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好诗 | 七古 · 好茶不怕开水烫

 帅帅m1guxnxn4d 2024-03-13 发布于山西
图片

七古·好茶不怕开水烫

陈廷佑
此前有闻老树刁,叶长梗大汤近妖。
水沸气腾冲牛斗,壶嘴直对茶上浇。
又闻绿茶芽新嫩,水温冲泡有分寸。
七八十度最温柔,切勿莽撞浑不吝。
曾在径山识好茶,瓶装直用味同佳。
煮雪烹泉皆须火,水温不适不足夸。
幸识钱塘女茶师,子非茶馆逸世姿。
随口一语七字钟,敲醒老夫几许痴:
好茶不怕开水烫,初闻此言心一亮。
醍醐灌顶茅塞开,半生枉在茶城逛。
好茶不怕开水烫,好人不怕当头棒。
好铁不怕烈火烧,涅槃凤凰应无恙。
堪笑俗子困陆经,照本宣科得意鸣。
未如七字舌尖舞,香气当随热气升。
仙人焉在哉?上天壶可倚,杯可恃,
茶可醉,风可乘,旋即相会在泉亭!

图片

古风,既古体诗,与唐代兴盛的近体诗相对而言,不拘格律,美刺比兴,夹叙夹议,多为遣兴言志或感时咏史之作。而古风须一气贯通,又颇难做到,字里行间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更难。陈老师整篇无一废字,几乎一字不可易,不局限于个人际遇与一己之感悟,而是广阅民情俯仰古今,指画时事,抉幽探微,奋如椽大笔,振聋发聩。一个文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字浅文刁”,陈老师做到了。同时,表层意思通达,而深层意思深刻,读本诗,是一种享受!

陈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诗人,无论人品还是水平,都令我敬仰,因此,我本次强作解人,略探本诗之一、二。先看题目:《好茶不怕开水烫》,言外之意,非好茶怕开水烫,只有真金才能不怕火炼,只有真诗,才会广泛传播,才不受人群体层次而影响阅读。本诗从题目上,已把读者带入一个富有哲理的高境。
借泡茶来讽时事,“此前有闻老树刁,叶长梗大汤近妖。水沸气腾冲牛斗,壶嘴直对茶上浇。”这四句,进行铺叙,交待有如此好茶,直接用开水烫之,而成汤,甚是可口,此谓真好茶也。“又闻绿茶芽新嫩,水温冲泡有分寸。七八十度最温柔,切勿莽撞浑不吝。”这四句写需要温水而泡的茶,也就是怕开水烫的茶。与上一节形成鲜明对比,同样的醍醐灌顶,一个不怕开水烫,一个怕开水烫,那么,哪种更有生命力呢?“曾在径山识好茶,瓶装直用味同佳。煮雪烹泉皆须火,水温不适不足夸。”这四句写用七八十度的瓶装水泡茶,无须火,须用雪水雨水泡得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对水与温度的要求高了,唯有如此才能泡出醍醐灌顶的香气,那么这样的茶是不是好茶?前面十二句,虽然只是平平叙述,无任何刻画渲染,却透露出诗人对泡茶一事的兴趣与热爱,更是引起读者思考,同时,言在茶,而意在何处呢?不得不勾引读者好奇之心。
“幸识钱塘女茶师,子非茶馆逸世姿。随口一语七字钟,敲醒老夫几许痴:好茶不怕开水烫,初闻此言心一亮。醍醐灌顶茅塞开,半生枉在茶城逛。”同时诗人笔锋一转,借第三人的评论,来阐述泡茶一事,言在好茶不怕开水烫,而意在真金不怕火炼。“半生枉在茶城逛。”用调侃的语气,自嘲不谙此理,事实上,诗人已深刻理解其中道理也。
“好茶不怕开水烫,好人不怕当头棒。好铁不怕烈火烧,涅槃凤凰应无恙。”这才是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所谓“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凋也。”用三个排比句,层层递进,直到凤凰涅槃。诗人对生活的体验,正是从点点滴滴感悟出来,处处是诗与哲理!就象黄钟大雅,此处达到了高潮。那么高潮之后的处理,更需要高超的技法,“堪笑俗子困陆经,照本宣科得意鸣。未如七字舌尖舞,香气当随热气升。”这四句,转到了对某类现象的讽刺,照本宣科组成了七个字的句子,就以为自己写了真诗,殊不知,经不得“开水烫”,更经不得历史淘汰,只借外围非主要因素的热度把自己提升起来,如风而过,时间久了,会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仙人焉在哉?上天壶可倚,杯可恃,茶可醉,风可乘,旋即相会在泉亭!”此拍升华主题,借景抒怀,把境界升到了天空,结得极妙,呼应首拍,而感情有起伏,对现实的某类现象进行强烈的抨击。
本诗风格刚健,语言洗练,七古中出现如此洋洋洒洒的巨制,且取材新奇,吾为之震撼!主要采用赋法,但并非平均使力,铺陈始终;而是有重点、有细节的描写,回环照应,详细得宜;结尾已颇具兴义,耐人含咏。把泡茶这一件小事扩大时空境界,把眼光移向社会人生,使本诗有了哲学深度。
赏析的最高目标是分享会心的乐趣,也就是陶渊明所说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不仅探寻诗人本意,还要允许“作者未必然,而读者未必不然”的会心。陈老师创作了本诗,但是,现在,此诗已不再属于陈老师了,而是属于广大读者,相信有更多的读者,为之心里一颤的同时,会不断丰盈此作内容。
特邀点评: 韩倚云

诗人简介

      
陈廷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四两届常务理事。长期供职于中央国家机关,曾任中国国学中心筹建办主任,《中华书画家》杂志第一副总编。出版诗文专著《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长篇小说《龙脉》《桲椤山》。多次举办个人诗文书法展览。诗作曾获全国地名诗词活动一等奖,第七届中国诗歌节最高奖优秀奖。

专家简介

韩倚云,河北保定人,现居北京市海淀区。工学教授、诗人,研究方向:航天宇航技术、人工智能、工程可靠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