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客运站的回忆

 难忘黑土情 2024-03-02 发布于上海

最近,网友惊涛骇浪制作了老向阳小铺、老海兰照相馆、老电影院微缩模型,他说还要制做老客运站模型,勾起了我对老客运站的回忆!在我记忆中,还没有几个人写关于客运站的故事。

图片

老客运站人合影。照片由提供

一、公路运输的沿革

公路客运,离不开公路开通。

据《爱辉县志》讨论稿记载: 自黑龙江中游通往盛京(沈阳)早已有通路,大体线路是由尔根 江)、齐齐哈尔入杜尔伯特、郭尔罗斯经属于科尔沁之锡伯(在吉林省扶余附近)然后从柳条边之法库门入而达盛京。一六三四年五月首次朝清贡的黑龙江北,精奇里江流域的达尔头目巴尔达奇就由此。抵达盛京;一六三四、一六三九、一六四○、一六四一年清军几次征黑龙江中上游也都是经过这条络。

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为了抗御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咯,在进军黑龙江的同时即着手设置驿站。黑龙江驿站一六八三年检测,一六八四年完成。设十九驿。”一七二七年(正五年)又在茂兴古鲁两站间增设乌兰诺尔站(也称新站)共为二十五站,通往吉林。

黑龙江驿站建立后,与吉林、盛京原有的驿站联在一起,可以直达京师,成为清代东北驿站交通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清时,瑷珲区域虽设有驿站,但是驿站的主要任务是递送谕令、公文。交通运输还是依靠水上运输。

民国时期爱县陆路仍以清时期开辟的爱至齐齐哈尔两条官商路为主,到民国时期改为黑齐线,并于民国五年、六年开辟了黑河至萝北、黑河至漠河两条交通,冬天多走江道。这四条路线主要交通工具夏天是马车、冬天雪,除传递邮件外还拉货载客。

图片

大约是清末民初时的黑河通往省城齐齐哈尔的道路。

一九一二黑河至齐齐哈尔的旧有官道上始有汽车试行,民国九年黑河设立汽车分公司。黑河两商会联络江、河、龙江三处商会提议建筑齐齐哈尔至黑河的汽车轨线。正当此议协商之时,俄人却抢先由齐齐哈尔至黑河试通了汽车其目的是打通齐齐哈尔至黑河的公路运输,以便把中东铁路,用公路同俄城海兰泡联系起来,这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伪满时期。嘉荫县境内的公路布置是日寇按所谓“北边振兴计划”的精神,将伪间岛省春县起至伪黑河省漠河县止的沿满苏国境地带各军事基地连结起来的所谓“军用道路”和“特殊道路”连结而成的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的一部分。主要干线有:北黑公路,这些互相连结密如蛛网的公路全部为日军控制,为日军军事运输服务。通行军用道路的,必须是日本军人和伪军人;通行特殊道路的必须是日伪军人及家属,其人必须持有伪满警察机关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方能通行。否则射杀勿论。

  因此,伪满时瑷珲县的交通运输主要以铁路为主,那些在中华民国时期由私人营的汽车运输业全部停止。只是在伪满初期由伪“国际运输黑河出张所”经营黑河至奇克,黑河至龙门的货物运输。

一九四六年春,在人民政府的议下,鲁凤举、任忠贤。陈吉信等人出面组织了黑河汽车公司,动员汽车司机将家中藏的零件组装起来。 当时有十来台私人汽车作为股份加入了汽车公司。汽车公司经理是鲁凤举。汽车公司主要是搞客货运输,实行客货混载。底下是货物,货物上面坐人。有时部队战事需要。也被调去匪。后来有的司机在匪中被打死,有的股份往回抽头,到四七年末汽车公司解散。

  汽车开始烧日伪遗留的汽油。汽油烧完后烧酒精,以后酒精也烧没了汽车烧木炭。

一九四八年春,黑河军分区汽车队交给地方由黑河专署实业局接收。改为黑河实业局汽车队。

一九四六年苏联红军撤离中国时,将黑北公路破坏,黑嫩公路部分桥梁也被炸毁。这时期汽车、马车主要跑嫩江,桥被毁的地方就从桥下或绕道走。由黑河至嫩江往返一次少则四、五天,有时达半月之久。由黑河去北安经二站,有的路段不好,需走便道。绕山路。黑河至呼玛是马车道,免强可以通车。

黑龙江省运输公司爱辉分司于一九五五年,当时叫爱辉运输总站,一九六一年改为地区交通局直属汽车队,一九六九年分为黑河地区运输公司和爱辉县运输公司,一九七二年两个公司合并,名为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分司,一九八O年改为黑龙江省运输公司爱辉分公司。

有一本书中写到:横贯全区的大小兴安岭,山脉重叠;汹涌澎湃的黑龙江,半年冰封。在这样不通火车的边远地区,交通航运和邮电事业的开展是困难重重的。然而,我区的交通邮电职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破除迷信,克服万难,创造奇迹,使客货运最成百倍地增长,把邮电业务深入到乡、屯。

