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起居生活的要点

 图书 馆员 2024-02-26 发布于内蒙古

春季,是指从立春开始到立夏为止的3个月时间。中医将春天的三个月的特点概括“发陈”,所谓“发陈”主要指人们在秋冬季收敛蓄积在体内深处的阳气,要在春天抒发和生长。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自然界的阳气也在升发、生长,所以万物复苏,树木开始长出新芽,各种鲜花开始萌芽开发。《内经》将其称之为“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我认为,中医养生思想的最核心的东西是“顺乎自然”。所谓“顺乎自然”就是顺应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包括顺应不同季节、白昼和黑夜、不同地理环境等条件下的阴阳、气运、环境的变化,并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调整自己的起居时间和生活方式等。

  中医之所以要把顺乎自然作为养生的核心原则,是因为中医认为:天地之间不同季节的阴阳变化,是天地万物都必须遵守的最高准则,是万物生存和死亡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顺乎四阳阴阳的变化,人就不会得严重的疾病,就是真正懂得了养生。而违背这个准则就会导致各种健康方面的灾难发生。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我认为“阴阳四时”中的“阴阳”包括了天地之间阴阳气运的变化、气温和环境的变化、物候的变化、人体自身的生理和生命节律的变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人们的生活起居提出了要求,原话是“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所谓“夜卧早起”就是相比冬季来说,春天的天黑得稍晚,因此睡觉时间可以比冬天稍晚一些。一般在天黑后能早休息的话就早休息。因为中医主张“暮而收拒”,就是入夜后在家中少出门,少作扰动身体筋骨和阳气的活动。

  所谓“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就是要求人们放松形体,放慢节奏,放松精神,以与自然界春天的生长之气同步。因为春天是生命萌发和开始初生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开始升发的时候,对生命和阳气都要予以呵护,要让生发之气有个宽松的环境,所以要“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甚至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也都知道顺应自然的道理,他们从来不在春天杀罪犯,即使对罪犯作出杀的判决,一般也要等到“秋后问斩”。

  春天对身体的养护主要是“予”。所谓“予”就是给予、供给,少消耗。因为春天阳气的升发需要营养和能量,就像农作物需要施春肥一样。所以春天要注意休息,注意饮食营养的补充。另外,“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也有少消耗的意思,这也是另一种“予”。

  春天养生不能做“夺”的行为,如过度的紧张、熬夜及各种消耗身体的行为。但是春天也往往是各种项目开始的时节,如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各种课题项目都在春天。很多年轻人都在冬天和春天熬夜写申报书,精神又高度紧张,这是一种“夺”的行为,对健康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导致他们身体阳气的生长得不到呵护,这也是许多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肠胃不好、容易腹泻的原因之一。因此,如果国家将申报课题的时间改到夏天,会比较符合养生,对健康更好些。目前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在春天写申报书时,还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注意身体健康。

  中医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春天的健康与冬季的养生有关。春天是素有宿疾、身体虚弱或冬天生病、经常熬夜的人容易发病或病情加重的季节,肝炎、肝脏疾病、眩晕、精神病也容易在春天发作。对这些人群一方面要加强冬天的调养,另一方面在发病前请高水平的中医予以把脉开方调补身体,补身体的不足,调身体的失调。

各个朝代的养生观!

道家符咒

1夏朝的养生观

夏朝养生的文字记载很少,但传说夏朝的开国之君“禹”的健体强身、抵御疾病的方法很独特,可见当时的养生已经很为人们所重视。

“尧命(禹)以为司空,继鲧(Gun)治水,乃劳身涉勤……手足胼胝,故世传禹病偏枯,足不相过,至今巫称禹步是也。”

大禹在常年治水的过程中,由于劳动强度太大和环境太潮湿,所以得了偏枯病。为了去病康复,他发明了“禹步”的健身养生方法。虽然当时“禹步”是怎样的动作和方法现在已不可考,但从文字我们至少可得出两点信息:首先,说明养生的起源是现实生活中出于对身体的爱护和需要;其次,当时的人们一般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养生方法。

2商周的养生观

到了商周时期,养生文化有了初步的积累,这书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日渐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长寿;二是出现了专门的养生家;当时人们已经有了“五福”和“六极'的观念。

