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古建筑-衙署与学校

 江南一鱼6jvvqc 2024-03-13 发布于江西

    图片

      现存的江西古建筑受北方官式建筑的影响相当有限,即使官府建造的衙署和学校亦如此。江西各级传统衙署绝大部分均已不存,现存较完整者仅浮梁县衙一处,具有较明显的地方特征。

     江西现存的官学仅有几处县学,其中仅萍乡县学保留学校部分,其余仅存文庙。考试设施则除玉山考棚一处外,均已不存。在这少量的学校中,也可以见到显著的地方做法,与官式建筑差别明显。

      江西历史上文教发达的主要表现,是自唐代以后一直有相当数量的民间书院存在,代替官学,履行教育职能。据李国均等统计,唐代江西就开设有七所书院,为全国最多;至宋代增加至224所,清代再增加至323所。事实上,还有大量乡村书院未统计在内,如本书将要介绍的吉水朗山书院。这些书院,有些至明、清已具有官学色彩,建筑形制亦具有官学特征,如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但仍有部分为完全的民间书院,建筑形制亦与民居近似,是江西文教传统的具体而鲜明的体现。

第一节衙署:浮梁县衙

      浮梁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在历史上曾两撤两立,三易县名,五迁县治。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鄱阳县东界置新平县,包括现在的祁门县和婺源县的一部分,县治设在今浮梁县江村乡沽演村,系当时县域的地理中心。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新平县撤销,重新并入鄱阳县。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在原新平县范围内置新昌县,县治设在昌江与其支流东河交汇处的南城里(今属浮梁镇)。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析县东南的游金乡与歙州休宁县西南部合置婺源县,新昌县版图缩减1/4以上。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昌县更名为浮梁县。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又分出浮梁县东北部与歙州黟县西南部合置祁门县,版图再次缩减1/3以上。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因水患,县治迁往昌江之西的高地,即今口的浮梁镇旧城村,从此历经1100年不变,直至民国5年(1916年)浮梁县县治迁往景德镇。1927~1929年一度改为景德市,后恢复为浮梁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市县分离,景德镇单独划出建立景德镇市。1960年浮梁县建制撤销,行政区域由景德镇市直辖。   1988年重置浮梁县,县政府驻浮梁镇大石口至今。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浮梁以瓷茶互利、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格局在各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浮梁县在天宝元年即定为上邑,知县为五品衔;以后又屡次被越级定为五品县衙,是少见的高品级县治。

      现存的浮梁占县衙建于清末,占地约6.5公顷。现保留中轴线上的头门、仪门、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县衙主体风貌。1987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头门主体为三开间马头墙硬山顶建筑,两旁设八字砖照壁,后设门房。主体前后设通廊,以砖墙分隔。明间中央开一门,设宽大青石门仪(图3-1-1)。

图片 

     入内为宏大前院,两厢为诸赋税公事房,系近年重建。仪门位于前院端部中央,亦为三开间马头墙硬山顶建筑,前后通廊,以板壁分隔,三开间均开门(图3-1-2)。

图片

      入仪门,为另一宏大庭院,两厢为礼、吏、户、兵、刑、工六房司吏办公处,亦系近年重建。端部即为县衙大堂,为五开间带前廊马头墙硬山顶建筑,中央三开间打通为厅堂,明间有匾,称“亲民堂”(图3-1-3)。明间脊檩下书有墨书“大清宣统元年岁次己酉孟冬月下浣吉立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权知浮梁县事张、毛公建”。按清宣统元年即1909年。

图片

      结构体系为抬梁穿斗混合木结构,明间二贴为抬梁,边贴为穿斗,与赣东北地区一般人祠堂做法颇为近似,斗栱均为丁头栱或撑栱,毫无官式建筑特征(图3-1-4)。

图片

      大堂后为一狭长天井,中植花木,有穿廊通向二堂,系一座明三暗五开间建筑,中央三开间亦打通为厅堂,亦有匾,称“琴治堂”(图3-1-5)。梢间为暗间。二堂后为一更为狭长的天井,称三堂实际为知县居住部分,天井中亦设有穿廊通往二堂,实仅明间一开间而已(图3-1-6)。

图片

图片

第二节 官学

       中国古代的学校体系总体可分为官学与私学两部分。官学大约起于西周,历代时有更张,名目不一,大致分县学、府(州、郡)学、国学等层级,有名无实时多,名实相符时少,至宋代以后逐渐沦为科举制附庸,已失去教育意义,主要负按国家订立的标准行督导考核之责,并相应地推销法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更接近于一个考试机构。

