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医李可医论精华

 流浪的半夏 2024-03-11 发布于陕西

论阴阳平衡

一般都认为,阴阳要平衡,这个观念不完全对。为什么呢?从《内经》开始,从《易经》开始,就特别强调:人的阳气乃是生命的根基,阴这个东西,阴是包括你的人体所有人体各个器官,你所吃进去的食物,各种营养成分,这些东西是属于阴的。那个阳气是居于统帅地位的,是一个主导,所以阴的东西,都是在阳的统率下,绝对不是半斤八两,平起平坐,阴阳平和。这个阴阳平和是指这个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平和。(《人体阳气与疾病》)

中医有一句俗语叫:气为血帅。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阴阳输出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是有一个气在推动它,领导它。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要是弱就会出血,比如说牙龈出血。治这个病怎么办?就是给他补气,如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补血为什么要重用黄芪呢?黄芪是当归的五倍,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人马上就要死,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就是说“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病人救活了。所以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中医的养生》)

阴阳的判别,总以病人的正气强弱为转归。正气强者,受邪即病,邪正交争,从阳化热,表现为“阴虚血瘀”;正气虚者,卫外不固,无力抗争,病邪长驱直入,由表入里,深伏难出,从阴化寒,表现为“阳虚血凝”。

阴阳的转化,也以病人正气的修复为转机。阴证,用药得当,正气来复,伏邪由里出表,阴证化阳为向愈;阳证,过用苦寒,损伤脾肾,阳证转阴,则缠绵难愈。

阴阳之道,阳为阴根。(《易》曰:天一生水)阳生,阴始能长。阳气——命门真火,乃生命之主宰。命门位居下焦,乃人身真火,气化之本原。阴阳气化之理,确是奥秘无穷,何以纯阳之剂,竞能生苔、润便?盖苔由胃气蒸化,命门又为釜底之火。此火一旺,则阳生阴长,而生化无穷。精、血、津液皆阴精,阴生于阳而统于阳,必得先天元阳振奋,阴液始能蒸化、敷布。中医医理,不经临床反复验证,不得领悟。

阳气——正邪交争的焦点,全看阳气的消长进退,阳虚则病,阳衰则危,阳复则生,阳去则死;阳气易伤难复,故阳常不足。暴病多亡阳,久病多伤阳,伤寒三阴多死证,死于亡阳。老人涕泪自流,小便失禁,乃真阳衰,不能统束诸阴。老人无疾而终,形在神去,便是一具死的躯壳。

一部《伤寒论》113方,使用附子、桂枝、干姜者即达90方,可见医圣对阳的重视,曰温阳,曰养阳,曰助阳,曰救阳,对生命之本的阳气,是何等的曲意呵护,关怀备至!阴阳之道,阳为阴根。阳生,阴始能长。阳气——命门真火,乃生命之主宰。命门位居下焦,乃人身真火,气化之本原。此火一衰,气化便弱,津液不能升腾,古口干。一切阴(四肢百骸,五官脏腑,津精水液),皆是静止的,古人谓之'死阴’。唯独阳才是灵动活泼,生命活力。阳为统帅,阴生于阳而统于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李可经验专辑》)

阳生阴长之理,阳为统帅之理,要时刻牢记。万万不可损伤阳气,用药损伤阳气,会轻病转重,重病转危。我的这些体会是从沉痛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在我的书中,对此有不厌其烦的叙述,而且贯穿到每一篇,也算是我的学术观点吧!真正的热证,百不见一。这是一大规律!(《给弟子徐汝奇的信》)

阳虚十占八九,阴虚百难见一;寒实为病十占八九,火热为害十中一二。世多真寒证,又多假热证,辨之稍有差异,生死攸关。总的一句话,病因虽有多端,总根源只有一个,人身皮毛肌肉、经脉官窍、五脏六腑,但有一处阳气不到,就是病,这个可以概括所有病的主要病因。(《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

人身各部,头面四肢,五官九窍,五脏六腑,筋骨血脉,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沉寒痼冷顽症,一切肿瘤皆此因。现代人类体质多虚,阳虚者十分之九,阴虚者百难见一,六淫之中,风寒湿为害十之八九,实热证百分之一二。地无分南北,国不论中外,全球如此,临证万万不可大意。(《思路与方法》)

凡病皆本气自病

凡病皆本气自病。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本气强者,邪从热化、实化,便是三阳病;本气弱者,邪从虚化、寒化,便是三阴病。医者治病,助人体之本气也。

胃气是五脏的后勤部,运中土,溉四旁,保肾气,是治病救危一大法门,五脏皆禀气于胃也,故理中汤可治百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久病、难症痼疾、重危急症,先救胃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见病治病,不顾两本,妄用苦寒攻伐,医之罪也!胃气一伤,非但不能运化饮食,亦且不能运载药力