“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做好德,五曰考终命。

“六极”为: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尚书·洪范》

五福是指:一是能活到一百二十年,二是财物丰富,三是健康无疾,四是喜好德之道,五是寿终正寝。

六极是指:一是寿命短,二是身体多病,三是精神不快,四是生活贫穷,五是不善良,六是身体衰弱。

这里除了“富、贫”之外,都是涉及人体健康与养生的,强调养生的重要性或是养护身体以延年益寿,或修德养性以陶冶性情,从中可见当时人们观念中对身体与生命的重视,是后来养生文化赖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据。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养生家。

3西周的养生观

西周时期比较注重养生长寿,典型地表现在《周易》中。《周易》的养生主张,主要表现在为中国养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哲学观念和理论上的支持,对中国养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周易·系辞·下》中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两种事物,万物的产生、成长、兴盛,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人的生命,’也是自然界阴阳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所以人要保护生命,首先要做的就是遵从大自然的规律,维护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为中国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此后数千年的养生理论和实践,莫不受到《周易》中哲学思想的统摄与涵盖。

4春秋战国的养生观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学术上出现了“诸予蜂起,百家争鸣”现象,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派别,在养生方面也涌现了各种观点、流派,其中道家体现的养生思想,特别是《黄帝内经》体现的养生保健经验,为中国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此时的养生智慧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崇尚自然,顺乎自然

此时,人们开始进一步探求与总结有关疾病的防治和保健养生的方法。管子在“形势篇”,中提出了“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得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小适,则形累而寿命损”的养生观点。老子提出了顺乎自然、顺乎四时的养生思想:“人法地,地法大,天法道,道法自然。”《吕氏春秋·尽数》对顺应四时气候进行养生有了较为明确的论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人生于天地,长于天地,与天地一体,必定与天地相应。因此,顺应天地四时,便成为养生术的基本法则。长沙出土的马王堆简书《十问》中也提到了:“君若欲寿,则察天地之道”的观点。《论衡·谈天》所提出的“因天之生,也以养生”就成了,顺乎自然的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依据。

2
强调重视精、气、神

这源自于《黄帝内经》提到的人身“三宝学说”。《黄帝内经》认为“精、气、神”是人身的三宝,“得神者生,失神者死”,失去了这三宝,人命就难以保全。《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管子·内业》说:“精存则生,其外安荣。”《庄子·刻意篇》又说,神与精一样,“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

3
主张静态养生

古人提倡“返璞归真”、“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将为不死药。”以上说明心神宁静、不轻举妄动、情态淡泊、不要有过多的欲望,精气便会内安并有益于延年。庄子在《天道篇》中说:“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者忧患不能处(意即精神愉快,忧患就不能侵扰),年寿长矣。”韩非子也认为静养精神对养生十分重要,他在《解老篇》中说:“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老子·八十亲》中提出了至静的具体方法,要“少私寡欲”、“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国养生者崇尚的静养原则由此发展而来。中医初步创立了呼吸功养生的方法。《庄子·刻意篇》介绍了“吹呴呼吸,叶故纳新,熊经鸟伸”这一吸取真气、排出废气的调气法,此法后来被发展成“六字诀”而广泛应用于养生锻炼,“熊经鸟伸”则成了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中医认为,人们经常处于虚和平易的境界,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道德经》云:“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返璞归真”,认为治病要“防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还强调“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没病时防病,就不会生病了。这为以后“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中医养生学打下了基础,实际就是以防为主,采取措施去主动防病,不是消极应付生病。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陈贵祥,王珍,贾海英,解放军306医院,体检中心

《黄帝内经》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书籍,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方法和预防法则,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内经”不仅被中炎黄子孙关注和传承,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其价值被不断挖掘并越来越凸显。

《黄帝内经》谈养生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养生要顺应四季,天人合一。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

人体本身有一个健康预警系统,如果生长与收藏出了偏差,身体就会发出健康的警示,而平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有时其实是体内一些病变的外在信号。如果能敏锐地观察、解读这些信号包含的健康"消息",那么就可以防治"未病"。

大自然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春夏之际,阳气生发释放,万物萌芽生长,生命的能量活跃于外;秋冬之时,万物萧索肃杀,生命的能量收藏。而四季不仅仅体现在一年之际,人体也有四季之分,肝对春,应养"生",心对夏,应养"长",肺对秋,应养"收",肾对冬,应养"藏",脾为季节交替,应保"化"。

