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裘沛然:今天的很多中医理论,恐怕有不少是人为和机械的东西,禁锢了我们的思想

  平凡的人 2024-03-10 发布于内蒙古
从来此事最难知——兼论张熟地
作者/裘沛然
简介:裘沛然(1913.1-2010.5),原名维龙,原籍浙江省慈溪县,中国中医学家。裘沛然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终身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颇具心得,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裘沛然先生善治疑难杂病,倡导“伤寒温病一体论”,提出“经络是机体联系的学说”及“疑难病症治疗八法”,对中医学的发展提出“中医特色,时代气息”八字方针,并对“中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独到见解。裘沛然先生精通医道,兼通文史哲,笔耕不辍,获得了几十项奖励和成果。
一、医道精微,此事难知
我国元代医学家王好古曾经写过一本医书,书名起得很好,叫做《此事难知》。他的用意是,医学这门学问很深奥,如对人体生理功能、疾病机制以及治疗法则的了解,一般医家都很难说能有真知灼见。
王氏自谓:读医书已经几十年,虽然是寤寐以思,但总不容易“洞达其趣”,他很想寻访高明的老师,可是走遍国中而无有能知者。海藏老人的这番话和其书的命题,的确是非常切合实际,同时也很为客观。
以医圣号称的张仲景,他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际,也兴起:“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的诰叹。
张机为此再三叮咛并明白宣称要阐明“阴阳经络府俞”的理致,从而创立六经辨证的法则,《伤寒论》中也无可置辨地载述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先刺风府、风池,刺期门,灸少阴,灸厥阴等不少有关经络府俞的内容,然而后人尚有强把六经说成是非经络、作为证候群等等以解释者,竟以歪曲附会之见强加于古人,可见此事之难知也如此!
孙思邈为盛唐一代大医,他研究医学,自称“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他以毕生之精力博采远绍,以期“探赜索隐,穷幽洞微”,然而也兴“晋宋以来虽复名医间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之感,并鞭挞当时医界对学习医学所抱的轻率态度。如谓:“世有愚者,读方3年便谓天下无病不治,及治病3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也。” 
孙氏之言,盖深知医道之难精,而痛心疾首于浅尝辄止的医界颓风。这里可见古代这些著名医学家对医学的探索是何等虚心,勤奋和慎重。
盖学问之道,研究越深入,则会觉得问题越来越多,而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这是研究科学者的共有感,而人体中所未知的奥秘比其他学科更多,所以钻研医学的难度就更高。
“肝肺如能语,医师面如土”。 王好古这个“此事难知”的命题,是颇能切中肯綮的。
王氏写的《此事难知》这本书,到现在已经五六百年了。在这个时期,特别是近来,自然科学已有迅猛的发展,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其制作工具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已臻匪夷所思的境地,所谓挂轨大陆,连樯巨川,楼耸云端,人翔海底等举,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事。
“挟飞仙(船)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之句,原是古代文学家寄人类于宇宙的一种美妙的遐思,而现在也居然已成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现实。说明人类真有点如古典医籍《内经》中所说的“提契天地,把握阴阳”的本领。人类通过长期实践而认识到客观世界中许多事物的本质和作用。
可是,他对于自己本身的了解则还是很肤浅,医学比较其他各门学科来说,确实具有明显的落后感。
就举一个小小的疾病——感冒来说,一般地说,服用一些中西药物,几日就可把它治愈,有些患者并可勿药自瘳,然而也有一些患者,竟会长期迁延,久治而未能解决。
像这种些微小恙,医学上尚还缺乏全操胜算的办法,更无论古书所称的风劳臌膈以及常见的恶性肿瘤、重症肝炎、肾炎、心血管和颅脑疾患等等,这些疾病的治愈率及预后情况,谁都不敢说有将它根治的把握。特别在生命医学和思维、长寿医学等方面则更可说是在摸索阶段,还远没有寻找出规律来。
这说明王好古“此事难知”的这一名言,颇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且他所说的难知是比较而言,不是不可知论者,这里含有对医务工作者及中、外科学家们起到提醒和勉励的意思。
二、蠲除偏见,找寻真理
