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大姑每年过完春节才来我家走亲戚,知道原因,我泪目了

 小天使_ag 2024-03-02 发布于湖南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我的父亲弟兄四个,并且我还有四个姑姑。
我的大姑嫁的不远,她离我们家有十几里地。大姑父的家里很穷,在我的印象里面,大姑家一直都住着几间旧瓦房,那几间旧瓦房还是大姑的公公盖的。
自从大姑结婚之后,生下来了三个儿子,就再也没有钱盖房子了。后来,婆婆又生了病,而姑父也没有好工作,自从三个儿子出生之后,姑父的身体一直也不好。所以,大姑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就很苦。
内容图片
我另外的三个姑姑都比大姑长的漂亮。二姑嫁到了镇子上面 ,她把三姑也介绍到了镇子上面,二姑和三姑的生活过得很幸福,小姑长的最 漂亮,她嫁到了市里。
因为大姑住的近,而大姑也很孝顺。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姑就经常来奶奶家里。大姑个子不高,长的有点黑,她不善言辞,有时候大姑给我们带两棵白菜,有时候大姑还给奶奶送几个鸡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年初二那天,我的另外三个姑姑都会拖儿带女的来奶奶家里走亲戚,她们都会带许多礼物,并且还会去我的几位伯伯家里走亲戚,三位姑姑还会给我们发压岁钱,只有大姑每年春节都不来我家走亲戚。(因为我的父亲是小儿子,所以,我们一家人和奶奶住在一个院子里面。)
看到这些之后,我的心里十分疑惑:大姑离我们家里最 近了,她为什么不来我们家里走亲戚?大姑和另外三个姑姑的关系也很好,每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姐妹四个可以团聚一下,好好的说说心里话,大姑怎么不来呢?
内容图片
因为那些年家里很穷,我们有时候连着一年也吃不到几次肉,就等着过年的时候,吃一些好吃的。特别是初二那天,三位姑姑回娘家的时候,她们带回来一些好吃的,并且我的父母还会做一些好吃的,全家人开开心心的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只是缺少了大姑。
每次吃完午饭之后,三位姑姑都会去大姑的家里走亲戚。但是,三位姑姑去大姑家里的时候,她们从来都不带自己的孩子们,都是姐妹三个人骑着自行车去大姑家里。
每年过了初二之后,我的父亲弟兄四个都会去大姑家里走亲戚,他们兄弟几个也不带孩子,并且他们也不在大姑家里吃饭,都是急匆匆的拿着礼物去大姑家里一趟之后,很快就回来了。
内容图片
每年过了初五之后,我都会好奇的问父亲:“爸爸,平时大姑经常来我们家,她最勤快了,为什么春节的时候,大姑不来我们家里走亲戚?大姑是不是生病了?”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都是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我六岁那年大年初四,父亲带着我和弟弟去姨奶家里走亲戚,因为去姨奶家里要经过镇子上面。记得那天,父亲骑着自行车,前面带着弟弟,后边带着我。
当我们路过镇子上卖水果的摊位的时候,忽然,我发现有一个熟悉的人影,她站在一辆架子车前面 ,正在削甘蔗,她的前面围了两位顾客,正在买甘蔗,那位卖甘蔗的妇女正是大姑。
内容图片
看到大姑之后,我急忙拉着父亲的衣服,大声的对他说道:“爸爸,我看到大姑了,大姑正在卖甘蔗,你赶紧停下车,我要去大姑那里,她平时对我很好的。”
然而,就算是我大声的提醒着父亲,父亲还是头也不回的骑着自行车走了,他就像没有听到我说的话一样,更没有看到大姑。
看到这些之后,我也很无奈:我的声音已经够大了,并且还拉着父亲的衣服,父亲为什么还不停自行车呢?我平时也没有吃过甘蔗,我如果停到了大姑的摊位前面,大姑说不定就会给我一根甘蔗。
记得那天,我一直在自行车后边嚷嚷着。父亲出了镇子之后,他才停下了自行车,让我从自行车上下来,小声的对我说道:“亚梅,你大姑家里有三个学生,她好不容易去市里拉了一些甘蔗,现在生意不好做,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以后遇到大姑卖东西了,尽量不要去大姑的摊位前面。”
听到父亲说的这些话,又看到父亲严肃的表情,我只能点了点头。(因为我那年只有六岁,还是一个孩子,根本就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那年过了元宵节之后,大姑来我们家里走亲戚了,她给我们带了两棵甘蔗,那两棵甘蔗看着已经成了褐色,并且还有点皱,一看就是大姑卖剩下的甘蔗。但是,大姑把那两棵甘蔗削了皮之后,我和弟弟感觉特别好吃。