凡治病,以顾护胃气为第一要义!先天肾气,号称命门之火。火神始祖郑钦安谓之“唯此一丝真阳为人生立命之本”,彭子益叫作“阳根”。五行圆运动之理,火可生土。脾胃如釜,元阳为釜底之火。凡治脾胃病本药不效,速温养命火,火旺自能生土,故桂附理中汤又是救胃气、治百病之要方。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生死关头,救阳为急!存得一丝阳气,便有一线生机,破格救心汤。一切外感必夹内伤,因此,麻黄汤、银翘散、白虎汤绝不可用,唯麻附细加人参乌梅炙甘草可通治一切外感。因为它在开表闭的同时,以固本气为主,属于扶正托邪法。(《思路与方法》)

脾肾为人身两本,治病要以顾护两本为第一要义。中医治病就是以本气为主,以人为本。不管任何病,本气强的,受邪从阳化热化实;本气虚的,从阴化寒化虚。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虽然是养生的大道,但治病时,是我们始终遵循的一个道理。现代人的本气无一不虚,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健康,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所有的外感病全都夹有内伤,所以单纯解表,麻黄汤之类的方法不能用。外感、内伤同时发病,就是《伤寒论》太阳少阴同病。大家都很清楚,应该固本气、开表闭,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果很虚的话可以加点人参。(《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

元气将亡,大破格用至脱险;中气虚羸,大桂附理中汤救胃气。万不可对号入座,见病治病。但扶中气肾气,听邪自去,不治之治,方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学用经方两大关》)

古人有“正旺邪自退”、“满座皆君子,小人自无容身之地”等说,对正与邪、攻与补得关系,做了富有哲理的论述。比如对待一个气息奄奄的痢疾病人,黄连、大黄沾唇必死,是谓之“十分虚邪,无实可攻”。于是“但扶其正,听邪自去”,保住了病人的生命,调动人体的正气(祝味菊——自然疗能)去战胜疾病,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论、人本论,是中医学高层次辨证论治的经验总结。“不治之治”是治法中的最高境界,补法奥秘,无过于此。食少便溏,胃气已伤,停治局部,重建中气。

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且病与人之关系,人为本,病为标。邪之所中,视人体禀赋强弱为转移。正虚则邪从寒化、虚化,且由皮毛、肌肉、经络深伏脏腑而不能透达于外,故久治不愈。今正气已旺,“满座皆君子,小人无藏身之地”,故从热化、实化。病热虽重,乃由阴转阳、由里出表之佳兆。“膏粱之变营卫过,藜藿之体气血穷”,古代中医已认识到疾病的个体特异性。豪门权贵、富商大贾与穷苦人民患同样的病,而病机转归便截然不同。前者恣食膏粱厚味、肥羊美酒,无病进补,必然营卫壅塞,病多化热化毒,凡患痈疽,宜攻宜泻;后者食难求饱,衣难蔽体,吞糠咽菜,劳倦内伤,正气先虚,易于内陷,凡患痈疽,便当补托,起码要慎用攻伐,以保护脾胃为第一要义。即使当攻,也要中病则止,勿伤正气。(《李可经验专辑》)

保护脾胃为第一要义

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求之于肾就是救阳气。(《人体阳气与疾病》)

保护脾胃为第一要义。有胃气则生,胃气一伤,百药难施。久病伤肾,加“肾四味”鼓舞肾气,立见转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万病不治,求之于肾。见病治病,专科大忌!以人为本,照顾整体,顾护脾肾元气,为第一要义。万病皆然,不独皮科。危重病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何奇之有?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则气血得以生化,五脏赖之得养,病虽危殆,便有一线生机。且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伤则生命根本动摇。今患者元气衰微欲脱,且肾中元阳又是釜底(脾胃)之火,若非此火,脾胃何以蒸化?万病不治,求之于肾。中医学又有“万病不治,求之脾肾”的论断,在危重疑难病的治疗上,确有起死回生之效。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一伤,百药难施。(《李可经验专辑》)

故以小剂缓图,补火以生土,芳化温中以醒脾。急以桂附理中汤小剂先救胃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待用药一周,胃气来复,食纳渐增,再议治本病。若妄用开破,反使中气下陷,拔动阳根,是促其死矣。(《小青龙汤治重危急症举要》)

肾为生命之主宰

脾肾为人身两本,治病要以顾护两本为第一要义。肾气又称元阳,命门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动力。所以《易经》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通俗讲,有了太阳才有了生命,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从养生治病的经历来看:阳痿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敢忘;治病用药切切不可伤阳。所以古人云: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求之于肾就是救阳气

