没有茶米油盐,全部在医院食堂解决。很多人觉得他们的日子过的不成样子,可偏偏两个人感情好的很。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只要是下班回家,两个人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们是彼此的知己。关注和支持着对方事业的成长。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胆大妄为的李秉权拿到了一等军功章

从李秉权敢去乱葬岗收集人骨,就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医学狂人。除了收集人骨和捐献遗体,他的大胆为中国医院开辟了新的天地。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1954年李秉权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立了云南历史上第一个脑科门诊。1966年,李秉权用大脑切除手术治好了一个16岁男孩的偏瘫和癫痫。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图为李秉权在做手术

由于李秉权在脑病方面的大胆和实力,他被国家任命研究军人的常见伤病,火器性颅脑伤。这是一种战场上常见的外伤,军人的常见后遗症。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1979年他创新的脑外引流减压法,把火器性颅脑伤死亡率成为全世界最低,为我国战士多了一重保障。为此国家奖励了李秉权一等军功章。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而胡素秋在忙什么呢?她作为妇产科医生,没有那么多高级的技术要研究,但是她却走向了一条更苦的路,下乡。

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边境地区,很多人采用原始的生育方式,妇女和婴儿夭折率远远高于内陆地区。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胡素秋为了普及医院知识,做出了很多努力,编写了很多教材。可她发现落后地区的妇女一是不识字,看不懂这些知识宣传。

二是在家里缺少话语权,如果丈夫和婆婆不同意,就不能到医院来看病。而这个时候云南爆发了细菌性痢疾,连胡素秋住在城里的儿子都感染了,那些边境的孩子谁去管!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胡素秋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她要下乡!为人民服务不是只服务城里的人民,服务方式也不是喊口号拉横幅,她要脚踏实地。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这个从小连饭都蒸不熟的娇小姐就这样走遍了云南保山、大理、芒市周边的乡下和山村。不管是蛇虫鼠蚁还是怎样的险阻,都不能让她退却。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这对夫妻就这样相伴相知了一辈子,到老也恩爱如旧。胡素秋晚年脑出血,七十岁的李秉权亲自为她手术。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到死也要为医学献身

2005年,李秉权生病住院,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83岁的他不改年轻时的大胆与狂热,又拿下了云南省的第一。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他是云南省第一个捐献遗体的医学教授。在他提出捐献后,胡素秋马上夫唱妇随,一同签署了捐献协议。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李秉权并非是沽名钓誉,他吩咐自己的学生,把自己脑梗和硬化的血管做病理切片,拿去研究。研究完骨头做成骷髅,教学使用。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胡素秋为丈夫写的诗

05年的云南,30多个医学生共用一具遗体,很多学生缺少用刀经验。曾经在乱葬岗找骨头的他,最了解缺少教具的苦。所以他捐献遗体,是想要为医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2015年93岁的胡素秋将要去世,她没什么疾病眼睛视力也不错,所以她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和内脏,甚至皮肤也捐给了烧伤病人。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2019年她的遗体在医用过后,经过专业的处理制造成了雪白的骷髅,就放在丈夫李秉权的旁边。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谁能想到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再次重逢了。他们的孩子大多数也都当了医生,对于父母的决定也都能理解。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化为白骨特殊“重逢”,并肩“站立”

如今云南已经有近百人像他们一样完成遗体捐赠,大家对生命的归处有了全新的理解。如果是你,能接受亲人做这样的决定吗?

参考资料

中新社《致敬!医学伉俪双双捐献遗体,时隔10余年“重逢”在“讲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