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变异性哮喘,射干麻黄汤首诊即效

 中医林佳明 2024-03-05 发布于广西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987天。

女,46岁。

主诉:因咳嗽2年于2024年2月28日来诊。

现病史:2年前开始咳嗽,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使用激素吸入剂治疗,仍咳嗽气喘,今来就诊。

刻诊:咳嗽无痰,咳嗽时气喘,有哮鸣音,遇刺激性气味发作,遇冷发作,夜间咽痒、耳痒,口水粘,无胸闷,疲劳乏力,脚肿,纳可,大便不规律,小便正常,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

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水饮上逆。

拟方:射干麻黄汤,三子养亲汤,喉科六味汤。

射干15g,麻黄10g,紫菀15g,款冬花15g,细辛9g,五味子10g,姜半夏20g,炒莱菔子15g,炒芥子10g,紫苏子10g,蝉蜕6g,炒僵蚕6g,炒牛蒡子15g,西青果10g,防风10g

中药5剂,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咳嗽,咽痒,辨为太阳病,疲劳乏力,脚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辨为太阴病夹饮。

患者咳嗽,气喘,有哮鸣音,为射干麻黄汤证,咽痒,遇刺激即咳,结于咽喉,用喉科六味汤祛风润燥,宣肺解痉,咳逆喘息,痰湿壅盛,合三子养亲汤以化痰降气平喘。

3月4日患者复诊反馈咳嗽气喘明显好转,无哮鸣音,咽痒减轻,继续巩固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多见干咳,其病因与哮喘相同,与气道过敏和慢性炎症相关,按普通咳嗽治疗效果不佳。

林老师临床运用射干麻黄汤经验:

有外邪里饮,咳嗽上气,喉中痰鸣,听诊器听到肺部、喉间哮鸣音明显,咳而上气就是指咳嗽不能平卧,射干消痰开结,利咽解毒,射干麻黄汤突出了咳逆上气和咽喉部症状。

喉科六味汤适用于咽源性咳嗽,见咽喉干燥、发痒,痒则咳,咳则呛。

林老师常用六味:防风,西青果,蝉蜕,僵蝉,薄荷,射干,若是痉挛性咳嗽,加用虫类药蜈蚣和全蝎。

三子养亲汤适用于痰湿壅盛,肺气上逆证。

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组成:射干三两,麻黄、生姜各四两,细辛 ,紫菀、款冬花各三两,大枣七枚,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中射干消痰开结,利咽解毒。

麻黄宣肺利水,平喘效优;

生姜细辛温散水气;

半夏辛散祛痰,化饮和胃;

冬花、紫菀,温肺止咳;

五味子酸敛肺气,以防麻、辛、姜过散而耗肺气;

大枣补中,调和诸药,此方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常用方剂。

传统认为痰饮水湿影响肺气宣发肃降,肺气不降而反逆,故咳。

水气夹杂上入喉间,为呼吸之气所激,则作声如水鸡。

喉科六味汤首见于清代喉科专书《喉科指掌》,书中以此方作为统治喉科72症的基本方,为避免与六味地黄汤混淆,故后世用之者常称之为喉科六味汤。

原书载:漱咽喉七十二症总方六味汤,治一切咽喉,不论红白,初起之时,漱一服可愈。

荆芥穗(三钱)、薄荷(三钱,要二刀香者妙)、炒僵蚕(二钱)、桔梗(二钱)、粉甘草(二钱)、防风(二钱)。

上药俱为末,煎数滚去渣,温好,频频咽下,不可大口一气喝完。

如煎不得法、服不得法,则难见效,须依如此为度。

倘要紧之时,煎及白滚水泡之亦可,此乃总方,看症之形名,然后加减他味,临证可细查。

本方治疗喉源性咳嗽。

此病之主要症状是咽喉干燥、发痒,痒则咳,咳则呛,持续不断,越咳越痒,越痒越咳,形成恶性循环。

主要病位在咽喉;

主要病机为燥邪伤津,咽喉失濡。

亟须祛风润燥,宣肺解痉。

从方药配伍来看:

甘草、桔梗利咽解毒,缓急止痛;

荆、防之辛温配以薄荷之辛凉,且荆芥兼入血分,防风为风中润剂;

僵蚕祛风痰面散结毒。

全方中正平和,无寒凉之弊,无温燥之虞,故喉症初起,不论红白,均可治之。

《韩氏医通》中:三子养亲汤

组成:白芥子二钱、苏子三钱、莱菔子三钱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呆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本证以脾虚为本,痰浊为标,尤其以痰壅食滞,肺气不降为要点,治以化痰消食,降气平喘。

白芥子温肺化痰,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下气祛痰。

三药相伍,各有所长,白芥子长于豁痰,苏子长于降气,莱菔子长于消食,本方属治标之剂,偏于辛燥温散,易伤正气,宜在处方中配伍使用。

作者丨万倩雯

编辑丨林佳明

林佳明任医师,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9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7年的一个小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