先天肾气和后天中气的关系:后天无先天不生,先天无后天不立。《内经》云:“五脏皆禀气于胃。”所以引申出重要的原则: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古人比喻:脾胃如釜,肾气为釜底之火,肾气就是肾阳。所以《易经》对后天脾胃称“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一个先天,太阳是万物的开始,脾胃是保证人体生生不息的重要脏器,所以结论是厚德载物,这是赞扬脾土,后世治法补中土以溉四旁,中气运转,五脏得到保证,元阳就保住了。凡是脾胃病,假使理中不效,速用四逆,就是补火生土。中气伤犹可救,肾气伤,彭子益叫做'拔阳根’,从根拔起,生命终结!(《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

下焦一点命门真火发动,十二经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先天之本肾,生命之本原,所凭者,此火;后天之本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此火。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殒命。肾为先天之本,生长发育、强壮衰老之所系。

所谓种种“过敏性”疾病,皆责其先天不足,亦即自身免疫力低下。从肾论治,可谓治本之道。益气固表,脱敏止痒,隔靴搔痒而已。

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真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抱,阴平阳秘。水足则火藏于下,温煦脏腑,统领一身之气化,是为健康无病。若因外感内伤,致水亏于下,则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于是离位上奔;或肾水寒极,逼真火浮游于上,致成火不归原之证。且肝肾同源,肾水既亏,肝失滋荣,肝中所寄雷火,势必随肾中龙火上燔,而呈燎原之势,故见种种上热之症。如头痛、头晕,牙痛、齿浮,鼻衄、齿衄,目赤如鸠,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鸣如潮,口舌生疮、咽痛如火灼等。(《李可经验专辑》)

中气虽然这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釜底之火的维持,它是难以生存的。所以到最关键的时候,要照顾釜底之火。(《中医的养生》)

重视伏邪,当先解表

疾病最初进入人体轻浅表层,就是《伤寒论》太阳经,所以太阳经条文最多,误治最多,救误方法最多。所以我们知道了来路,也就知道了疾病的去路,治疗就是让它从哪来,到哪去……怎么样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汗法,解表法,在八法为首。汗法不仅仅是出汗,而且是开玄府,通利九窍,托邪外出!病的来路就是病的去路,病从太阳来,通过各种方法,再把它透发出去就好了。不要见病治病,不要见到现阶段的症状,花费了很大力气,不知道来龙去脉,抬手动脚就错了。(《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

'伏邪’之因,必是患者正气先虚,外淫六邪袭人,无力鼓邪外透,留而不去。时日既久,由皮毛、经络渐渐深入于脏,湿痰死血筑成巢穴,深伏不出,遂成痼疾。治之之法,当理清'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因势利导,扶正气,开表闭,引伏邪外透则病愈

凡病,但有表证便当解表为先。外邪侵入,先从皮毛肌表而入,此时,邪在轻浅表层,妥施汗法,开门逐盗,一服可解。果有正虚依据,则佐以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法。诸症当先解表,似乎是老生常谈,平淡之极。然而正因它平淡,往往被医者忽略,而造成严峻局面。

《内经》明示:“上工救其萌芽”、“善治者,治皮毛”。表居八法之首,凡兼夹外邪诸症,急则治标,皆当以解表为先,开门逐盗,拒敌于国门之外,最是上策。用之得当,阻断传变,大病化小,小病化了。凡病皆由表入里,表既是邪之入路,亦是邪之出路……表未解而误补则闭门留寇,后患无穷;误攻则邪陷入里,变生不测。小小一个发汗解表之法,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确也不易!

余临证经验,凡久治不效、反复发作的重病、顽症、痼疾,或节气交替疾病,必有六淫外邪深伏。“伤风不醒变成痨”,这则民间谚语道破了深刻的病理、病机。邪之中人,初必在表,失治则由表入里,正气愈虚,邪陷愈深。待病邪深入血分,侵入五脏,在治疗上便成了半死半生之局。但既有伏邪,必有征兆。邪正相争,宿疾发作,便显示病邪盘踞的经络脏腑。此时,因势利导,扶正托透,常可一举破其巢穴。慢性肾炎水肿及顽固心衰水肿,多由表邪入里而来。从临床观察,风心病多由表邪入里而来。唯病程一长,多数病人对致病之由皆不能记忆,而医者亦见病治病,忽略追根寻底,投剂则隔靴搔痒,无济于事,或得药暂愈,后必复发。(《李可经验专辑》)

故《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不单是为表证立法,也是治疗重、难、痼疾的法宝。“诸症当先解表”这样一条极平淡的治法,却寓有神奇的妙用。……人体本气已虚,外邪屡屡入侵,寒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正气愈虚,邪陷愈深,层层藏匿于三阴之里,成为痼疾。非得反复扶正托透,伏邪难以尽出。(《小青龙汤治重危急症举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