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医案 | 肖定远主任医师辨治牛皮癣

 百草堂图书馆 2024-03-02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 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皮损表现为头皮、四肢伸侧、躯干等部位的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伴不同程度瘙痒,反复发作。一旦患病,便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No1

少年患上恼人牛皮癣

图片

8年前,年仅18岁的黄同学,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肢、耳部等处散在淡红色黄豆至花生米大小斑块,上覆少许灰白色细屑,伴有轻微痒感,未诊治,继而逐渐扩大、增多,周身见散在指盖至手掌大小暗红色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状如云母,瘙痒明显,曾多次诊治,均诊断为银屑病,治疗期间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未痊愈,时轻时重,反复发作。1月前上述病情加重,遂求诊于全国名老中医、闽医萧氏外科传人肖定远教授门诊。

肖老接诊时见黄同学皮肤干燥,周身泛发钱币至地图大小浸润性暗红色斑块,部分融合成片,以四肢、躯干部位较著,上覆多层银白色肥厚鳞屑,点状出血(+),薄膜现象(+)。舌紫暗,苔薄黄,脉弦濡。询问病史时黄同学自诉瘙痒剧烈,晨起口苦,饮食一般,夜寐尚可,大便欠畅,不成形,日1行,小便自如。

No2

中医祛湿解毒法显奇效

肖老诊断黄同学所患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疕风”,辨证为风湿热毒蕴肤证,治以清热利湿、祛风解毒、凉血活血,方药予自拟清利凉血解毒汤加减。

处方如下:

板蓝根,木贼,薏苡仁,蒲公英,赤芍,丹参,紫草,马齿苋,生地黄,蝉蜕,蒺藜,白鲜皮,地肤子,首乌藤,佛手,生麦芽,郁李仁,牡丹皮。

14剂,日1剂,水煎内服,分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配合加味白玉膏、加味疯油膏外涂患处,每日各1次。

黄同学遵医嘱治疗14天后,无明显新发皮疹,原有皮损颜色转淡,瘙痒感减轻,但仍干燥、脱屑,口干,纳寐可,大便不成形,日1行,小便色黄,舌脉同前。

肖老辨证后予上方去板蓝根、木贼、蒲公英、马齿苋,加赤小豆、车前草、仙鹤草、石斛各15g,共14剂,服法及外用照旧。

续治疗2周后双上肢皮疹大部分已消退,躯干、下肢皮疹转淡红,鳞屑变细、变薄,时仍瘙痒,余同前,舌红,苔薄黄,脉弦。

此次就诊肖老在前方基础上去蝉蜕、郁李仁、丹参,加麦冬9g、太子参15g、甘草3g,追服7剂,服法及外用照旧。黄同学服7剂后,见症状好转,于当地重方,续服7剂。

总共治疗两个月,黄同学全身皮疹基本消退,偶有轻微瘙痒感。

No3

肖老诊疗过程分析

图片

 肖老认为本例乃风湿热毒侵入营血,蕴郁不解,熏蒸肌肤所致方中用板蓝根、蒲公英、紫草、马齿苋清热凉血解毒,赤芍、生地、丹参、丹皮凉血活血养血,蝉蜕、蒺藜、白鲜皮、地肤子祛风止痒,薏苡仁健脾渗湿,郁李仁利湿通腑,首乌藤祛风、通络、安神,佛手、麦芽调中和胃,诸药各司其职,共行清热利湿、祛风解毒、凉血活血之功。

二诊患者口干、尿黄,大便仍不成形,宜中病即止,故去苦寒药物,加赤小豆利湿、车前草通淋、仙鹤草止泻,石斛益胃生津。

三诊时见病情大好,用益气养阴生津解毒之品扶正收效。遣方用药如排兵布阵,肖老善抓疾病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巧用祛湿解毒法,随证加减,乃临床效佳之缘由。

肖老总结:祛湿解毒,本为祛邪之意,常作为皮肤病急性期治疗的主法,重在解毒,避免邪毒内攻脏腑;而在疾病的慢性期,则是以健运脾胃、调和气血为主,祛湿解毒为辅,重在祛湿,使毒无所附,为扶正以祛邪之意,与前者殊方同致。因此,祛湿解毒法不拘泥于祛邪,非一味猛投苦寒,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医生介绍

图片

肖定远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首届福建省名中医,入选第二届全国名中医拟表彰名单,原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福州萧氏中医外科第七代传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师承班导师。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理事会顾问委员会顾问、福建省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等。

稿:皮肤科陈慧玲,易东木

排版:杨凯绵

编辑:余韵珑

审核:陆顺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