       中国官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级学校都担负了祭祀职能—祭孔。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8年),汉明帝就下令国学与郡县学校皆祀周公和孔子,这是在学校内祀孔子之始,但当时学校并不立庙。魏孝文帝统治期间,谥孔子为“文宣尼父”,各地官学祀孔子的礼制有所发展,开始在各地地方学校建立孔庙,但尚未形成制度。至唐初,先是唐高祖李渊在京城的国子学设周公、孔子庙,奠定了学庙合一的雏形;至唐太宗统治时期,将周公祭祀从学校移出,学校专祀孔子,又命各州县皆立孔庙,从此,学庙合一的制度开始广泛推行,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学庙祭孔制度。唐玄宗加封孔子为“文宣王”,此后,孔庙又称文庙。

       官学在各地的发展先后不一。江西地方学校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西晋建立的豫章郡学和鄱阳郡学。豫章郡学于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由豫章太守胡渊创建。鄱阳郡学由鄱阳内史虞溥创建,具体年代不详。虞溥生卒年亦不详,约在公元240~300年之间,任鄱阳内史值其早年,因此鄱阳郡学的建立有可能早于南昌郡学。县学则始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创建的萍乡县学,宋代地方学校出现大发展,至北宋末年,江西所有州县都已建立学校。

      清末废科举,民国停祭孔,官学两大职能全部消失。部分官学转为现代学校,另一部分官学逐渐湮灭。至今,江西境内传统官学的学校部分几乎已完全消失。

一、萍乡文庙

       萍乡文庙位于萍乡市旧城区南部文庙巷,原系萍乡县学的一部分,创建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在江西所有官学中兴建最早。此后亦经过多次迁建,至明嘉靖三年(1524年)迁至今址,此后又经过数次重修,现存建筑格局形成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筑本身则经过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1987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图3-2-1)。

图片

        萍乡县学原由三路建筑组成,东路即文庙,由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门)、厢房、月台、大成殿、后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图3-2-2)。文庙之西为县学,西一路设有明伦堂、崇圣祠和教谕署、训导署,西二路为斋舍。现仅存文庙部分的大成门、大成殿(图3-2-3)和殿前东西两庑,以及学校部分的明伦堂(图3-2-4)和训导署(图3-2-5),其余均已不存。棂星门为近年重建,并非原物。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建筑单体具备浓厚的地方色彩。大成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加前后廊,明间及两次间为大门,东梢间为名宦祠,西梢间为乡贤祠。通面宽约29米。中央三开间设楼,覆以歇山顶,两次间中又加入不落地的柱,使楼层变为五开间。两梢间为两坡硬山顶。出挑全为挑梁,梁下加雀替,梁头插纱帽翅插栱。

       门内为庭院,两侧设廊庑,庭中设月台,上为大成殿。大成殿外观面阔五间,实际为五开间加周围廊,但南北外廊减柱又移柱,先减去梢间外侧廊柱,再将梢间内侧廊柱移至明间廊柱与转角廊柱之间,使外廊亦为五开间,导致柱网梁架组织颇为复杂。明间廊柱为透雕盘龙石柱,其余廊柱均为抹角方石柱,重檐歇山顶。殿内满铺平閣天花,绘山水花鸟图案,明间设斗八藻井,绘云龙麒麟图案。梁架为穿斗式。下檐为挑梁出挑,梁头插纱帽翅插栱。上檐为四跳如意斗栱。整个建筑的装饰十分复杂。

二、赣州文庙

      赣州文庙原系赣县县学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创始于北宋,但此后经历数次迁移,直至清乾隆元年(1736年),才最终迁于今址。其地位于赣州旧城东南的厚德路东段,东侧有慈云寺,西侧有武庙,南面隔道路有濂溪书院。乾隆四十二年(1778年)又经过完全重建,形成保留至今的格局,不过仅有文庙幸存,其余部分均已毁去。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坐北朝南,前有开阔广场,中设棂星门及泮池,均系近年重建(图3-2-6)。泮池后有戟门,两侧又设东西二门,内有一横向庭院,东、西两端设官厅。