曾经有这样的打油诗形容刻划以前的黑嫩公路:“黑嫩公路真糟糕,三险九岭十八坡,晴天行车如黄龙,雨天上路客推车。”但是今天,公路的路面不坦坚固,路旁的树木已經成行,不管是刮风下雨,百余辆的汽车畅通无阻。过去只有黑嫩一条破路,今天車运已經通到奇克、呼玛。以下的客货运量增長指标是公路交通發展的最有力的征明,客运汽单运量五九年为四九年的82倍,货运汽车运量五九年为四九年的335倍。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在大跃进的年代里,交通局的职工敢想敢干,把吉斯改为大半挂,提高运管将近两倍。用破轮胎制做的胶胎弓子,代替了弹簧纲板,达到了世界水平。

二、老客运站的回忆

我记忆中的老客运站,是一九七四年在爱辉县第四中学念书时。

那时我们班在四中校园的西北角,西边隔兵团招待所与客运站相邻,也就一百米左右。我们是美术班,上美术课时老师让去写生,我们就上客运站去,那里每天人来人往的,感觉挺有意思,邻街处有蓝色木板枨子,客运站建筑很有特点,是仿照民国时期老房子并有所创的新建筑。美观漂亮!

图片

这是第二个客运站,三个人是黑河三个有名的人物,姚绵峰,杨国才,于绵泰上大学前在一起合影(于绵泰提供)

进到客运站室内,南北走向有几排长木椅子,是乘客等发车检票前休息之所。检票前人比较多,检票后旅客们都上车了,客运站又恢复了宁静的时刻。

售票处检票门的北侧,靠近售票处再往北边是托放行里物品处;室内南边是小卖部,出售面包、饼干、糕点、香烟糖果等物品。

据在黑河交通局离休的李春珊老人(已逝)回忆说:最早的客运站即解放后第一个客运站在现在市交通局门前的一处平房,是租用老百姓的房子。后来因为太小,交通局拟准备筹建新客运站。

图片

第一个客运站,租用的民宅,用作客运站营运,(位置,现在市交通局附近)照片由我同学王艳丽提供

大约是一九五八年之前,李春珊与刘志发(黑河运输公司车队第一副队长)、刘洪昌去找地方,看好十道街与西兴路交叉路口东侧(现在金三角位置),当时那个房基是回民张玉祥家,他要价太高,就放弃那个地方了。、

图片

李春珊等人又找到了南岗西兴路道西(现在金帝花园小区处)。就是后来黑河人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老南岗客运站。那地方过去荒郊野地,没有啥人家。有人说有点远,但别的地方要钱多整不下来。

当时李春珊他们找到郎明三,他是搞水运木排的,说你要是能弄到500米木材,就给你转成正式工人。他说行,他去黑龙江上游搞到了木材。当时没有那么多筹建经费,就向当时的财政局长孙积安请示,孙说你们如果每年如果上交100万,就帮助解决经费问题,李春珊说行,后来又请示了黑河地委书记王树棠,就把筹建客运站的事落实下来了。

图片

照片:于辉提供

黑河第二个客运站就在这时(一九五八年)建成了。是当时黑河人走出黑河和外地人来黑河的出入必经场所。客运站就成了黑河通往外地的重要枢纽。

到了大约是一九七七年,客运站重新装修,据黑河公路管理处的赵树良说,他那时在那干活,所以记的挺清楚。

图片

第三个客运站,摄影:作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又建了第三个客运站,在老客运站南边,比原来高大了些,但感觉并没有原来老客运站建筑有特点!

新建的客运站北边是办公楼。后来又设为黑河驾校,后又对外出租变成了塞外春大酒店。应该是承办大型酒席的地方,那个办公楼(即后来成了饭店)我还真没进去过。

客运站的房后是个大停车场,是停放客车的地方。南边大概也是运输公司的平房,好像是修理客车的车间和存放机件的厂房及客车车库。时间长了,当时也不让进去,记不太清了。

据一九七六年在黑河客运站工作的朴建萍说:

“我是七六年去客运站上班的,当时一进客运站大门右侧有一间小屋是广播室,后来广播室搬到检票口里面的左侧,右侧是售票室。

四中与客运站相对面,隔一条马路。学校放学的时候常常有学生到客运站打闹玩耍,住在207和附近的学生甚至钻空子,从客运站院里穿过,抄近道回家。

黑河客运站隶属运输公司,整个运输公司像一个老北京的大四合院分南北东西走向。东面是客运站,西面是车库和修理厂办公室,南面是运输公司办公室和加油站卫生所,北面是修理车间,锅炉房。有两个出入客货车辆的大门,一个在东南方向是前门,一个在西南方向是后门。后来客货分家了,就在大院中间垒了一道砖墙,客车走东南方向的大门,货车走西南方向的大门

客运站坐落在西兴路与环城路交叉处的西北角偏北处,客运站东边是西兴路,对面道东是老四中,我中学在此念了四年书。四中的学生大多在客运站附近或者西边207处住和农科研附近学生居多,客运站是几乎是天天见,非常熟悉。现在变成了金帝花园小区。

