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向衰败的安徽书法

 梅苑67968851 2024-03-12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图片

图片在当下的文艺界,多有“守正创新”的提倡,这一提倡深获我心。从我的理解出发,这里的“守正”既有守艺术之“正脉”的意思,也有守“正学风”“正行风”的意思。

号为安徽书坛“领军人物”的吴雪先生,他的书法与“正脉”无关,只与“烂苹果”书法的“脉络”有关;而他身体力行的“坏学风”“坏行风”更是被全国书法界广泛诟病。所以,由他主导的“正书展”,“不正”将成为主调,“不正”合写为“歪”,这个蹩脚的展览若命名为“歪书展”,无疑更加恰切。


走向衰败的安徽书法

——以安徽首届正书展为例

文/长安居

自新时期书法热大潮蓬勃兴起之后,安徽一省的书法创作状态,虽然不像河南、山东、辽宁等迅速崛起的书法大省那样引人瞩目,但安徽年轻一代书法篆刻作者的创作成就在当代书坛而言,是有地位、有分量的。

赵长刚、燕守谷、邵岩、于明泉在上世纪90年代末被誉为山东书坛的“四小龙”。在30、20年前,安徽书法创作基础层面作者的“人数”,比之山东书坛或有所不及,然而如把其时安徽书坛产生的尖子作者,置于全国书法界,同当年书坛的青年翘楚人物一一比肩,则未遑多让。

以山东书坛“四小龙”的专业水准作为标尺,在安徽书坛也同样能遴选出与之旗鼓相当的“四小龙”。在我看来,戴武、刘廷龙、王金泉、王亚洲(以年龄排序),即可目为安徽书坛的“四小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安徽书坛群众化的书法基础不及河南、山东、辽宁等新时期新晋的书法大省水平,固是一个不争事实,但只要有尖子作者在,由尖子作者引领的“传帮带”学风一旦在安徽书坛推扬开来,安徽书法创作的崛起应指日可待。

图片“珠”字的短撇写为一点儿,明显是不合字理的写法。(安徽省首届正书展优秀奖作品)

客观评价,在方茂鸿先生、王亚洲先生担任安徽省书协秘书长,主持书协日常工作的那几年,是安徽书法向好发展的黄金时代,“书法皖军”的文艺名片开始在全国书法界已经叫响,中流水平的安徽书法创作,正渐次向书法大省的“朋友圈”迈进。按照常理,安徽由此进入书法大省的行列,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意想不到的是,名欲熏心、利欲熏心的“烂苹果”书法家吴雪先生,以其非专业化、非学术性的卑鄙“手腕”,窃得安徽书协主席的大位(安徽省书协秘书长由书法“白丁”程多林先生担任),至此,安徽书坛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

在吴雪先生担任安徽省书协主席的五年间,他除了假借安徽省书协主席的“幌子”,冒充著名书法家,四处兜售其不堪入目的“烂苹果”书法而大发横财,大搞“雅腐”之外,就是以“武大郎开店”的狭隘、阴毒心态排除异己,对安徽书坛真正的名家如刘廷龙、王亚洲等进行打压排挤。此外,安徽省书协又首开以“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书法批评中不同观点的纷争问题,更深为全国书法界共同鄙视唾弃,安徽书协因此劣名昭著矣。如谓吴先生用他的无知无能无耻,为安徽书法带来一场深重的灾难,也实在不为过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如出一辙的“四胞胎”隶书对联(安徽省首届正书展优秀奖作品)

在某种程度上评价,吴雪先生犹如安徽书坛的“灾星”,这不是对吴先生的刻意贬损,而是据实的坦言。吴先生最擅胜的坏行风、坏学风带给安徽书法的灾难将是久远的,有关于此者,已在“安徽省首届正书作品展”的作品中清晰显现。

昨天,安徽省文联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了从“安徽省首届正书作品展”中评选出的40件优秀作品,纵观这40件“优秀”作品,讲老实话,没有一件作品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诸作均为格调低下、艺术水平平庸的劣质作品,这足以揭示出,吴雪先生治下的安徽省书协,已失去了它的基本工作功能——为安徽书坛培养书法人才、尖子的功能。尤其令人深感痛心的是,安徽书法“四小龙”时期的皖人书法创作是那么富有生机,而今的安徽书法创作则弥漫、充溢着一股让人窒息的死气,安徽书坛上空流动着的这一死气,显然与吴先生一贯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书法“雅腐”密切相关。