图片

     院北正中为大成门,系三开间歇山顶二层楼房,木结构纯为民间做法,下层明栿为月梁,斗栱为某种丁头栱与撑栱的混合;上层斗栱纯为细杆型撑栱。大成门两侧分设名宦祠、乡贤祠。内为一纵长庭院,两侧有宽广廊庑,用曲线封火山墙分隔成三段。中有甬道通向一方形月台,台后即为整个建筑群的核心大成殿,殿后还有崇圣祠。总占地7000余平方米。现存的这些内容实际上仅是原县学的中路,东、西两侧原来还各有一路。东路为县学主体,外有头门,内部沿南北轴线延伸,前半部为学校,依次设明伦堂、正斋、后堂,现已不存;后半部为文昌宫,设魁星阁和尊经阁。西路较小,外也设有头门,内部有副斋,后设节孝祠和孝子祠,现均已不存。

     大成殿是文庙建筑群的精华所在,坐落在1.5米高的石台基上。殿身面阔七间31米,进深六间24米,实际为五开间带周围廊,重檐歇山顶。正脊高15米。屋顶覆以青绿菱形剪边黄琉璃瓦,加上青花瓷的屋脊和吻兽,并配以彩瓷宝顶,气势华贵庄严(图3-2-7)。

图片

      结构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廊柱采用红石柱,下层斗栱为明间出丁头栱二跳,次间出丁头栱三跳;上层斗栱为明间出丁头栱三跳,次间出丁头栱四跳,各层栱头上均有纱帽翅。廊上每开间均覆以覆斗藻井,明间藻井四边以如意斗栱承托。大殿中塑有孔子像以及孔伋、孟子、曾参、颜回四配之像,两侧还塑有十二哲人像,供人们祭祀。两侧廊庑和殿后的崇圣祠(图3-2-8)多使用曲线山墙,是赣南受到闽广地方建筑影响的体现(图3-2-9)。

图片

图片

三、安福文庙

       安福文庙原来也是安福县学的一部分,创始于北宋庆历(1040~1048年)年间,后来也经过两次搬迁,至南宋绍兴十二年(1143年),迁建于今址即安福县平都镇西门。此后历经修葺。至清同治二年(1863年),再次重修,形成保存至今的形制。 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建筑有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庑、西庑、大成殿等。

     大成门前为半月形泮池,状元桥横卧于泮池之上,名宦祠、乡贤祠分别位于大成门东、西两侧,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庑和西庑,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位于同一条中轴线上,名宦祠和乡贤祠、东庑和西庑均呈对称分布(图3-2-10)。

图片

        建筑布局虽符合一般官学文庙规制,但单体建筑造型、结构与构造则几乎纯为地方民间做法。

     大成门为一座十一开间建筑,长约40米,将大成门与名宦祠、乡贤祠组合成一体(图3-2-11)。

图片

图片

       中央五开间为大成门,两端各三开间分别为名宦祠、乡贤祠,进深两间加前后廊。整体而言是一座两坡硬山顶建筑,明间和两次间设楼,覆以单檐歇山顶,明间楼层又设一牌楼式厦顶,使整个轮廓成为类似于大牌楼的三叠水形状。前后廊柱均为红石柱,正面明间的两棵石柱为透雕盘龙圆柱,其余为抹角方柱。中柱为木柱。出挑纯用丁头栱承挑檐檩,下檐两跳,上檐三跳。厦顶檐下作曲颈轩。

       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实际上为五开间前后槽带周围廊,通面宽22.50米,通进深16.90米,重檐歇山顶。形制与赣州文庙类似,但体量较逊。所有廊柱亦均为红石柱,明间亦有两棵透雕盘龙圆柱,柱的尺度、做法均与大成门类似。内部结构为彻上露明造,内槽为九架梁承檩,外槽为三架梁。所有檩均由柱或蜀柱直接承托,是典型的南方抬梁做法。下檐出三跳如意斗栱承挑檐檩,上檐出三跳丁头栱承挑檐檩,均为地道的江西民间祠祀常见做法。整个建筑的装饰性很强(图3-2-12)。

图片

图片

四、玉山考棚

      玉山考棚即玉山县试院,位于玉山县城冰溪镇宝庆桥南头东侧。其东原有魁星阁、文昌宫,现均无存。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12年),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次重建。2000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试院与府县学同为传统科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科举分为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童子试又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全部通过者可入府县学,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考试合格,方可参加由各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合格者称为童生,可以参加由各省督学官员主持的院试。故县试院是科举考试体系中最基层的考场。玉山历史上人文荟萃,出过三百多名进士,每年参加县试的人数众多,故专门建造试院是罕见的,保存至今的县试院的实例。