人生也有春夏秋冬,生长壮老,幼时为春,生机勃发,青年为夏,成长成熟,中年为秋,收获内敛,老年为冬,修藏生息。每个月份也有春夏秋冬,依据月相变化分为朔弦望晦,女性面临生理期的寒冬,男性也有月激素的变化。

二十四小时内也有小四季,晨午暮夜,脏腑经络有着对应的活跃时段,昼夜颠倒就如同夏冬不分,一天的活动休憩应符合阳气的释放与收藏。无论是一生、一年、一月还是一天,无论是五脏还是六腑,只有释放与收藏协调平衡,才能保证生命的能量生生不息。

因此,春夏秋冬之中,生长与收藏的正确调节很重要,人们应该像自然一样学会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季养肾。从梦中角度讲,四季是自然昭示给人们的健康消息。

春季养肝。《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说,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春季应该晚睡早起,衣着宽松,锻炼身体,使精神轻松愉快,保持体内的生机。不要过分劳累。因为春季人体新陈代谢与肝脏关系极大。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养心。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夜卧早起。情绪应该保持愉快,不要发怒,要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心伤气。《黄帝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医认为"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表现出来就是人的情志活动,而人的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心的思维之神对情志之神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心情致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只有在心神先伤或心神活动失调,各脏之志无所统制和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分别伤害五脏。因此,养心得法,非常重要。

秋季养肺。秋季容平,意思是万物在秋季成熟,自然景象平定收敛。秋季由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的阳气随之内收,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的阳气,凡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养生都不能离开"秋收"这一原则。早卧早起。《黄帝内经》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肺与秋气相通,肺旺于秋,秋天肺的气血最充沛,功能最旺盛。秋季天气寒热多变,寒凉之气及秋燥之气极易伤肺,发生感冒、咳嗽等证,所以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冬季养肾。冬三月,从立冬到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这个季节人们应当注意保护阳气,养精蓄锐,做到早睡晚起,等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黄帝内经》指出:"逆冬令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此处的少阴指肾。中医的肾不同于西医,指的是肾的整个功能系统。肾主藏精,是人体阴阳的根本,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应于冬时。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做了深入研究,《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不但描述了谷肉果蔬的性味功用和所归的脏腑,还提出了“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观点,强调饮食结构要多元,食性滋味要平衡。

《黄帝内经》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因此,勤运动,要注意适度;勤用脑,要思而不怠。动而不至大疲,静而不至过逸。要养生防病,就必须心体互用,劳逸结合,动静并施,不可偏废。总之,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只有“顺时养生”,顺应自然,为我所用,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养生 效法自然
养生,是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关注身体健康,注重养生保健。在传统中医最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和《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就阐述了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古人对生命的重视可见一斑。现代人虽然也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各种养生方法、养生讲座遍见于各种媒体,但却鲜有人深入探讨养生的原理。可以说,明白了养生原理,就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保健养生了。

既然讲养生,首先要了解生命的起源以及养生的内涵。在《黄帝内经》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以及“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的论述。道家生命观认为:“通天下一气尔”,宇宙、自然、生命等天地万物均由“气”衍化而来。《道德经》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可见古代圣人认为生命及天地万物均由“气”所化,“气”是推动、决定生命“生、长、壮、老、已”整个生命过程的根本动力。而由于人是天地所生,故人必须效法天地自然,才能正常的繁衍生息。

传统中医认为,养是保养、涵养;生的意义有二:一曰生命,二曰生发、生生不息之气。所谓养生,即保养生命的生生不息之气。自然的意义有二:一指自然界;二指天地万物之间和谐统一运化的内在规律性。因而中医自然养生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效法天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那么,人要效法天地,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期健康长寿,就必须要明白人与天地自然之气是如何运化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有这么一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句话常常只被理解了一大半,以至人们往往只知道要注意饮食、起居、不过度劳累,而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却所知不多。其实这段话,最重要的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有了这个前提,节饮食、常起居、不妄作劳才有神效。古圣先贤们懂得效法天地阴阳变化,并根据它来调整、平衡自身的阴阳。他们知道人体真气的运行与天地的运行变化息息相关,懂得使自己的炼养合乎天地运行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调整饮食和作息,不过度劳累,所以能做到让身体与精神都合乎于道来生活,因而都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传统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秉天地之气而生,气的运动表现形式就是阴阳,阴阳的流通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人体的身心活动。《易经》以十二消息卦(乾、坤、复、临、泰、大壮、夬、姤、遯、否、观、剥),示人以天机,教人效法阴阳变化之道,数理和合之机,以养天年、度百岁。“消”是指阳去而阴来,即阳爻去,阴爻来,“息”则指阴去阳来,即阴爻去阳爻来。十二消息卦,描述的是天地与人体阴阳二气来去演变的道理,所以《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才说:阴阳,是天地之道、宇宙的普遍规律;是万物的起源、变化的父母;是万物生长、毁灭的根本;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大本营。治病必定要从法于阴阳开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阴阳是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总纲,或者说:天地运行规律即体现在阴阳的变化中。

