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闭症孩子想上普校,能力到底要到什么程度?

 北医脑健康 2024-03-12 发布于北京
点击拨打脑健康线下中心电话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顺利进入学校,实现独立生活,最终融入社会。

但如果孩子达不到相应的能力,而普校又没有预备足够的支持环境和机制,被迫过早进入普通学校反而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发展。

No.1

孤独症孩子不要轻易随班就读

子什么情况下,不适合“随班就读”?


✘ 如果特殊需要学生的技能表现不足,强制把学生安排到融合环境,弊会大于利,随班就读容易变成随班就坐。

✘ 在学生区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容易模仿普通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养成不良习惯。

✘ 未能争取时间放在最需要的核心技能学习上。

那么,孩子“随班就读”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

首先,孩子要具备有一定的行为规范

要保证他基本上能坐下来一节课,而且,上课的时候不能到处乱跑。

当孩子在课堂上可以安坐,遵守校园中常见的基本指令、规则以及很少出现不恰当行为(哭闹;攻击性、破坏性行为)时,进入学校就读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其次,孩子具备了比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能够去表达自己的一些需求,能够有礼貌和有技巧地表达拒绝,具备日常沟通和对话技能。

此外,要评估孩子的能力,选择匹配的班级

例如,孩子的能力跟普通孩子差的不够多,比如差半年,进去以后,本来孩子的年龄应该上中班,现在可能要进入小班,咱们还要往后退一个班次,才能融进去,否则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挑战。再比如,孩子的能力跟普通孩子差一年,就很难融进去。所以,家长们不要觉得融合就是跟正常孩子在一起。

No.2

孤独症孩子要不要上普校?

关于孤独症孩子是否要上普校,贾美香教授也有一些建议给到家长:

首先看孩子的认知功能、智力发展的水平,还有交往的问题。

1、建议高功能的孩子晚一年入学,家长帮助他打好基础。

对于高功能孤独症,也就是智力发展得比较好、认知功能比较不错的孩子,建议孩子回归到主流,在正常孩子的环境里学习。

但因为他的心理发育比较慢,最好是晚一年上学,这样他的心理年龄跟同龄孩子基本上是同步的,跟人交流起来就不会很困难。

孩子到正常孩子的环境里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家长要跟老师沟通交流,请老师尽可能多给他一些机会。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结对子,有一些孩子宽容、大气,不会斤斤计较,那就尽量让他多交朋友,同龄的孩子也可以帮到他。

海淀区一所学校曾经收了五六个孤独症孩子,有一个家长做得非常不错,她是一名医生,她的孩子认知功能、智力发育得比较好,但沟通上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家长每天带孩子第一个到教室,把全班同学的卫生都搞完;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她都会发言,说自己的孩子在交往上有些困难,希望得到更多孩子的支持和帮助。

在开始好几年,这个孩子都是跟着妈妈第一个到学校,后来就不用妈妈了,他会自己第一个到学校开门,把全班的卫生都搞得干干净净,还帮助老师做很多准备工作。

我觉得是家长的行动感染着孩子,也帮到了孩子。结果这个班级对孩子非常接纳,他在班里生活得也很快乐,特别顺利地跟着同龄孩子一起上了初中,高中到国外学习,后来还上了大学。

一开始打下好的基础,确实是靠家长的努力,但有些家长藏着掖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问题。

其实早一天面对,我们孩子就可以早一天得到更多孩子的包容和理解,同时老师也会给到这个孩子很多机会。

2、不建议能力比较差的孩子“随班就读”,可以到特校学技能。

如果孩子程度比较重,智力发展比较落后,我不建议孩子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实际上叫“随班混读”,好多孩子学不着东西,自尊心还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有的老师的包容理解程度不够强,孩子的发展空间就很窄,与其这样,不如到特教学校里面去。

在特教学校,对于一些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孩子,不应该有家长或影子老师陪同。

家长应该早给孩子做准备的,锻炼孩子的社交技能,劳动技能,包括生活技能,在这些基础上学一点点文化课。

对于一些程度比较重的孩子,学习不是他的主项,一开始就要启动生活自理的培养,再学习一些简单的技能劳动,类似于流水线,为未来自食其力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3、孩子能够独立自主,是每个家庭的终极目标。

大家不要觉得孩子上学就一定学习数理化,家长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孩子未来能够自食其力。

每一个家长都不可能陪伴孩子到永远,如果不出特殊情况,孩子总会是走在家长的后面,孩子能够独立,家长才能安心。

如果很多问题早期没有系统地去解决,就像现在有很多大龄的孩子,学业上能上高中,但最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又回归家庭。

很多孩子本来是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的,但现在他做不到,就是因为他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行为规范很差,经常做恶作剧等等,别人没有办法接纳,结果就是孩子能力很强,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等到孩子二次回归家庭的时候,家长会觉得他完全自我封闭了,再想把他从家里带出来就很困难了。

有的家长现在舍不得孩子过集体生活,觉得孩子不能离开家长,在自己有生之年要看着这个孩子,这对自己对孩子不一定是最好的。

我一直在讲,家长一定要解放自己,孩子是去学技能了,他有地方去了,你也有自己的生活了,你的身体变好了,陪伴孩子时间才能更长,否则家长被孩子折磨得身心疲惫。

有些家长一路走来,最后自己得了晚期疾病,这时候才想到给孩子找一个地方,妥善地解决他的生存问题。

但如果孩子的好多毛病都没有克服,在家里边滋生了很多问题,只有吃喝的时候他才能安静,否则他就会有情绪行为问题,未来怎么可能独自生活?

孩子为什么把家长折磨到生病?就是因为家长不但身体疲惫,更多的是心理疲惫,身体每况愈下,最后陪伴的孩子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积极地倡导家长要解脱自己。

▼关注公众号,领取海量免费资料

点击拨打脑健康线下中心电话

我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