      玉山考棚共由四幢建筑组成,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占地近3000平方米(图3-2-13)。

图片

     出入口在南端,外设围墙大门,入内为一座五开间门厅,设中柱,每开间均设板门,即为考场正门“龙门”(图3-2-14),举行考试时,考生由此进入点名搜检,之后锁闭,至考试结束方开门,称“锁龙门”。北端为一座五开间正厅,考试时考官在此休息监场(图3-2-15)。两厅之间,建两座号舍东西相向(图3-2-16),各有25个开间,背靠背设50间号房(图3-2-17),形成共四列100间号房的规模可容100名考生应试。两座号舍之间有一条长75米宽3米,用青石、鹅卵石铺就的甬道,号舍背面又各设狭窄甬道供考生进出(图3-2-18)。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节 书院

      中国私学的传统亦源远流长,至少可追溯到孔子设帐收徒,有弟子三千之多,故孔子身后被尊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教育家,而历代仿效者亦众。

      尽管自汉代之后,孔子创立的儒学就成为官学千古不易的唯一经典学科,然而历代都有众多的学者自行创办私学,宣讲他们对孔子遗留下来的经典的研究心得和增补发展。这些内容往往在其生前受到当权者的排斥甚至镇压,而在身后又常常会获得当权者的承认,成为儒学正宗经典的一部分。如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其命运都属如此。而在另一方面,私学的基本形式私塾,又是一般民众接受启蒙教育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通向官学之门的进身之阶。所以官学与私学的关系,是非常复杂有趣的。

      大体上说,私学既是中国教育的基础,又更多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普及、发展和提高,同时又常常为官学多少提供一些新鲜的内容。

     私学的基础是遍布城乡的私塾,但其较为高级的形式,后来通常称作书院。书院始于唐代,大兴于宋代,至清代逐渐衰落。宋代至明代的书院,多数以学者聚众讲学为主;明代中期以后,许多书院逐渐也变成科举制附庸,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八股文制艺;清代初期对书院多有压制,但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皇帝发布上谕,将书院纳入学校系统管理。此后的书院大多已属官办,也像官学一样变得有名无实,不仅内容几乎全为科举时文,所谓教学其实也不过就是每年举行若干次考试考查而已,师生均鲜有住校,只在年节日时前来行礼如仪。

     然而在这千年之中,确实有许多书院在当时成为中国思想、学术界注意的焦点,为宣扬学术、培养人才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而江西的书院在其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庐山白鹿洞书院,常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由私人创办的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则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哲学辩论会在该地举行而成为一处学术圣地。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乡村书院在山野田畴之中无声无息地为社会和民族提供了最基本的教育服务。在现代化过程中,大量书院消失了,但仍有少数书院保留至今,使我们今天可以一睹古代的教育环境。

一、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面临鄱阳湖通往长江的水道(图3-3-1)。

图片

    庐山在唐代已成为著名风景胜地,多有高人雅士在此结庐隐居。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有一个叫作李渤的隐士,养有白鹿一只,据说善通人意,竟能来往山间,传递书简,甚至入市沽酒,被山民奉为神物。李渤遂得名白鹿先生,而他所隐居的无名山谷也就从此被称为白鹿洞。李渤后来出仕,曾在九江任刺史五年,其间在白鹿洞大兴土木,使其成为一处名胜。但李渤身后,白鹿洞迅即从历史中消失,留下了一段百多年的空白。

      唐代于公元907年灭亡,庐山初属吴王杨行密管辖,后属南唐。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在白鹿洞建“庐山国学”,与首都南京的正式国学国子监并驾齐驱,学生曾达数百人之多。但在南唐亡后,庐山国学也随之瓦解。虽然在地方人士的维持下,白鹿洞作为一个私人书院又延续了几年,但很快就又变得毫无声息了。