《学经》中有明训曰,“同之失和者,百人同声,则为鸟兽,千人同行,则为虫蚁,万人同声则为草芥。和者,声异而存,不以音多为杂,不以高低为乱,不以相左为害,求和不求同,和而不唯一,万物自得生机”。如将此语移至书法创作领域,亦足堪为的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为了实现一个工作目标或学术目标,比如“大力发展、提升安徽书法创作的整体水平”,这一目标的指向可以是一致的,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过程中,必须包容不同的,乃至看似为“异端”的观点。因而,形成“不以音多为杂,不以高低为乱,不以向左为害,求和不求同,和而不唯一”的书协工作思想,就显得比什么都重要了。

安徽书法“四小龙”之所以能被全国书法界看重、尊重,就体现在他们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取法、风格等的各有不同,而非趋同和同质。他们在30多年、20多年前那个正常的书坛环境中,他们不必担心因在创作上的“求异”而被孤立、否定,这恰恰是基于那个开放、多元、专业的书坛环境,能够使他们每个人都很容易获得一种思考、创作上的“安全感”。可以这么说,我们每个人,包括艺术才华很高的名家,在书法创作一途,或多或少均存在偏执、虚妄的一面,然而正是有了这一差异化的思维,也才会在群体化的艺术交流、碰撞中形成互补,也才有可能能更好地拼接出切近完美书法创作的真实全貌,也才能最大限度地看清看透某种书体、某一书风的审美内质。一言以蔽之,一个书法家协会、一个专业书法机构等,包容多元的书法“异见”,对各类书法“异见”采取宽容的态度,才会更好地按照书法艺术本身的规律,来推动书法事业的大发展。

图片

图片两件隶书是完全一样的“写法”,只用笔的轻重略有差别罢了。“瑶”字是硬伤错字,隶书的“瑶”字右上从“月”而非“爪”。(安徽省首届正书展优秀奖作品)

由安徽省首届正书作品展传递出的可怕信号是,本展隶书一体的优秀作品完全流于“同质”,获得优秀奖的14件隶书作品,假如掩去作者的落款署名,在旁观者来看,的确仿佛出自一人之手。一个全省规模的“正书展”,“同质化”现象表现如此之烈,症结出于多方,此不容否定,但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是吴雪先生在过去的五年以来,于安徽书坛排除不同意见、观点,大开他的吴家“一言堂”乃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们会轻易体察到,这些隶书作品的作者,在其内心深处颇多一种“不安全”之感,他们在潜意识里,对吴雪先生主导下的安徽“省展”评委之低水平低眼光,似乎“洞若观火”,他们害怕被“官方”的书法体~制所排斥,所以只能主动或被动地按照安徽省书协所“规定”“认定”的“写法”来“创作”了,以期待让艺术水平、审美眼光低下的“评委”们看得懂,这一创作行为无异于把个体的独立思考意识全部消弭,而后再被所谓的“省展”书法彻底同化。

由吴雪先生主导的安徽“正书展”,正是对个体艺术灵思的全面戕杀,原本一个鲜活的、具有创造活力的艺术个体,为了把自己同化于吴先生掌握下的“官方”书法体系中,得到一点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微末利益,他们的创作才思、灵感、独立思考的意识等,都必须遵守由自吴先生亲手厘定的审美“规范”与“权能”。更加可怕的还有,这一来自安徽书协“官方”的书法审美“强权”带有非常强的侵蚀作用,一位书法作者在其接受了这种审美“强权”的那一刻起,原本在个人身上表现出的敏锐辨识力和丰富审美力都将于倏忽之间荡然无存,这样的一个“人”与麻木的纸片人又有什么呢?

也许在吴雪先生的“治会”预想中,他最为企盼的正是这种效果。唯此,才没有人对他提出不同的意见,才没有人公开质疑、批评他的无知无能无耻。写到这里,我要发出一个严肃的追问了,吴先生是否在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学术话语权,对安徽的书法创作进行一种近乎“奴化”的“驯化”呢?如非“驯化”的结果,“同质化”的展览效应何以表现得这么惨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葫芦娃”式的“多胞胎”隶书作品,这是否很有喜感呢?另外,罗宇飞把“望岳”写为“望月”,即便是这种不能容忍的硬伤,安徽省书协也不会取消其获奖资格的,因为罗的这点“小错”比之“烂苹果”书法家吴雪先生泛滥成灾的大错特错之书,都不值一提了,安徽书协行风的败坏可见一斑矣。(安徽省首届正书展优秀奖作品)

苹果手机的创始人乔布斯说,“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你合群了,你就消失了”。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是“离群”,艺术创作“离群”理想的实现,全筑基于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强化和宽容、开放的学术环境,而后者的大环境成其气候后,独立思考才能蔚成风气。

“烂苹果”书法家吴雪在安徽省书协主席的“座位”上多呆一天,安徽书坛距离独立思考必也越远,安徽书法不可避免地继续走向衰败更衰败。这真是当代安徽书法最大的悲哀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