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教学手记018 西安高新一中 高阿超 高三复习公开课《思维铸语言,角度生境界—高中作文论证策略指导》

 新用户37829311 2024-03-12 发布于陕西
图片
图片

时间:2024年3月12日8:45—9:35

地点:西安高新一中报告厅

课题:《思维铸语言,角度生境界—高中作文论证策略指导》

授课教师:高阿超老师(西安高新一中)

评课专家:西安教科院副院长  贾玲

评课时间:9:35—10:10

课堂实录:(课堂即时速记,错误在所难免,最终解释权归高阿超老师。)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题目是2023年新课标2卷作文,大家先读一下。

图片

师:大家读得有点急,有些吃字,不急,咱们再读一下。

师:“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生1:学习在瓶颈期时,不想被打扰。

生2:心情不好时,不想被打扰。

生3:学习有困难,想独立思考时,不想被打扰。

师:看来大家都是学霸,想的都是学习。这些是观点表述。如果写作文,下面应该怎么办?

生4:想一下概念的外延。

师:大家知道了观点,下一步怎样思考?

生5:想分论点。

师:材料中有没有说为什么不愿意被打扰?

生6: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

师:如果这样思考,可能会有套板反应。我们看一个作文片段,大家评价一下。

图片

生7:角度小。

师:他说的原因层面对不对?能不能证明观点?如果有不足的,在哪里?

生8:可以,但是安静的内涵不够深刻,论据不够多元。

师:论证原因已经完成,论据不够有力。下面看一个仿句。

图片

生9:那是读书时不被打扰的安静。

生10:那是幻想未来时不被打扰的畅游。

生11:那是在树林时不被打扰的宁静。

师:我看大家有点压力。咱们先暂停一下。大家想一下,读书时能不能论证安静不被打扰?

生12:可以的。他是想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不是物理意义的空间。

师:有物理意义的,还有?

生13:精神意义。

师:读书,幻想,能不能放松、沉淀、成长。我们讲安静时,尽量不要写表面的。可以写看起来不安静,但其实很安静。大家再想一下,仿写一下。

(提问几个学生)

师:概念的界定直接影响论证的宽度。世界没有标准的动和静。“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你能静,就能静。看第二个活动:

图片

生14:当我学习时,不一样被人指指点点。

师:也就是说大家学习时,不一样别人打扰。

生15:自己订的计划,不希望被打扰。

生16:中午有一个休息时间,不希望被打扰。

师:这位同学说了一个问题,不仅仅是高新一中的问题,大家睡眠不足。这就要涉及到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作文成立的理由应是现实意义。我们这样写的时候,虽然不是代圣人言,但可以代万人言。下面看第二个活动

图片

师:老师最担心什么?

生17:老师担心思路被打断。

师:这位同学没理解老师。

(几个学生回答不大流畅,可能话题离学生有点远,教师引导)

师:大家先交流一下,选择社会中一个或几个群体,说说他们心中最大的安静与打扰。

生18:老人追求的安享晚年天伦之乐的自在,但科技的进步却打扰了他们的老年。

师:说的很好,很多智能手机,比如到处扫二维码什么的,打扰了老年人的生活。

生19:女权主义的滥用成为了平权主义的障碍。

(几个学生分别说例子,文物,钢琴师等)

师:当我们言说时,我们就走向了社会。

图片

生20:海豚等动物。

生21:每一个生态系统追求的是自己的平衡。

生22:国际秩序追求的是安静、和谐。

生23:文物古迹不想被打扰。

师:环境、古迹、国际秩序不想被打扰,这些打扰我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生24:是一种观念。

师:读PPT

图片
师:这是我写的。这节课我想和大家共同写一篇。大家写空缺的部分,咱们共同读一下。
图片

图片

师:咱们这节课学了什么呢?(教师板书)

图片
图片

师:最后我们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谁又能认为安静的自我不是一种孤立和自负呢?大家课下思考。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图片

评课:西安教科院副院长  贾玲

图片
图片

要点摘录:1、如何突破二轮复习的瓶颈,这是教研的力量。写作是最大的板块,但教师容易忽略,学生不易提升。本节课选题“安静不被打扰”范围很大,如何扩大外延具有深度,这个选题很有意义。写作的意义。如果不能从自我出发,不能观照自然、社会,如果不能自我突破,怎么能突破写作呢?创意表达不是技巧的问题。没有境界的技巧只是雕虫小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突破思维,这是重中之重。

2、这节课定位非常清新。精心选择了新课标二卷作文。相对而言,新课标二卷有些过度性质。我们不能只盯全国乙卷,要稍微有点超前意识。

3、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让学生思考,就成了机械的训练。四个活动都是思考:写作活动。

4、重在思维。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思考。在课堂中,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渐渐打开了思维。

5、引领。教师引领很到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要准确客观评价学生的回答。我们要让课堂真实、真切。我们要以解决问题为主。

6、深度。 教师通过建构达到深度。这一点需要为高阿超点赞。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了教师和学生思维的高度、宽度和厚度。

  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这么大分值的板块需要怎么思考和教研。

下面我说一下作文的大的方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