      又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空白,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著名学者朱熹任知南康军,成为管辖星子县的地方官。到任不久,他就亲自前往白鹿洞考察,决定重建湮灭已久的书院。次年三月,修复工程初步告竣,朱熹率各级官吏,召集师生,前往书院,先行礼如仪,再升堂讲说《中庸首章》,并与同人作诗唱和。接下去的一年中,朱熹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后来成为全国书院广泛遵循的办学条例;邀集了陆九渊等多位著名学者前来讲学;还建立了一整套书院礼仪制度。虽然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即调任他职,而且一去不回,但终其一生,他始终遥控书院的事务,出资建造书院中祭祀孔子的建筑—礼圣殿,遂使白鹿洞书院的声誉日益增大,后来还不断得到皇帝和朝廷的赐书、赐额,成为南宋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南宋亡后,白鹿洞书院在元代屡有兴废,事迹不多,元末又废。至明代正统三年(1438年),翟溥福担任星子县地方官员期间,才纠集地方人士共同出资,对荒废已久的书院进行大规模重建,奠定了直至今日的书院格局。此后直至晚近,续有修葺。现存的白鹿洞书院由不对称的五路四合院组成,背依山坡,面对流水,规模在江西三大书院中首屈一指。西端一路现有朱子祠等建筑,东端一路原为号舍,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此兴办“江西高等林业学堂”,现为白鹿洞书院文物管理所的办公和生活服务部分,均已非原有格局。中间三路则基本保持着晚清时期的面貌,占地约4200平方米(图3-3-2)。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西路是书院主轴线,前有棂星门,为一五开间石牌坊,上有明人所书“白鹿洞书院”石刻(图3-3-3)。

图片

     门后为一形制少见的长方形泮池。池后为礼圣门,为一幢两坡顶五开间平房。门内为一广庭,庭后两侧有廊庑,中间即为书院等级最高的建筑——礼圣殿,规制较一般县文庙减等,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实际为一座三开间前后槽带周围廊平面,重檐歇山顶(图3-3-4)。

图片

      中路也是一条重要的轴线,前为八字头门,门内有御书阁,为一座三开间二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图3-3-5);阁后亦有一庭,庭后为明伦堂,乃一五开间大厅;堂后在山体中凿有一洞,题曰白鹿洞,洞内有一座白鹿雕像;洞前从山中挖出一小块平地形成一个小院,院侧有蹬道,拾级而上,即可到达白鹿洞顶上的书院制高点——思贤台,在此可一览整个书院的风光画。

图片

     东路前亦有一八字头门,门内有宗儒祠,为一五开间带前廊建筑;祠后有小院,再穿过一道院墙,又有一组小型三合院,号称文会堂。此外,周遭尚有漱石、独对亭、枕流桥等名胜遗迹(图3-3-6)。

图片

二、铅山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省铅山县鹅湖镇境内的鹅湖山麓,其地原有鹅湖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著名学者吕祖谦邀集朱熹与另两位著名学者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此聚会五天,讨论思想与学术问题。

      结果这次集会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学术活动,史称“鹅湖之会”。辩论虽无结果,但朱氏的理学和陆氏的心学,从此都声名大著。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朱熹死后不久,他的理学思想被朝廷承认为唯一正宗的儒家学说。遂有人在鹅湖寺西侧建起一座“四贤祠”,祀朱、吕及陆氏兄弟四人,以为纪念。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朝廷赐“四贤祠”名“文宗书院”,鹅湖书院的历史这才算真正开始。所以它是办在一处学术圣地的一所纪念性书院,这在中国历史上有过的无数书院中可称相当独特。

       元代,文宗书院曾迁至当时的铅山县治所永平镇,后毁;鹅湖寺旁仅余四贤祠,元末也毁去。明景泰四年(1453年),地方官员又在鹅湖寺侧宋代旧址上重建书院,并正式题名为“鹅湖书院”。

       但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书院曾一度被迁往鹅湖山顶,因其地势险峻,人迹罕至,迅速毁坏。

     直至明正德六年(1511年),当时的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前来视察,颇为不满,遂令知县秦礼再在鹅湖寺侧的旧址上重建书院。此后,这所书院才算是摆脱了播迁不已的命运,但屡毁屡修,仍然不可避免。直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铅山知县施德涵大规模重建书院,这才形成延续至今日的建筑格局(图3-3-7、图3-3-8)。1957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图片

     鹅湖书院纵向发展,有很长的南北向中轴线,占地八千余平方米。主入口在东北角上,称右礼门,进去之后是一个东西狭长的院子,走到院子中央向右转90°,迎面见到五开间带前廊的头门,才进入书院的中轴线。

     门后为围墙围合的开敞庭院,中有一座石坊,为三间四柱式,体量虽不甚大,尺度却很合宜,而且雕刻颇有特色(图3-3-9)。石坊后面就是泮池为典型的半圆形水池,池上有石桥一座。庭院两端靠围墙各立有一座碑亭。

