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职院校“金课”建设标准

 白桦树2008 2024-03-13 发布于内蒙古
课程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直接途径。本期尚强研究院为您介绍某校“金课”建设标准。
01
金课内涵

“金课 ”是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先进,教学过程实效, 学习成效显著,融知识、能力与素养于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
1.课程目标的适应性。课程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知识生成、技能训练、素质提升,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课程内容的先进性。课程内容紧跟生产技术前沿,聚焦核心知识与技能,将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素养有机融入课程,及时将产业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规范等引入教学。教学资源丰富多样、质量高,能有效支撑和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3.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情特点,通过探究式、启发式、混合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凸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过程,构建智慧教育赋能下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4.学习成效的达成度。学习成果全面对接职业岗位工作成果,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02
建设原则

“金课 ”建设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遵循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及目标导向,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规范课程管理,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挖掘、梳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厘清课程思政教育主线,把价值引领与思维方式培养有 机融入课程,强化情感在教育中的“催化剂 ”作用,实现课程的全过程育人。
2.校企共建、工学结合。与行业企业共同提炼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构,并对其进行教学化处理,以工学结合、项目驱动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3.数字技术、全面融合。结合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把完成工作任务使用的数字技术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优势,建设能够满足在校学生、社会人员学习的教学资源,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并在规划学习计划、记录学生进步、评估学习结果等方面开展精准教学探索。
4.学生中心、持续改进。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同伴互助、 小组学习等社会化学习优势,实时反思教学策略与课程效果的关系,不断对课程进行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03
建设内容

1.课程标准。要以“课程思政、引企入教 ”为抓手,以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校企共同编制课程标准。
2.课程内容。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课证融通、赛教融通 ”有机结合,整合和重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做、学、教的一体化;要以加强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专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规格要求,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
3.课程资源。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多用性和泛在性。 课程资源要包括多样形态和媒体形式,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形式。资源能够支持课前的学习,课中的加工、和课后的学习。要采用或编写深度对接行业企业标准、体现“书证融通、赛教融通 ”要求、呈现形式丰富、内容及时更新的教材。
4.教学实施。要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等进行整体规划,采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探究式、 参与式、个性化教学等多种应用模式,创新教与学模式,打造智慧课堂,让学生在知识习得与技能训练中获得成长。
5.考核评价。要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 机结合,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层面对学习成果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教学团队。要加强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设,引进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注重师梯队建设,推进教师能力转型。

04
建设思路与要求

1. 全面调研和梳理,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对全面调研课程对接的岗位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目标、内容、学生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兼顾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和个人发展诉求,分析理想课程与当前课程之间的差距,明确课程目标及关键建设任务。要把课程建设落实到每一个教学单元,要列出清单并分配任务,保证课程组所有成员达成共识,要明确每一位教师的个体责任和任务。
2. 以校企共建为抓手,重构和优化教学设计及教学资源。坚持校企共建,结合产业未来变化,重构和优化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设计。要在课程中逐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思政体系,并且将行业标准、X证书、技能竞赛标准、新技术等有机融入课程中。
3. 以学习产出为目标,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课程教学实施中要坚持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坚持创设学习情景,坚持把企业实践搬到课堂,改变现有课程的实施格局,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打造活力课堂,注重学生的学习产出,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4.实时评估和迭代,打造高质量课程。不断地在课程实施中实践、评估和反思课程建设效果,实时对课程建设进行调整和迭代,将课程建设成高质量“金课 ”。

05
“金课”验收与“一流课程”认定

根据“金课”验收指标,“金课”验收分为优秀、 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评分在 60分以下的课程验收等级为不合格;评分在60-85分的课程验收等级为合格;评分在 85分以上的课程验收等级为优秀。
在“金课”建设基础上,从优秀“金课”中认定一批在课程应用、教材建设、教学设计、学习成效、团队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一流课程”。
“金课 ”验收达到优秀等级、更新迭代及时、应用效果良好, 在“金课 ”工程启动之前取得以下标志性成果之一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只能作为一门课程的认定条件,不允许重复使用),认定为“一流课程 ”。
(1)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以上课程,且持续应用和更新的。
(2)团队成员出版的课程教材获评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精品教材,且在近3年出版或再版的。
(3)课程获教学能力大赛获省赛一等奖以上奖项的。
(4)课程获学校说课程比赛一等奖的。
“金课 ”验收达到优秀等级、更新迭代及时、应用效果良好,自“金课 ”工程启动以来取得以下标志性成果之一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只能作为一门课程的认定条件,不允许重复使用),认定为“一流课程 ”。
(1)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以上课程。
(2)团队成员出版的课程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或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3)课程获教学能力大赛获省赛二等奖以上奖项的。
(4)课程获学校说课程比赛一等奖的。
(5)课程(所有开设班级)连续3年学生评教在全校排名前30%。
(6)团队成员获校长教学质量奖、教学名师等荣誉。
(7)团队成员第一指导学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技术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奖项。
(8)团队成员校级教学成果奖(前2)或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前3)。
(9)团队成员获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前2)或省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前 3)。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