客运站前院内的南侧有一趟东西走向的平房,是站前派出所办公的地方。北侧也有一趟小房。再往北就黑河的食品加工厂。

上学时,没有出差的机会,根本没坐过客车出门,上班以后,坐过许多次从爱辉公社(现在的瑷珲镇)到黑河镇的中短途客车,那时票价好像是几角钱。

以后到外地,或者远道乘客车,因为道路状况差,都是砂石路,汽车行驶很慢。加上客车为了多拉客,招手即停,车上有时拥挤不堪!车过道处也坐满了打工人、农民、跑买卖的、采山货的等各色人群,车上人挨人,人挤人,喘气都费劲。过道堆满了行里,包裹等杂物,上下车方便都不方便,甚至花钱也没有坐,这样的事四、五十岁以上的老黑河人可能都遇到过。

以后只有去外地城市,才从客运站坐过长途客车,记得一九八一年五月三日,我去绥化参加培训,坐客车从客运站出发,两个客车,一前一后,从黑河到北安,五月份竟下起了大雪,漫山遍野都被大雪覆盖,前头的客车可能是拐弯时,不小心掉进边沟里,我们后边的车司机说啥也不敢快开了,260多公里的路程,竟走了将近一天,大约是下午4、5点钟才到了北安。耽误了行程,只得在北安火车站前军人招待所住了一宿。四十多年过去了,每每回忆,如在眼前!

当年,黑河客运站过往的人,有知青、外地市县来往开会办事探亲人员,都从客运站检票口进来。那时黑河也就四万多人口,只有个小火车,是个拉煤的,有时客货混载,但一般人没有坐过。据黑河摄影家高世凡回忆说,他在西岗子煤矿时坐过这趟小火车。黑河当时没有大火车,也没有私家车,多是些马车、拖拉机、吉普车和解放牌货车、嘎斯车等。小城通往乡村和外地道路都是砂石路,后来才有了几条柏油路。偶尔看到机动车在城区经过。

图片

那时在客运站开车或者上班职工有一种光荣自豪,因为几乎天天能开车或者坐车,虽然南来北往只在黑河地区和呼玛、嘉荫县范围内转悠,也是一般人可望不可及人羡慕的好工作。因此,有的老百姓调侃说,一等司机开小车,跟着领导混吃喝;二等司机开大客,亲朋好友混个座;三等司机开货车,捎脚拉货方便……。

图片

此字是姚富宪老人书写。作者摄影

老客运站的字,应该是美术社制作的,那时黑河满街都是美术社主任金安吉的颜体字,他的字写的端庄周正、浑厚有力,更美观耐看。我那时练字,见过金主任,向他请教过。他好像是跟腾子安的弟子地区医院杨某学的。后建的黑河客运站的牌匾字,是富宪老人写的,老人好像在原爱辉县农业局退休,颜体楷书字写得好,人也很善良淳朴,后来教学生写字,并在爱辉区档案局帮助誉写卷宗。字如其人,写的中规中矩矩,美观耐看。

我同学王艳丽(当年在客运站工作)说:后来老客运站变成了一汽服务站了,负责人姜成久,当时的货车多是一汽生产的。

姜滨回忆说,他四岁时跟母亲来过黑河客运站看望父母的老同事雷站长,当时年龄小,朦朦胧胧刚记事。他看到客运站屋顶挂的大吊灯和廊柱上的精美图案感到很新奇,仰望着脖子看个没完。待第二次来到客运站的时候是1973年夏天,这时,他已经10岁了,完全懂事了。母亲让他带着五六个罐头瓶子装的新鲜都柿送给雷站长,雷站长欣然接受了,马上安排人带着他参观客运站和院里的各种汽车。当时,把他美的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回到二站兴致勃勃的跟小朋友们讲他的观后感。

黑河市区随着改革开放和人口不断增加,老客运站离火车站远,建筑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客流量的需求了。二00三年九月,在黑河火车站西北附近,站前大街与通江路交汇处,又建起了黑河国际客运站。二00四年竣工沿用至今。

图片

第四个客运站

图片

图片

新型大巴

黑河老客运站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曾经的辉煌和繁荣,承载了黑河几代人的记忆!不能忘怀!

这篇回忆应该由老客运站人写才对,只是那些老人很多人我不太熟悉,或者已经做古,怀着对老客运站的怀念,写下了这段故事,是客运站的冰山一角、只言片语罢了。权当抛砖引玉,回忆不能忘却为黑河发展贡献出青春热血的前辈们,也为黑河当年地标性建筑--老客运站,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当年如果你去南边!客运站就是标志性建筑,一定会说,去老客运站那!

如今,老客运站没了,人们再去那附近,还会习惯性的说,去老客运站那块!如果不知道老客运站在哪,那他一定是后来或外来黑河的人。

老地方、老建筑正如一瓶老酒,瓶子虽然尘封了许久,酒却越放越醇香,令人回味绵长;房子虽只剩下了照片,但照片里的故事却有很多很多,让人不能释怀,永远难忘!

老客运站----老黑河人挥之不去的回忆!斑驳丝缕,点点滴滴,如影随形,永驻心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