图片

     走过石桥,又是一座五开间建筑,是为仪门;穿过仪门有一小院,对面即为五开间带前廊、单檐歇山顶的讲堂,为书院中的主体建筑(图3-3-10)。

图片

      讲堂后面又有一个开阔的庭院,两侧各有一座碑亭,尽端是一座七开间带前后廊、重檐歇山顶的2层楼阁,即为书院的藏书楼;号称御书楼(图3-3-11)。在讲堂和御书楼之间,原来还有一座四贤祠,现已不存。地势由北向南略有抬升,御书楼位于南端最高处。

图片

    在这条轴线的东侧,还有一组狭长的小院,乃是当年的学生宿舍,称作号房(图3-3-12)。现存大小号房共47间,在书院中轴线以东分别组成南北两个狭长的院子。号房的居住条件并不佳,大部分房间均为东西向;除朝向院子,也就是朝西的一面开有门窗,其余全部封闭,因而房内光线很差;唯面积尚称宽敞。原本西侧也有大体同样的一组,现也已不存。

图片

三、吉水栗头朗山书院

      朗山书院位于吉水县金滩镇栗头村,2005年列为吉水县文物保护单位。书院位于村东,后有龙山,植被繁茂。正前方为农田、水塘。右为宽广而平坦的草坪。左为该村风水溪,有风水塔和金锁桥。个书院环抱在山水树林之中(图3-3-13)。

图片

      朗山书院属于栗头村曾氏家族,该家族自宋代迁居至此,一直聚族而居,现有七十余户,三百余人。清代中期,该家族成员集资建造了这座书院,主要供本村曾氏子弟读书,也招收邻村子弟,同时兼作曾氏宗族祭祀祖先和举办红、白喜事的场所。日常管理由曾氏家族选派人员组成,主要经费来源为书院办学收入,不足部分由曾氏按男丁收缴补给,以维持书院的正常运转。这样的管理和运转形式一直延续至清末科举制度结束(图3-3-14)。

图片

     书院坐东朝西,砖木结构,清水青砖墙,山墙的一部分为版筑土墙。马头墙硬山顶。两进三开间,穿斗式木构架。进深34.5米,面宽15米,建筑面积517.5平方米。正面设轩顶门斗,门楣上方墨书“朗山书院”额。前进天井两侧设楼,用木板隔成若干间小房,为书院课室(图3-3-15)。

图片

      后进为族祠,神龛设于后堂。前厅、大厅顶棚均设藻井,有彩绘。朗山书院兼具教育和祠祀功能,是乡村族学的一种典型形式,是真正的乡村基础教育设施。它几乎完整地保存到今天,实属不可多得的范例。

四、乐安流坑文馆

      文馆又名“桂嘬祠”、“江都书院”,位于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北,是流坑董氏家族的族学。原为流坑董氏大宗祠的一部分,始建于明嘉靖丙申年(即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万历年间重修。董氏大宗祠原有规模宏大,中路为大宗祠,祀流坑董氏开基祖。东为桂林祠,祀董氏十六世祖。西为桂嵫祠,即文馆,本应祀孔子,但村人祀董仲舒。前有宽阔的场地和牌坊,组成一个大建筑群。现中路、东路均已毁去仅存遗址,唯文馆独存。作为江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学校,2000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馆坐北朝南,为前带小型庭院的两路天井式建筑,占地约800平方米(图3-3-16、图3-3-17)。

图片图片

      外墙正面设门,额书“儒林发藻”四字。两侧设砖砌漏窗,两端厢房山墙为云墙。门内有一单开间门廊。前院为花岗石条石铺地,两侧有厢房,为课舍。院中有一座东、西两侧石砌对称的长方形泮池,中间设一单拱石桥跨池而过,形制仿官学泮池、状元桥格局(图3-3-18)。登三级台阶至东路门廊。

图片

图片

     东路为主路,三进三开间,前进为门厅,中厅为讲堂,后进两厢为教师休息室。后进大厅为2层楼房,底层大厅称“道源堂”,祀董仲舒及乡贤名臣,天花为六边形藻井,有鲜艳的彩绘,主题为海藻,取“儒林发藻”之意。二层为“敕书楼”(图3-3-19)。

图片

     西路为一小花园,建筑仅端部一进,为藏书楼(图3-3-20)。建筑用料粗壮,明间构架均为抬梁与穿斗混合构架,后厅通过抬厢梁将厅与厢房合为一个连续的开敞空间,是简单而巧妙的做法,围绕天井形成完整的祭祀空间,尺度虽小,却不失气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