如上所述,说明医学领域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有待于我们的思考、实践和刻苦钻研。这当然是一个极为艰巨而又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但是,我们的研究也并非是从零做起的,中医学这个伟大宝库在历代医家的长期实践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颇有价值的理论,中医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而国外的许多可贵的东西、各门学科的新成就,也可供借鉴和学习。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继承前人的经验和理论基础上继续前进。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医籍中,载述了医界前辈对医学的心得体会和他们的独到之处,虽然在历代某些医家著作的命题上,有的是夸大了一些,例如把其医学作品称为“准绳”、“指南”、“必读”、“真传”、“法律”等等。这样的命名未免有些过当。尽管如此,各家的著作里还是写出了他们在某一方面的专长。
在方药方面也存在同样情况,盈千累万张方剂中,有某些方子被说成能医治百病,或屡用屡验,或神效无比等等,似乎也有点说得过分了,但是,这些方剂毕竟在治疗某些病症时还有它一定的作用。
因此,学习和研究医学,必须进行一番广搜精选、弃粗取精的功夫,对历代医家中万有不齐的学说和治疗方法,一定要虚心学习,全面掌握,而后通过反复的实践检验以决定取舍。
对各家论述,切不可先存成见而轻率地加以否定或不加选择地把它全盘接受,只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才是治学的正确态度。
个人还发觉现在一般医著中也有少数已经把中医学中脏腑、阴阳、经络、气血以及六淫、七情等生理性或病理性的理论概念搞成公式化,把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变成了机械的东西,有些还失去了原来的本义,这样也会把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搞得简单化和局限化,如果用这种方法去研究,也并不是库中取宝的好办法。
最近遇到的一件事,对我个人的启发和教育很大:
有一个寓居嘉定县里姓张的男性患者,患咳嗽痰喘甚剧,病程已历半年,备尝中西药物都没见效。后来,这个患者在百无聊赖中找我求治。
初诊时患者主诉胸腔窒闷异常,腹胀不思进食,咳嗽频作,咯痰难出,痰质清稀而黏,唾出稍多则脘闷较舒,气逆喘急不平。患者面容憔悴,精神委顿,舌上满布腻厚白苔,脉象沉缓。前医诊断都认为是土阜湿盛,酿痰阻肺,肺失肃降,气机壅滞,影响脾运之证。
显然,按照我们现在一般所理解的病因病机的概念,这样的诊断,应该说是可以成立的。然而,通阳运脾,温肺肃降,理气祛痰,燥湿畅中之剂,愈进而病愈剧,患者已经失去了治疗的信心。而我对这个病也何尝有治愈把握,由于他远道而来,为勉处一方:
熟地用45克,当归30克,半夏、茯苓各12克,陈皮、甘草各9克。 
本方仅服3剂,胸闷已觉渐宽,颇思进食。服7剂后,咳减喘轻,胃纳大香,痰化而痞胀竟消。
后仍照原方续进7剂。在第三次复诊时,患者同我一见面就高兴地欢呼,他已经上夜班工作了。缠绵痼疾,半月尽除。
这个病例的治愈,可能是偶然的,然而偶然性中还蕴藏着必然性。这件事益发使我感觉到医理的深奥莫测。而张景岳对熟地一药的理解之深和运用之妙,确有突过前贤的成就。按照中医一般用药常规,中满者忌甘草,而况敢用熟地!晚清有些“名医”,即使在无痞闷、胀满、胃纳不开的情况下,用熟地数钱,还得配上几分砂仁拌炒同用。
像这个痞胀纳呆,痰多湿盛苔厚的病例,正是用熟地的禁忌症,然而实践为我们打开了这个禁区,也说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中医理论,恐怕有不少是人为的和机械的东西,禁锢了我们的思想,至少可以说还只是管窥一斑而未见全貌吧!
三、一药之用,掌握非易
按照上述处方,原为景岳新方八阵中的和阵第一方“金水六君煎”而加重其剂量者,景岳是用以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之证。长乐陈修园在他所著的《景岳新方砭》中对本方曾经大肆抨击。
陈氏说:“若用当归、熟地之寒湿助其水饮,则阴霾四布,水势上凌,而气逆咳嗽之病日甚矣。燥湿二气,若冰炭之反,景岳以骑墙之见杂凑成方,方下张大其说以欺人。”
我们粗粗一读修园的批评,似乎也很有道理。景岳的制方与修园的议论极为相左,究竟孰是孰非,自当以实践为判断的依据。从上述的病案分析,如果按照修园的治法,则其病就很难说有痊愈的希望,而景岳却从水生万物、阳根于阴的原理,创用熟地、当归以补肾中精血,使精血得充而气化以振,则水湿潜消。
他这种别开生面的治法,竟能治愈用一般常法无从解决之症。且景岳对熟地的应用之广,又岂止局限于这些病症,诸如外感表证、呕吐、泄泻、痢疾、水气、痰饮、肿胀、反胃等病,凡是一般医书上所认为熟地的禁忌症,而景岳信手拈来,毫不避忌,虽然他在配伍上各有不同,而其用药路子,显然与众多医家相比,确有其独特之长。
他不仅对真阴亏损所导致的诸症,理所当然地要用熟地,同时还认为:
“或脾肾寒逆为呕吐,或虚火载血于口鼻;或水泛于皮肤;或阴虚而泄利;或阳浮而狂躁;或阴脱而仆地。”
凡此皆为熟地必用之药。他还说熟地具有收神散、降虚火、镇躁动、制水邪、导真气、厚肠胃的作用,井为发汗亿源之资。说明这位医学大家对应用熟地确有他独到的经验,这是过去许多医家所不逮的。
笔者曾在非常棘手的危重病症中应用了景岳新方而收奇功者不少。我在壮年行医时,对于张介宾的滥用熟地深表厌恶。后来阅历稍多,渐有“医之所患患方少“之感,而对景岳的偏用熟地的方剂亦稍稍试用,却往往收到可喜的良效。可见,人体中所不知道的秘奥委实太多。
医籍中还有一书称作《医学实在易》,它与《此事难知》的含义截然相反,然而陈修园起这个书名,原为诱导初学之用。廖鸿藻的序中也说是为“专破学者畏难之见”而题,可见两书义异而意同。
修园自己说:“余老矣,学问与年俱进,以为难则非难,以为易则非易。”
其论难与易的关系,语似恍惚迷离,实际上正是说出了一个难字。这是他行医垂老才感受到的心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