内容图片
记得我八岁那年初冬,天气特别冷,那年霜降的时候,就刮起了寒风,地里的红薯叶子都冻成了褐色。
那年因为天气干旱,红薯的收成也不好,父亲和母亲在地里刨了两天红薯,才刨了两架子车红薯。(现在,我们觉得两架子车红薯已经很多了,但是,在那些年,我们家里也没有什么吃的,全家人全年都是吃玉米面窝窝头和红薯,一年红薯半年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年红薯收完之后,天气也越来越冷。有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父亲一起去赶集。
因为集市离我们村子有十几里地,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两边都是田地。
路两边的红薯地里已经没有红薯了,偶尔只留下一片干的红薯藤,在风中“呼呼啦啦”的响着。
忽然,父亲从自行车上下来了,他皱着眉头向着远处望去。
我顺着父亲的眼光看去,发现在地里面有两个瘦小的身影在忙碌着,他们手里拿着耙子,好像在刨红薯。
看到这些之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因为平时地里面的红薯刨完之后 ,主人家的地里面就会有遗漏的红薯,毕竟主人也不可能把红薯刨的很干净,就会有人在地里面继续翻地刨红薯,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不是我们家的红薯地,这两个人在地里面刨红薯,父亲为什么要把车子停下来?
内容图片
那天,我跟着父亲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了那两个人影附近,等到了跟前之后 , 我才发现,那两个人影竟然是大姑家的大表哥和二表哥。
大表哥那年16岁,上高中,二表哥14岁,上初中。两位表哥看到我们之后,先是惊喜,随后他们两个人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小舅 ,你带着亚梅准备去什么地方?”大表哥小声的问父亲。
我仔细的看了看大表哥和二表哥,他们两个人冻的瑟瑟发抖,手上到处都是被风吹得口子,手指头缝里面都是土,他们的头发被风吹得很乱,穿着单薄的衣服,因为太冷了,他们都流着鼻涕。
在两位表哥的脚下,放了一个口袋,在口袋旁边,有四个红薯。那四个红薯看着不大,其中一个是坏红薯,另外两个红薯可能是挖断了,只有半个,还有一个很小的红薯。
“志杰, 志伟,你们两个人是学生,特别是志杰,你已经上高中了,好不容易过一个星期天,为什么不在家里学习?还要耽误着时间,到地里面挖红薯?”父亲皱着眉头说道。
“小舅,主要是今年家里红薯的收成不好,我们家的红薯不够吃,我们村子附近的红薯已经没有了,因为大家已经挖了好几遍,我们两个人想着多跑一段路,来这里的红薯地看看,想不到从早上挖到现在,只挖了一点红薯。”大表哥低着头,小声的说道。
“你们赶紧回家吧,这么冷的天,一上午也挖不了几个红薯,还不如回家复习功课。”父亲皱着眉头说道。
“小舅 ,那我们走了。”大表哥一边说着,一边捡起来了地上的四个红薯。(其中还有那个坏了一半的红薯。)
“这个红薯已经坏了,这么远的路,你们就不要背着回去了。”父亲小心翼翼的对大表哥说道。
“小舅,这个红薯只是坏了一半,我们回家削掉一些,吃着也不耽误事。”大表哥并没有听父亲的话,他把那个坏红薯也放到了口袋里面。
那天,看着两位表哥离去的背影,父亲站了很久。
中午,回到了家里之后,父亲就和母亲商量了一下:他们准备给大姑家里拉一车红薯。(因为我们家里的红薯虽然不多 ,但是,那年家里还有几袋子玉米,全家人能吃到第 二年麦子下来的时候。)
下午,父亲拉着架子车,母亲在后边推着,两个人给大姑家里送去了一车红薯。
内容图片
因为我们家里也很穷,平时炒菜的时候,母亲一直都舍不得放油。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小油壶,那个油壶只能装一斤油,如果放到现在,家里每天都炒菜,那壶油很快就吃完了。
但是,我们小的时候,那一壶油能吃很长时间,有时候半年也吃不完。因为母亲大部分的时候都不炒菜,她做面条的时候, 都是直接把菜放到面条里面。
就算是母亲偶尔炒菜的时候,她也是从油壶里面拿出来一小块布,那块布因为一直在油壶里面泡着,上面都是油。
母亲快速的用布在锅底擦一下,就把布又放到了油壶里面,随后就开始炒菜。
那些年,母亲大部分都是炒一些萝卜或者白菜,因为油太少了,萝卜很快就粘到了锅底,母亲就开始往炒菜锅里面添水,炒菜就变成了水煮菜,上面飘一点油。
那年冬天,父亲去镇子上面的鞋厂上班,等到春节前夕,父亲发了工资之后,就买了八斤油,他把那八斤油分成两个壶,一个壶里面装了三斤,一个壶里面装了五斤油。
