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届国展他用三种书体投稿,三投三中,另擅长写60公分大的榜书

 lzjhzg 2024-03-0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说引人注目是指老师创作了几件书法巨制,让人记忆特别深刻。第十二届国展楷书作品在长沙展出,朱安刚老师的作品悬挂在展厅的一楼右手边,一排楷书作品中,他的作品是最显眼的。红色的仿古宣只写了八个大字,加上落款的七个字,正文加落款共15字,成为了十二届国展中字径最大,字数最少的作品。(另外也有一件少字数作品,但落款的字却很多)因为我的手机很垃圾,无法拍照出实物震撼感。

图片
我在展厅里听到有人用东北的口音调侃,书法只要功夫深,八个大字显学问。从作品的八个字来看,取法唐楷颜体,并不是单纯的将颜体放大来表现,主显一个自然书写,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古朴生辣中带有灵动,没有过多的炫技,阐释了傅山的宁拙毌巧,天真烂漫。如果一定要拿唐楷的法则来度量的笔者的技法,显然是创作者的思路和欣赏的角度有一定误差,出发点不一样,欣赏的感觉自然就不同了。
图片

朱安刚老师的另外两件作品,按他本人来讲,三种书体草书最优,其次就是行书,楷书年少的时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欣赏意识和创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行草书创作通常以中小字为主,1.5至3公分的字径比较擅长,楷书这几年这几年经常创作一些巨制的榜书作品。

图片

拿第七届《兰亭奖》入选作品来讲,也是大字径榜书,这次比十二届国展更进了一步,十二届国展八个字变成了《兰亭展》的六个字,字数越来越少,字径越来越大径,单字约六十公分,拿上面这件作品来看,还是以颜体来“立骨”,篆书的线条加了隶书的笔意,字势宽博大气,线条浑厚雄强,章法布局传统,整体衬托出中正大气格局。作60公分的大字,一个字相当于一个人的上半身,把人的器官功能发挥到了最大值,完成这一类的作品,既是脑力活动,也是体力活动。

图片

作大字榜书除了重线条技法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局观的掌控。控场能力不强是无法创作大字的,所以很多国展高手常常用大字来调节小字的拘谨,长久书写榜书,对气息,力道,格局,心胸都有很大的提高。书法也讲胸襟和气量,蔡邕在书论中描述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作大字既提高线条的控制能力,也锻炼到创作者的整体把控功夫,对做小字有很大的帮助。

图片

苏东坡提出了:书之所贵,必贵所难。

真书难于飘扬,用行草书去化解;

行草难以庄重,用楷书可正之。

大字难以结密,可练小字来中和;

小字难以宽绰,练大字加以气势。

正因为是这种修炼的方式,很多国展高手,同一系统的草书,行书,楷书同时得到了提高,朱安刚老师显然是这种方式的受益者。聪明人自然用聪明的方法,懂得借鉴和转换。

最后八卦一下,朱安刚老师喜欢音乐,常常放着古典音乐写行草书,随着音乐的韵律,线条的节奏,章法的行气同音乐节拍合为一体,书写的状态更贴近了自然。


图片
图片

朱安刚,男,1979年6月,籍贯江苏徐州铜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第十届文代会代表、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江苏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江苏省青年书协行草委员会委员、徐州市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徐州市第六届文代会代表、铜山区书协副主席。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楷书、行书、草书),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入展),全国第四届草书展(入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