阳两气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此有很精炼的总结:“阳化气,阴成形(阳主万物气化,阴主万物的形体)”,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而要明白“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含义,就必须把《黄帝内经》与《周易》一起看才行。将十二消息卦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易理,“冬至(在“子月”即农历十一月)一阳生”,与一日之中的子时“一阳来复”一样,天地与人体的阴阳变化在此时开始(其实“开始”也只是权宜之说,天地、人体的阴阳变化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在卦象上看,就是“复卦”。从十二消息卦与十二地支(十二个月)相配的关系来看,立春开始于寅月(农历正月),此时天地交泰,为“泰卦”,一直到夏至,阳气不断生长,这就是“阳生”,讲的其实是上半年,即春夏两季。所以中医自然养生,才讲究“春夏养阳”,说的就是因应这个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明白了“阳生”的道理,“阴长”就容易明白了, “阳化气,阴成形”也就能理解了。春夏阳气生发、生长(春生夏长),属于“阴”的万物因应着天地阳气的生发、生长而繁荣,这就是“阴长”!明白了“阳生阴长”讲的是春夏之间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阳杀阴藏”的道理也就能够融会贯通了。“阳杀阴藏”,讲的是下半年,秋冬两季天地阳气开始减弱,从否卦到剥卦,阳爻在减少,表示天地阳气开始被“杀”少了,属于“阴”的万物开始进入收敛、养藏(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好比天堂地狱,虽分“四”季,实则只有阴阳“两”个,或者说“冷热”两个东西。天堂与地狱,我们一天之中不知来回转悠了几趟,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们一天之中也经历了几回,这个道理,很多”养生大家“就不懂了。你从炎热的大街走进空调开得很猛的办公室,这就是从暑到寒从夏到冬呀!

按照传统中医学理来讲,一年四季,确实就是阴阳两季, “冬至一阳生”,人体也在活子时“一阳来复”,而“夏至一阴生”,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真相。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多半有这种经验,夏天再怎么炎热,水井深处的水也是凉的,冬天再怎么寒冷,水井里的水也是温暖的。我们人体也一样,在“阳”的季节,人体的阳气散发于体表,内里的胃却是寒凉的,在“阴”的季节里,人体阴气散发体表,阳气藏于内,胃是热的,所以才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夏天一到,很多人没啥胃口,这就是因为胃里阳气不足,到了冬天,什么麻辣火锅,滋补食品皆可下肚,就是因为胃的阳气足,消化得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养生当要”把握阴阳“。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要在末尾点明: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中医自然养生的本质,就是要让人体真气的运行,与天地自然阴阳的变化相因应,在春夏养阳,在秋冬养阴,这就是“法于阴阳”!这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那么“和于术数”是怎么“和”法呢?清代名医张隐庵在《内经集注》中说:“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至于这个是个什么“法”,张隐庵却语焉不详,现代的很多人,更把这个术数之法理解为导引、按摩等技术方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大家到书店去买《黄帝内经》白话版,几乎都是这样翻译。其实术数,就是用易理来知道天地阴阳变化,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包括“巫”方面的技术,乃至天文、历法、地理诸学。

我们的身体,与天地的气机是相匹配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真谛。我们中华文化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生命观!我们的古圣先贤在参天究地、返观内视的生命实践中,认识到人体是个小天地,它与整个宇宙的大天地息息相关,于是才有了根据天地阴阳之气(也可称之为“真气”)的运化规律在四季的不同表现形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形成的四季养生方法,概而言之,只有二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就是中医自然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