父亲提着两壶油没有回家,他先去了大姑家里,把五斤油留在了大姑家里。
“大姐家里有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他们吃的也多,咱们的孩子小,吃的少,所以说,咱们在生活中要多帮帮大姐。”这是父亲一直和母亲说的话。
内容图片
随着时间推移,我也慢慢的长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慢慢的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每年初二那天,大姑依然不来我们家里走亲戚,过年的那些天,我们从来也见不到大姑,只是过完了春节,每年正月二十左右 ,大姑就开始来我家走亲戚。大姑每次来看奶奶,她都会带四份礼物 ,因为还有我的几位伯伯家的礼物。
并且大姑每次来我家走亲戚,她从来也不在星期六或者星期天的时候来走亲戚。她每次走亲戚的时候,我们都在学校上课,她都是上午来走亲戚,放下礼物之后,大姑就急匆匆的走了,她说还要去另外三位姑姑家里走亲戚。
因为我们都在学校上课,所以,就算是大姑来走亲戚,我们根本就见不到大姑,大姑也从来没有给我们发过压岁钱。
等到大表哥考上大学那年,父亲和母亲商量了一下,他们给大姑家里送去了三百元钱。(那三百元钱虽然不多,但是,那些年,我们家里也很穷,那三百元对于我的父母来说,已经尽力了。)
后来,我的二表哥也考上了中专,姑父的身体也慢慢的好了起来。大姑开始供两个表哥上学,那些年,大姑家的生活越来越难,但是,大姑和姑父都是干劲十足,他们每天都笑眯眯的。(我的父亲和几位伯伯,都在暗暗的帮着大姑一家人。)
大表哥大学毕业后,他在外地参加了工作。等到那年春节,初二回娘家那天,二姑和姑父竟然带着两位表哥和一位表弟来我们家走亲戚了。
姑父蹬着三轮车,给我的几位伯伯和三位姑姑都带了礼物。看到这些之后,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每年初二的时候,大姑从来也不来走亲戚,今年她怎么来走亲戚了?
正当我愣着的时候,大姑把我和弟弟拉到了一边,她从口袋里面拿出来了厚厚的一摞子十元钱,给我和弟弟每个人都发了五十元压岁钱。
看到那么多的钱,我有点不敢接了,因为我小的时候,长辈都是给我们发一元钱压岁钱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年我上高中,长辈们只给我发十元或者二十元压岁钱,大姑怎么给我们发五十元压岁钱?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亚梅,亚强,这些压岁钱你们一定要收下,那些年,大姑一直欠着你们的压岁钱,我的心里一直过意不去,从今年开始,大姑每年都给你们发压岁钱。”大姑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内容图片
“大姐,你给他们两个人发10元钱就行了 ,现在的钱也不好挣,不要给他们发那么多。”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大姑的身边。
“那些年,我的生活一直很苦,我春节的时候,因为买不起礼物,不想来走亲戚,只有等到过了元宵节之后,我们家里收到礼物了,才能调换着来走亲戚,我更不敢见孩子们,因为我没有钱,当孩子们来到我面前,叫我“大姑”的时候,我没有压岁钱给他们。
但是,经过大家的帮助,我现在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我的两个儿子都参加了工作,他们每个月都能挣不少的钱,现在只剩下小儿子了,我也没有什么负担了,我现在的生活过得比你们好,该我来帮助你们了。”大姑说到这里的时候,她已经泪如雨下了。
听到大姑说的这些话之后,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我总算是理解了大姑的良苦用心:因为我的父亲弟兄四个,大姑走一趟亲戚也不容易。她买不起礼物,更没有钱给我们发压岁钱,所以,她每年过了元宵节才来走亲戚。
从那年开始,每年初二那天,大姑一家人都会来我家里团聚,我们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而我的两位表哥只要回来看大姑,他们都会拿着礼物,来我家里,看我的父母和奶奶。
随着时间推移,大姑和我的父母都老了,我只要回老家看父母,都会去看大姑。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知道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亲情比什么都重要,当我们的亲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