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13.12 如有王者

 Benson李本祥 2024-03-06 发布于辽宁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子曰:夫子说。

如有王者

有:产生、出现。

王:胜过。(《百度百科》)

如果出现更胜一筹的人物。

必世而后仁

必:一定、必定。

世:父传子为一世。这里指世袭。

后仁:将仁置于后。

必定世袭而将仁德置于后。

本章直译:

夫子说:“假如出现更胜一筹的当政者,必定是世袭而将仁德置于后。”

本章诠释:

本章阐述为政之道—把仁德置于后的世袭制,是国家混乱衰败的根源。

本章所言是夫子总结了自尧舜以降的帝王史而得出的结论。

自尧至春秋末年,历时约两千年。经历了尧、舜、禹,夏、商、西周、东周的历时阶段。在这约两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禅让制,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史记 五帝本纪》:“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於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後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夫子对尧、舜的禅让以及由此带来的天下大治是高度赞扬的。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篇第八》第十九章)他还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篇第八》第十八章)

禹本打算将王位传给伯益(或许是一种谦让),但其子启的声望比伯益高,他不得不顺应民心(或顺水推舟),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启便是夏朝的开国君王(一说禹是夏的开国者)。启死后,将儿子传于自己的儿子太康。自此以后,世袭制便成了帝位相传的固定模式。在夫子看来,正是世袭制的存在,不能选仁德贤能之人而治天下,从而导致天下不能正常健康延续,加速堕落灭亡。

商代夏,周代商。商汤是一代仁德贤能的帝王,武王是一代仁德贤能的帝王,他们无论在仁德还是贤能方面,都比他们前朝的帝王更胜一筹,然而他们都没有摆脱世袭制,没有“选于众”、选贤任能。就西周而言,自武王建周后,帝王便是世袭相传。尽管武王是个明君,但世袭制却难以保证其后的帝王各个仁德有能,而事实证明,西周的天子是一辈儿不如一辈儿,到春秋末年,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周天下陷入混乱衰败的境地。

正是自夏以降的帝王史,让夫子得出了“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的结论。他认为朝代会更替,新王会出现,但新王不会摆脱世袭制。而采用世袭制,则仁德必被置于家天下的私利之后。

一个不把仁德放在首位的社会,必定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正是本章夫子想表达的核心观点。仁政才是治世的金钥匙。

上一章夫子提出了“提升人的道德层次”的为政之道。本章则提出了“以仁德、贤能选帝王而治”的为政之道。下一章提出的“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的观点,是对前两章的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当政者如果能以仁德为先、实施仁政,那他的治理一定是至高无上的。相反,如果当政者不能以仁德为先,那仁德的教化便难以实行,君不仁,民不正,国家必混乱、衰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